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獼猴桃干腐病有哪些危害癥狀?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來源:網絡 2020-8-7 17:07:00 |
獼猴桃干腐病又叫輪紋病、果實腐熟病,在各種植園區均有發生,常常導致獼猴桃品質及產量的下降。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以下內容將為大家詳細總結獼猴桃干腐病的相關技術知識,供農戶們參考。 危害癥狀: 1、獼猴桃枝干發生干腐病時多以皮孔為中心,形成多個褐色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大形成扁圓形或橢圓形凸起,病斑處皮孔多縱向開裂,露出木質部,使樹勢嚴重削弱或枝干枯死。小枝上的病斑擴展迅速,使皮層組織大片死亡,繞莖一周后枝條萎蔫枯死。也有在枝條上形成上粗下細的腫段,腫段上方有時溢出茶褐色酒糟味粘液,后期病部產生黑色小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2、獼猴桃果實受干腐病危害后生長季節不表現癥狀,采收后很快發病。病斑淡褐色,表皮下的果肉呈白色透鏡狀或錐體狀腐爛,腐爛部四周有水漬狀黃綠色斑。在果實后熟過程中病斑略凹陷,病斑表皮下部果肉淡黃色,較干燥,果肉細胞組織呈海綿狀空洞。 3、獼猴桃葉片受干腐病危害后,葉片上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性,灰白色至褐色,邊緣深褐色,有同心輪紋與健康部分界限明顯,病斑上散生大量小黑點。嚴重時病斑相互結合,葉片焦枯脫落。 發病規律: 獼猴桃干腐病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枝、病葉、病果組織內越冬,成為來年的初侵染源。春季溫、濕度適宜時分生孢子和子囊殼通過風雨傳播或雨水濺潑到葉、枝、幼果上,從皮孔或傷口侵入。病菌侵入枝條或果實后以潛伏狀態存在,在當年的新病斑上很少產生分生孢子器,樹勢衰弱或果實進入貯藏后,病情迅速發展,導致枝條枯死果實腐爛。在陜西關中地區枝干上的老病斑于3月下旬開始擴展, 4~5月病斑擴展迅速,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1、在早春獼猴桃萌動期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減少越冬菌源。 2、從4月份病原菌傳播開始時,用42%噴克懸浮劑600~8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2000~2500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在采果前噴1次,注意藥劑交替使用。 |
![]() |
![]() |
相關閱讀 |
毛豆立枯病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花椒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
番木瓜花葉病的發病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