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筆者呼吁抵制尿素低價出口,得到了企業的很好響應。印度以11.9萬噸的采購量提前結束上輪招標的同時,迅速宣布了新的一輪招標。這驗證了筆者的判斷:沒有中國的尿素,印度就采購不到足夠的尿素;只要中國不低價供貨,國際市場的信心就會起來,也不會低價供貨;印度要想采購到足夠的尿素,就必須接受更合理的招標價格。

毫無疑問,中國尿素成本是全球最高的。按常理說,印度的中標價格應以中國的出廠價格作為底線參考價。實際的情形是今年上半年印度招標都大幅低于中國國內價格,這說明有部分貿易商屢次惡意做空中國尿素。因為上半年對國內比較一致的悲觀預期(筆者也發生了誤判,甚至曾呼吁大量出口),使得這種惡意做空屢屢得手,印標成為了中國尿素企業的噩夢:每次招標過后,是新一輪價格下跌的開始。如果沒有出口,中國的尿素是供大于求的,因此我們抵制的是低價出口,抵制的是惡意做空行為,而不是抵制出口。
在上輪印度宣布招標時,有很多人認為印度選擇了正確的時間:中國國內尿素需求處于淡季,而部分新增產能即將達產,大規模的企業檢修也接近尾聲,日產量將大幅回升,短期供大于求的壓力很大,只能通過出口減壓。誠然,這個判斷邏輯并沒有錯,很可能我們抵制了這輪低價出口,但因為沒有出口的減壓,會加速國內價格的下行,從而間接對接印標價格。之所以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期貨09合約價格大幅拉升,升水于現貨,生產企業低價出口,不如在盤面賣出。可以說,尿素生產企業抵制了兩天,證明了沒有中國尿素的出口,印度就買不到足夠的尿素;期貨市場的大幅拉漲讓國內尿素企業走出了不出口就得降價的窘境,徹底封殺了低價出口的可能性。大膽預測,在最新的一輪印標中,中國的出口量會大幅增加,價格也會大幅上漲。通過短期的抵制,相比于上一標,至少為行業爭取到千萬元以上的溢價。寫到這里,不由由衷感嘆:尿素行業在危機面前團結起來了!
新的問題來了:短期內國內供大于求的現狀并沒有改變,現貨價格的上漲可能是因為期貨大幅升水現貨造成注冊倉單的大量增加,使得相當大數量的尿素失去流動性,間接推高了現貨價格。假如真的如此,會造成尿素前緊后松的格局,到交割日會釋放出大量的尿素,反而不利于市場的平穩運行,因此期貨需要等待現貨需求的改善,避免造成市場大起大落。
對上一輪印標的成功抵制不僅樹立了行業的信心,也彰顯了期貨對現貨的影響。隨著尿素期貨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中國一定會成為全球尿素的定價中心,全球尿素價格看中國的時代即將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