![]() |
枸杞紅癭蚊該如何應對?具體措施有哪些? |
來源:網絡 2020-7-16 15:38:00 |
枸杞紅癭蚊俗稱花苞蟲,在各種植產區普遍發生,常常導致枸杞品質及產量的下降,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那么,農戶們該如何應對枸杞紅癭蚊呢?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供農戶們參考。 發病癥狀: 紅癭蚊成蟲將卵產于枸杞幼嫩花蕾,卵孵化后以幼蟲取食子房,使花蕾呈盤狀畸形蟲癭,蟲癭內幼蟲有數十頭至百余頭,致使花蕾不能正常開花結實,最后干枯早落。紅癭蚊世代發育,分土壤中和花蕾、果實內兩個階段,極難防治,當發現危害時已無法補救,危害極為嚴重,危害率等于損失率,故被喻為“枸杞癌癥”。杞紅癭蚊在寧夏地區1年發生5-6代,秋季以末代老熟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冬,次年在枸杞展葉現蕾時,越冬代成蟲羽化出土,2天后即產卵于春蕾中危害。其它各代均以卵和幼蟲危害花蕾,幼蟲老熟后入土并在土中結繭、化蛹,蛹羽化后,成蟲出土交配、產卵,繼續危害花蕾。 發生規律: 成蟲不取食,一般在4月下旬溫度大于7℃時,每天上午8-11時和下午7-11時交尾、產卵。成蟲壽命較短,雌成蟲產卵后1-2天內死亡。卵3-5天即可孵化,幼蟲期約13天。初孵幼蟲無色、透明,2-3天后逐漸轉成桔紅色。幼蟲在幼蕾內蛀食花器,吸食汁液,同時分泌一些物質造成花蕾畸形腫大,不能結果,預蛹期8天,蛹期2-3天,25-30天完成1代。幼蟲老熟后入土化蛹。其他代成蟲羽化高峰期分別為第1代6月上旬、第2代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第4代8月中旬、第5代9月中旬。5月和8月是幼蟲危害高峰期,因成蟲發生期不集中,田間常見世代重疊。枸杞紅癭蚊喜歡潮濕環境,在雨天或澆水后數量增加,路邊有樹蔭的地方和離土壤近的花蕾上較多,在堿性大和新開荒地上的枸杞受害重,在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上受害輕,分散種植的枸杞地比連片種植的枸杞地受害重。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秋季進行土壤處理,枸杞落葉后,凍水灌溉前,結合整地,進行土壤深翻,將越冬蟲繭深埋地下(20-30cm)組織枸杞紅癭蚊破土羽化或將老熟幼蟲暴露于土表。春季于4月中旬灌頭水后至5月中旬前盡量避免土壤耕作,利用土壤地表形成的板結層防治越冬的枸杞紅癭蚊。 物理防治:5月中下旬發現少量蟲果時候,可組織人力進行摘除,結合修剪剪去帶有蟲果的枝條,集中燒毀或深埋。 生物農藥防治:主要以地面封閉措施為主,防治前調查蟲口基數,如在枸杞紅癭蚊越冬羽化時期,通過白僵菌拌土,或通過滴灌系統將白僵菌進行土壤毒土封閉。成蟲一般于上午9~12時和下午4~7時飛翔于樹冠下及枝條間交尾并完成產卵,應掌握在此時間樹冠噴藥防治。 |
![]() |
![]() |
相關閱讀 |
葫蘆病毒病能用什么措施預防 |
春玉米苗弱原因你知道多少 |
怎樣防治黑木耳病蟲雜菌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