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芪芫菁的為害特征、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20-7-29 16:44:00 |
黃芪芫菁在種植期間常常出現,一般分為中華豆芫菁、綠芫菁兩種。該蟲害的出現,容易降低黃芪的品質及產量,影響農戶們的種植效益。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以下內容將為大家詳細介紹黃芪芫菁的相關知識,供農戶們參考。 為害特征: 以成蟲取食莖、葉、花及果莢,致使被害株枝葉、花蕾殘缺不全,不能正常生長,影響結莢,使種子產量降低。群居為害,嚴重的可在幾天之內將植株吃成光稈。幼蟲取食蝗蟲卵。 發生規律: 中華豆芫菁在華北地區1年發生1代,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每年發生2代,以第5齡幼蟲在土中越冬,次年繼續發育至6齡。1代區翌年5月中旬羽化, 7月中旬為盛發期。卵產在受害植株附近土中,8月中下旬開始孵化幼蟲,10月中旬開始進入越冬期。2代區越冬代成蟲于5~6月間發生。 綠芫菁在華北地區1年發生1代,以假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蛻皮化蛹,成蟲多在7~8月開始羽化,7月末至8月初為羽化盛期。成蟲常于白天活動,遷飛能力弱,能作短距離飛翔,活潑善爬,有假死性,受驚時往往迅速飛走,或墜地藏匿,并從腿節末端分泌出黃色液體,該液體對人體有毒。羽化后3~10d交尾,交尾后5~10 d產卵。一般產卵40~240粒,產于濕潤微酸性土壤中,整個幼蟲期均在土中生活。幼蟲長到5齡后化為假蛹。 防治方法: 1)秋冬收獲后耕翻土地,可消滅部分越冬幼蟲。 2)及時清除田邊枯枝、雜草,減少其隱蔽場所。 3)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4)在成蟲取食、交尾盛期,利用其群集為害的習性,可采取網捕法,以殺死成蟲。 5)成蟲點片發生時,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6)在田間每隔10m懸掛或放置1個糖醋液瓶誘殺成蟲,糖醋液配比:紅糖1份、醋4份、水15份。 7)保護利用天敵,如赤眼蜂、寄生蜂等。 |
![]() |
![]() |
相關閱讀 |
詳解檉柳怎么栽培? |
棗樹黑斑病該如何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
常用的獼猴桃扦插育苗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