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藥劑對水稻穗頸瘟的防效試驗 |
來源:現代農藥 2020-9-5 9:11:00 |
在所有稻瘟病類型中,以穗頸瘟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最大。穗頸瘟一般多在出穗后顯癥,亦有的在葉梢中尚未完全外露時即受侵染,常造成白穗或全不結實,嚴重影響水稻產量與品質。為了篩選出防治水稻穗頸瘟的理想藥劑和防治時期,洪澤縣植物保護站的農技人員對市面上可用于防治水稻穗頸瘟的9種藥劑進行了田間藥效比較試驗。 材料方法 供試作物、目標害蟲 水稻品種:易感稻瘟病的武運粳24,采用機插方式播栽。 供試藥劑及用量 1、300 g/L苯甲·丙環唑乳油 (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450 g/ hm2 2、36%丙環·咪鮮胺懸浮劑(揚州市蘇靈農藥化工有限公司),750mL/ hm2 3、40%稻瘟靈乳油,(江蘇江南農化有限公司),1500 mL/ hm2 4、12.5%氟環唑懸浮劑,(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1200 mL/ hm2 5、25%咪鮮胺乳油,(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1200 mL/ hm2 6、30%嘧菌酯懸浮劑,(惠州市銀農科技有限公司),750 mL/ hm2 7、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00 g/ hm2 8、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1500 g/ hm2 9、5%己唑醇懸浮劑,(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1500 mL/ hm2 施藥及調查方法 每種藥劑分別采用孕穗期用藥1次(破口期不用)、破口期用藥1次(孕穗期不用)、孕穗期和破口期連用2次的3種處理方式,外加空白對照,共計28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40 m2,各試驗小區順序排列。按試驗設計配好藥液后用3WBJ-16DZ多功能靜電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用水量為600 kg/hm 2。 調查方法: 水稻穗頸瘟發生穩定后,各小區采用平行跳躍式取12點,每點調查3穴,記錄總穗數、病穗數,并對病穗進行分級記載,計算各個處理小區的病穗率和病指防效。穗頸瘟分級標準:1級,個別枝梗發病,每穗損失5%以下;2級,1/3枝梗發病,每穗損失20%以下;3級,穗頸或主軸發病,谷粒半飽,每穗損失50%左右;4級,穗頸發病,癟谷多,每穗損失70%左右;5級,穗頸發病成白穗,每穗損失90%左右。 病情指數=Σ(各級病穗數×相對級值)/(調查總穗數×5)×100 病指防效(%)=(空白對照區病情指數-施藥區病情指數)/空白對照區病情指數×100 結果分析 田間藥效試驗結果顯示 (見表1):不同藥劑對穗頸瘟的防治效果差異明顯。防治效果最好的藥劑是 30%嘧菌酯懸浮劑,孕穗期防治 1 次的效果達67.0%,破口期防治 1 次的效果達 76.7%,而孕穗期和破口期連用 2 次的防效最高,達到 91.2%。與之防效相近的為 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孕穗期防治1 次的防效為 58.2%,破口期防治 1 次的防效為80.2%,孕穗期和破口期連用 2 次的防效為 87.7%。另外,孕穗期和破口期連用 2 次防效較好的藥劑依次是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稻瘟靈乳油、5%己唑醇懸浮劑、300 g/L 苯甲·丙環唑乳油。 試驗結果表明,對于同種藥劑,孕穗期+破口期防治 2 次的效果好于破口期防治 1 次,破口期防治 1 次的效果又好于孕穗期防治 1 次。建議在穗頸瘟一般發生年份,可使用 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于水稻破口期噴霧防治 1 次;在穗頸瘟重發年份,應于水稻孕穗期、破口期和齊穗期連用 3 次,并注意交替輪換用藥,延緩抗藥性產生。 |
相關閱讀 |
2015年農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
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研究人員測試殺菌劑防治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敏感性 |
農藥上市公司發出半年業績預告,多數表現超市場預期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