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鈴薯螻蛄該如何應對?具體措施有哪些? |
來源:網絡 2020-9-4 17:53:00 |
螻蛄俗稱蝲蝲蛄、土狗子,是馬鈴薯生長期間出現的一種蟲害。分布廣泛、危害嚴重的主要有兩種,即華北螻蛄和東方螻蛄。那么,農戶們該如何應對馬鈴薯螻蛄呢?以下內容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相關知識: 為害癥狀: 螻蛄以成蟲、若蟲咬食馬鈴薯種子和幼苗,特別喜食剛發芽的種子,造成嚴重的缺苗斷壟;也咬食幼根和嫩莖,扒成亂麻狀或絲狀,使幼苗生長不良甚至萎蔫死亡。特別是螻蛄在土壤表層善爬行,往來亂竄,隧道縱橫,造成種子架空不能發芽,幼苗吊根失水干枯而死。“不怕螻蛄咬,就怕螻蛄跑”就是這個道理,而且一竄就是一大片,損失非常嚴重。 發生規律: 螻蛄生活史一般較長,1~3年才能完成1代,均以成蟲、若蟲在土壤中越冬。兩種螻蛄一年中均有兩次在土中上升和下移過程,出現兩次為害高峰。上下移動主要受溫度的影響。一般來說,春季氣溫達8℃時開始外出活動;秋季氣溫低于8℃時停止活動。秋末和冬季溫度過低及夏季溫度過高,均潛入深土層。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時要深翻土壤,秋翻冬灌;螻蛄的趨光性很強,在羽化期間可用燈光誘殺;或在地邊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將新鮮馬糞或帶水的鮮草放入坑內誘集,再加上毒餌更好,次日清晨可到坑內集中捕殺;藥劑防治可選擇辛硫磷和細土均勻拌和,撒于土表再翻入地下。 |
![]() |
![]() |
相關閱讀 |
最強殺菌劑組合配方!你用過嗎?只需2遍,徹底鏟除病害! |
警告!這9種肥料,千萬別要!有多少農民中了“圈套”? |
桃樹瘡痂病危害癥狀、發生規律、發生條件及防治對策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