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螻蛄有什么危害癥狀?農戶們該如何防治? |
來源:網絡 2020-9-21 17:52:00 |
小麥螻蛄有什么危害癥狀?農戶們該如何防治小麥螻蛄?在種植小麥時,常常會遇到小麥螻蛄蟲害,農戶們會問類似的問題。本文希望通過對小麥螻蛄的癥狀表現、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等相關知識的介紹,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該蟲害。 癥狀表現: 螻蛄不但能將地下嫩苗根莖取食成絲絲縷縷狀,還能在苗床土表下開掘隧道,使幼苗根部脫離土壤,失水枯死。嚴重的甚至毀種。 發生規律: 東方螻蛄螻蛄在華中、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1年發生1代,以北地區約2年發生1代。以成、若蟲在土中越冬。成蟲有趨光性,飛翔能力弱。新羽化的成蟲當年不交配,為害一段時間后即進入越冬狀態,次年才開始交配產卵。產卵少則數十粒,多則上千粒,平均300~400粒。初孵若蟲3~6天后分散為害。 華北螻蛄3年左右完成1代。初孵若蟲留在卵室內,由成蟲哺育長大,經過40~60天蛻皮3~5次后才離開卵室外出覓食。其他習性與東方螻蛄相似。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1.旱輪作和適期澆水。水旱輪作是一種有效降低蟲口密度的重要措施。在小麥抽穗后,受害田出現白穗時,澆水可迫使蠐螬下遷,減輕對小麥為害。秋末進行冬灌,水量越大蠐螬死亡越多。 2.施肥。蠐螬能在腐殖質中生活,未腐熟的肥料利其生長,施底肥時不施未經腐熟的肥料。氨水對蠐螬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返青麥田,每畝溝施18%氨水25公斤~30公斤很有效。 3.其他。播種前深耕、多耙地、清除田間及地邊雜草、合理輪作可有效壓低蟲口密度。 化學防治: 1.種子處理。適于防治苗期活動為害的蠐螬。50%~70%辛硫磷500毫升,加水10倍配成藥液與500公斤麥種混合均勻。晾干(不要曬干)后播種,防治效果99%,藥效25天。 2.土壤處理。在播種前,將藥劑均勻噴灑在地面,然后耕翻或用圓盤耙將藥劑與土壤混勻。在播種時,將藥劑以顆粒劑的形式與種子混播或藥劑與肥料混合后于播種時溝施或穴施。 3.地上施藥防治成蟲。在金龜子出土期間的田埂、地邊聚集活動的地方,噴撒1.5%樂果粉或2.5%的敵百蟲粉,每畝1公斤~2公斤。取20厘米~30厘米長的榆、楊、槐帶葉枝條,將基部泡在內吸藥液久效磷或樂果中,藥液濃度30倍~50倍,10余小時后取出樹枝捆成把插入田間或堆放誘殺。 |
相關閱讀 |
長豇豆人工雜交結實率低的原因與對策 |
荔枝岱蝽的形態特征、危害癥狀、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
臺灣稻螟的防治要點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