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缺素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
來源:網絡 2020-9-8 16:27:00 |
在馬鈴薯生長發育期間,各種營養元素的缺失容易嚴重影響馬鈴薯的品質及產量,給農戶們造成極大的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以下內容就馬鈴薯缺素進行了詳細的總結,希望能夠給農戶們提供一點幫助。 01、缺氮 癥狀表現——基肥用量不足或生長期氮素供應不及時會造成后期缺氮,除此之外有機質含量較低、酸度足以抑制硝化作用的沙質土上或者多雨區也容易造成缺氮。早期缺氮植株生長緩慢,莖稈纖弱矮小,葉片均勻淡綠色后從植株基部開始褪綠變黃,并逐步向頂部擴展,嚴重時葉片上卷呈杯狀;至生長后期基部葉片全部失綠呈淡黃或白色,有時呈火燒狀,干枯脫落,只留頂部少數綠葉,且葉片很小。 補救措施——采用配方施肥技術,確定合理的氮肥施用量;生育期缺氮時,可將尿素或碳酸氫銨等混入10-15倍腐熟有機肥中,施于馬鈴薯兩側,后覆土澆水;在生長期間尤其是塊莖膨大期缺氮時,可葉面噴施0.2%-0.5%尿素液或含氮復合肥,噴施0.3%的硝酸鉀溶液也有較好的效果。 02、缺鉀 癥狀表現——鉀元素是馬鈴薯生長發育的重要元素,尤其在苗期。植株缺鉀的癥狀出現較遲,一般到塊莖形成期才呈現出來。葉片暗綠色是缺鉀的典型癥狀表現,從基部開始逐漸向植株頂部發展,當底層葉片逐漸干枯而頂部心葉仍呈正常狀態。缺鉀癥與缺鎂癥略相似,主要區別是缺鉀葉片向下卷曲,缺鎂葉片向上卷曲。 缺鉀時植株的生長最初是減緩,而后會完全停止。莖的節間會變短,使植株呈矮叢狀;葉片比正常的小,小葉葉尖萎縮,葉片向下卷曲,葉表粗糙,葉脈下陷;葉尖和葉緣暗綠,之后變黃至全葉,并呈古銅色。嚴重時植株呈“頂枯”狀,莖彎曲變形,植株易受寄主病菌的侵害,塊莖變小,薯塊多數呈長形或紡錘形,品質變劣,塊莖內部常有灰藍色暈圈。 補救措施——避免在耗鉀量大的作物后連作,合理茬口搭配,減少缺鉀癥的發生;基肥中加入200kg草木灰與有機肥一起施入,生長期內合理使用葉面鉀肥,可用0.2%-0.3%磷酸二氫鉀或0.3%-0.5%硝酸鉀或硫酸鉀溶液,每畝50-75kg,每隔6-7天噴1次。 03、缺磷 癥狀表現——磷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需求量少,但也是植株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肥料。磷素缺乏,生育初期癥狀明顯,植株生長緩慢,株高矮小而細弱僵立,缺乏彈性,分枝減少,葉片和葉柄向上豎立,葉片小而細長,葉緣向上卷曲,葉色暗綠而無光澤。缺磷還會導致根系和匍匐莖數量減少,根系長度變短;有時塊莖內部發生銹褐色的創痕,且隨著缺磷程度的加重,分布亦隨之擴展,但塊莖外表與健康塊莖無顯著差異,只是創痕部分不易煮熟。嚴重缺磷時,植株基部葉片首先褪綠變褐逐漸向頂部擴展。 