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化肥公司半年財報,誰成為逆境中的“尖子生”? |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2020-9-4 9:10:00 |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劇,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國內經濟出現短期波動,對肥料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形成嚴峻挑戰。根據《中國農資》統計的20家化肥上市公司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總體表現較為“低迷”,實現凈利潤增長的企業有7家,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升并實現盈利的肥企僅有4家。 目前,A股上市肥料企業的2020年半年報均已披露,《中國農資》統計的20家化肥上市公司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總體表現較為“低迷”,實現凈利潤增長的企業有7家,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升并實現盈利的肥企僅有4家,分別是瀘天化、史丹利、云圖控股、司爾特。作為一季度“雙升”的企業,芭田股份因上半年營收略低于去年同期,遺憾沒能進入半年“雙升”的陣營,但是在利潤方面,芭田股份仍以163.33%的高增長拔得頭籌。 氮肥: 化工承壓,企業盈利水平下滑 今年上半年,氮肥上市企業的業績整體呈下滑趨勢,這一點在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報中已有體現。在《中國農資》傳媒重點關注的企業中,上半年實現盈利的氮肥企業有5家,分別是瀘天化、華昌化工、華魯恒升、魯西化工、四川美豐,其中瀘天化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華錦股份、陽煤化工、ST宜化3家企業虧損。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油價深度下跌、市場需求一度停滯、石化產能大幅增長等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華錦股份旗下的化肥企業力爭供氣上產量,在積極協調天然氣供應的同時,又克服了設備老化、新疆化肥單塔運行等困難,錦天化和新疆化肥兩大化肥公司運轉率均保持100%。本報告期內,華錦股份化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88348.55萬元,其中尿素營收88324.98萬元,比上一年同期減少15.08%,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化肥板塊占公司總營收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61%增加至6.66%;甲醇、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板塊的虧損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在化工品市場整體疲軟,價格持續低迷,需求端呈現下降的背景下,仍有4家氮肥企業實現逆市盈利。報告期內,華昌化工實現營業收入275477.45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57327.94萬元,下降17.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75.81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8213.74萬元,下降92.98%。對此,華昌化工表示,經營業績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為產品價格大幅下滑、毛利大幅下降所致。公司的化學肥料板塊實現毛利14431.6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毛利4379.25萬元。 根據半年報顯示,四川美豐實現營業收入138482.78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59.62萬元。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國際國內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化工產品供大于求形勢嚴峻,主要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四川美豐緊盯年度目標任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確保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華魯恒升表示,面對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公司生產系統保持長周期穩定運行,裝置整體負荷較高,產品總量同比有所增加,同時繼續做好節能降耗,提高各類資源利用率,強化管理對標,注重各項費用的管控,產品成本進一步降低。化工板塊占比較大的魯西化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4.31億元,同比下降24.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2億元,同比下降70.86%。 瀘天化也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同時面臨諸多不可預期因素,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嚴峻挑戰。報告期內,公司完成營業收入28.28億元,同比增長2.0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額1.1億元,同比增長6.75%。在原油大跌和疫情影響的不利條件下,瀘天化迎難而上,業績實現逆勢上揚實屬不易。 磷肥: 直面壓力,順應形勢苦練內功 作為國內化肥龍頭企業,云天化表示,上半年主要產品生產成本有所下降,但未能完全抵銷產品價格下跌帶來的影響,公司上半年總利潤-2150.98萬元,同比減少116.98%。 面對外部不利形勢,興發集團同樣堅持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兩不放松”,2020年上半年興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3.41億元,同比下降1.7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39億元,同比增長11.52%。本報告期內,興發集團重點項目平穩推進并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今年上半年化肥價格呈前漲后跌的走勢,總體平穩。六國化工不斷改善和提升企業的運行質量和效益,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多開發新型肥料,向建設高效、綠色、安全的化肥產業鏈方向發展。在生產原料及化肥產品運輸困難的背景下,國泰化工、中元化肥于2月底順利復工復產,湖北六國于3月初復工復產。 鉀肥: 量增價減,利潤呈現下滑 今年一季度,*ST鹽湖實現開門紅,一舉實現扭虧為盈,而藏格控股繼續延續2019年經營弱勢,盈利下滑。從中報業績來看,鉀肥板塊呈現產量、銷量提升,但是,受年初進口氯化鉀大合同價格降低的影響,今年鉀肥銷售價格呈現大幅下降,對企業盈利水平造成了一定影響。 國產鉀肥巨頭鹽湖股份在剝離了部分業務之后,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28億元,同比下降3.05%。報告期內,鹽湖股份完成重整并聚焦重點業務,生產氯化鉀263.73萬噸,較上年同期多生產16.09萬噸;銷售氯化鉀301.58萬噸,較上年同期多銷71.59萬噸,同比增長31.13%。 藏格控股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充分發揮公司競爭優勢,強化日常經營管理,不斷提升品牌品質,優化產品結構,生產氯化鉀50.3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9.45%,銷量53.0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7.66%,實現收入93694.10萬元,同比增加16.14%;凈利潤18137.77萬元,同比下降23.48%。 復合肥: 拓寬業務,尋求彎道超越 在應對疫情這類突發狀況的時候,復合肥企業受益于其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優質的服務水平,其具備的抗風險能力往往明顯優于其他單一肥種的企業。作為國內復合肥龍頭企業,史丹利實現營業收入336116.91萬元,同比增長7.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816.29萬元,同比增長36.10%。 云圖控股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圍繞“穩生產、降能耗、降排放”積極開展工作,在黃磷項目的基礎上向下延伸產業鏈。在保障傳統肥料板塊穩健發展的同時,云圖控股憑借復合肥業務協同優勢在川調業務方面持續發力,打造“種植—鹽漬生產—深加工—銷售”完整產業鏈。報告期內,公司已在云南發展6000畝小米椒種植基地,形成了公司提供種子、農技指導、專用化肥、并保價回收小米椒的穩定模式。 司爾特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9.55億元,同比增長39.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 30.36%。同時,公司還依托互聯網技術,針對農作物需肥規律與土壤性能,為農作物量身定制一套優質、高效、環保的測土配方肥料,并通過測、研、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農業生產一體化解決方案。 同樣在經營考驗的重壓之下,金正大一方面始終堅持推進種植業產業鏈打造,為種植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服務;另一方面堅定不移地推動產業服務的快速發展,推進產品的研發與升級。上半年,金正大實現營業收入558636.20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51.90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營業收入下降28.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92.66%。 作為上半年凈利潤排名第二的肥料龍頭企業,新洋豐憑借全國戰略布局優勢,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優勢、資源優勢、營銷網絡優勢、品牌優勢等,第一時間組織“抗疫情、保春耕”行動,積極化危為機,全力消除疫情影響,加快復產復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3.7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3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達20.16億元。經過近兩年的技術和研發積累,新洋豐的產品創新已經走在了同行業的前列。同時,通過打造高質量的技術服務團隊和市場營銷團隊助推新型肥放量,新型肥料銷量由2016年的33.56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65.57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01%。 |
![]() |
![]() |
相關閱讀 |
復合肥產業迅猛發展,產業升級速度不斷加快 |
氮肥又現異動 節前有望迎來小行情 |
年前復合肥自身情況難有改觀,尿素可能會短期小爆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