補救措施——播種或扦插前要施足含磷基肥,以穴施、條施等集中施肥方式施入,在缺磷的酸性土壤上宜選用鈣鎂磷肥等堿性肥;在中性或堿性土壤上宜選用過磷酸鈣。在磷肥供應不足的土壤中基肥每畝15-25kg過磷酸鈣與有機肥一起施入;生育期缺磷時可葉面噴灑0.2%-0.3%磷酸二氫鉀或0.5%-1%過磷酸鈣水溶液,每畝50-75kg,每隔6-7天噴一次。 04、缺錳 癥狀表現——馬鈴薯對錳的缺乏極其敏感,需要量也很高。缺錳時葉脈間失綠,不同馬鈴薯可呈淡綠色、黃色或紅色燈不同顏色。癥狀首先在新生的小葉上出現,之后沿葉脈出現許多新生的棕色小斑點,最后小斑點從葉面枯死脫落導致葉面殘缺不全,有時頂部葉片向上卷曲。土壤黏重透氣性差、pH較高、質地輕易淋溶或有機質含量低的土壤易缺錳。 補救措施——因土壤pH過高引起的缺錳,應多施硫酸銨等酸性肥料來降低pH值;防止土壤通氣不良應多施改土歸尊等菌;土壤缺錳時在施基肥時每畝加入硫酸錳1.5-2kg;植株出現缺錳可及時葉面噴灑0.05%-1%硫酸錳水溶液,每畝50-75千克,每隔7-10天噴一次。 05、缺鐵 癥狀表現——馬鈴薯缺鐵癥,又稱馬鈴薯黃葉病,植株感病首先出現在幼葉上。土壤酸堿度過大,有機質含量過少通透性差或鹽漬化等導致表土含鹽量增加,降低土壤鐵的有效性,植株表現缺鐵癥。有時施用磷肥過多影響鐵的吸收和運轉也會造成。缺鐵時幼齡葉片輕微失綠,小葉的尖端邊緣長期保持其綠色,褪色的組織出現清晰地淺黃色至純白色,褪色的組織向上卷曲。嚴重時褪綠的組織向上卷曲,葉脈顏色深于葉肉,色界清晰,葉片變黃,甚至變白,有時出現棕褐色斑點。 補救措施——改良土壤,排澇,控制磷肥的過量使用。在缺鐵的土壤施用基肥時加入硫酸亞鐵2kg/畝;始花期噴灑0.5%-1%硫酸亞鐵溶液50-75kg,每隔7-10天一次。酸性土壤中補鐵最好選用0.1%螯合鐵肥溶液,避免肥害。 06、缺鈣 癥狀表現——在pH值低于4.5的強酸性土壤中容易缺鈣;交換性鈉含量高的鹽堿土由于鹽類濃度過高抑制對鈣的吸收容易缺鈣;大量施用鹽類肥料(化學氮肥和鉀肥),遇高溫晴旱、土壤干燥、鹽分濃縮時容易缺鈣。 馬鈴薯缺鈣時,植株的頂芽、側芽、根尖等分生組織首先出現缺鈣癥,細胞壁的形成受阻,影響細胞分裂,表現在植株形態上是幼葉變小,小葉邊緣呈淡綠色條紋,葉片皺縮或扭曲,葉緣卷起后枯死;節間顯著縮短,植株頂部呈簇生狀。嚴重缺鈣時,葉片、葉柄和莖稈上出現雜色斑點,根尖和莖尖生長點腐爛壞死;塊莖縮短、畸形,髓部呈現褐色而分散的壞死斑點,易生畸形成串小塊莖,易發生空心或黑心,貯藏后出芽時芽頂端出現褐色壞死,甚至全芽壞死。 補救措施——控制化肥過量施用,防止鹽類濃度提高,是防治缺鈣的重要措施;防止高溫時土壤干旱,土壤溶液濃縮。土壤缺鈣時施用適量石灰;葉面噴灑0.3%-0.5%氯化鈣、硝酸鈣1500-2000倍液或0.5%過磷酸鈣水溶液,每畝50-75kg。 07、缺鎂 癥狀表現——沙質或酸性土壤易缺氮,此外不合理施肥,或氮、鉀肥過量導致根層養分積累,抑制植株對鎂的吸收引起缺鎂。輕度缺鎂時,癥狀表現為從中、下部節位上的葉片開始,葉脈間失綠而呈“人”字形,葉脈仍呈綠色,葉簇增厚或葉脈間向外突出,厚而暗,葉片變脆;嚴重缺鎂時,從葉尖、葉緣開始,脈間失綠呈黃化或黃白化,嚴重時葉緣呈塊狀壞死、向上卷曲,葉片變脆,最后枯萎脫落;塊莖生長受抑制。 補救措施——控制氮、鉀肥過量,最好采用少量多次施用。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質,使土壤保持中性。田間缺鎂時,應每畝用0.2%-0.3%的硫酸鎂溶液50-60kg進行葉面噴施。 08、缺硫 癥狀表現——馬鈴薯一般不易發生硫素缺乏癥,導致馬鈴薯缺硫的原因主要是施肥不當,首先是對硫肥的不重視或施用具有盲目性,其次是過量長期或連續施用不含硫的肥料易出現缺硫。馬鈴薯缺硫時,葉片、葉脈普遍黃化,與缺氮類似,二者不同的是缺氮失綠首先在老葉,缺硫失綠先發生在新葉,葉片并不提前干枯脫落;缺硫嚴重時植株頂端新生葉片葉脈間開始黃化,類似于缺鎂。然而缺鎂是老葉葉脈間黃化。 植株矮小,分枝、分蘗減少,全株體色褪淡,呈淺綠色或黃綠色;莖生長受阻,株矮、僵直,稍木栓化,生長期延遲;缺硫癥狀常表現在幼嫩部位,這是因為植株體內硫的移動性較小,不易被再利用。 補救措施——缺硫土壤應增施硫酸銨、硫酸鉀、硫酸鉀型復合肥等含硫的肥料作為基肥或種肥;植株出現缺硫癥狀可葉面噴施0.5%-1.5%的硫酸鎂2-3次,每畝用量50-75kg。 09、缺硼 癥狀表現——酸性土壤或缺乏有機質的土壤易發生缺硼,硼在土壤中可被鋁、硅和一些黏土礦物質固定,且固定作用隨pH升高而迅速增加;山地、河灘或砂礫地,土壤中的硼鹽類易流失,易發生缺硼現象。缺硼時,生長點與頂芽尖端死亡,節間縮短,側芽呈叢生狀,植株矮化。老葉粗糙增厚、變脆、易折斷,葉緣卷曲,葉柄及枝條增粗變短、開裂、木栓化,或出現水漬狀斑點或環節突起;葉色變深,新葉萎蔫、卷曲、扭皺。 補救措施——在缺硼的土壤中,施用基肥時每畝可加入硼砂1-1.5kg;在生育期內發現缺硼可每畝用硼砂0.25-0.75kg對水穴施,堿性強的土壤硼砂易被鈣固定,采用噴施效果好。 10、缺銅 癥狀表現——銅能提高蛋白質含量,對增加植株呼吸作用、增加葉綠色含量、延緩葉片衰老和增強抗旱能力。馬鈴薯缺銅嚴重時,幼嫩葉片向上卷呈杯狀,并向內翻回。 補救措施——噴施0.5%-1%硫酸銅溶液1次或2次。 11、缺鋅 癥狀表現——沙性偏堿性或新墾表土層被破壞的土壤易發生缺鋅,除此之外施用過多的磷肥會降低土壤中的有效性。馬鈴薯缺鋅易引起植株生長受阻,節間變短,植株矮縮,生長停止,頂端葉片略呈直立狀,葉小,而部分小葉的葉緣稍微向上卷曲,與早期卷葉病毒癥狀相似。 缺鋅初期,在植株和附近葉片上還會出現灰褐色或青銅色的不規則斑點,葉緣棕色,然后發展到所有葉片,出現壞死癥狀,葉緣上卷;嚴重缺鋅時在葉柄和莖上還可見到褐色斑點,新葉出現黃斑,并逐漸擴展到全株,但頂芽不枯死。 補救措施——對缺鋅土壤,可每畝基施硫酸鋅0.5-1kg;植株出現缺鋅時,可葉面噴施0.1%-0.2%的硫酸鋅溶液50-60kg。合理整地培肥,保護好表土,多施有機肥或菌肥活化土壤,還要控制磷肥的過量施用。 |
相關閱讀 |
谷子灰斑病的田間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矮壯素在花生上的科學施用方法 |
梨樹火疫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