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莖基腐病:播種期預防是關鍵 |
來源:種業商務網 2020-9-30 10:24:00 |
小麥莖基腐病已經成為小麥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麥莖基腐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夏,小麥苗期至成株期都能夠被侵染,侵染越早發病越嚴重;病原菌主要從小麥地中莖和莖基部侵入。 小麥品種對莖基腐病的抗病性有差異,目前生產上缺少抗性品種;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發病嚴重,適期澆水能夠減輕病害發生,深耕能夠減少小麥根系土壤中病原菌的數量。 為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發展,確保小麥安全生產,急需開展小麥莖基腐病綜合治理工作,其中種植抗性耐病品種是基礎,播種期預防是關鍵,栽培管理是保障。 一、主要癥狀 小麥莖基腐病苗期癥狀不明顯,最初在芽鞘或者第一葉鞘上有褐色線型斑,嚴重的造成莖基部褐色腐爛引起苗枯,典型癥狀主要表現為在小麥抽穗后莖基部第1~2節變褐腐爛,最初在基部莖節葉鞘上產生褐色條斑,病斑擴大、聯合、入莖,由下而上引起基部第一節褐腐,嚴重的可擴展到小麥基部第2~3節,并引起旗葉干尖和白穗,由于病原菌侵染根系引起麥根變褐腐爛,整株易被拔起。 二、發生規律 小麥莖基腐病由多種鐮刀菌侵染引起,病原菌主要從小麥地中莖和莖基部侵入;小麥品種對莖基腐病的抗病性有差異,目前生產上缺少抗性品種;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發病嚴重,適期澆水能夠減輕病害發生,深耕能夠減少小麥根系土壤中病原菌的數量。 三、播種期預防的關鍵措施 小麥苗期尤其是冬前苗期是莖基腐病病原菌的主要侵染期,因此,小麥播種期是預防小麥莖基腐病關鍵時期,結合栽培措施采取種子包衣或拌種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莖基腐病的發生與為害,也是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基礎。 1.種植抗性耐病品種 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小麥莖基腐病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目前我省生產上沒有針對小麥莖基腐病的免疫或高抗的小麥品種,只有少量抗性相對較好和耐病品種,其余均為感病品種。耐病品種在田間雖然發病但是能夠保持一定的產量,可以在生產應用。在發病嚴重的地區推薦品種:石麥15、滄麥119、山農22、冀麥585、師欒02-1、良星66、輪選987、衡0628。 2.種子包衣,防病殺蟲 殺菌劑能夠有效抑制病原菌孢子萌發、菌絲生長和侵染,播種前可用含有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等成份的藥劑或者復配藥劑進行種子處理,含有吡蟲啉、噻蟲嗪和噻蟲胺等殺蟲劑的多元復配種衣劑還可以有效控制地下害蟲和穗期蚜蟲為害。百公斤種子可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200毫升+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200毫升,或27%苯醚·咯·噻蟲懸浮種衣劑400毫升,或32%戊唑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400毫升。 3.加強農業管理,保健栽培防病 ⑴適期晚播,防病減災。晚播能夠降低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各地應根據當地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和天氣情況,適當推遲小麥播種時間5~10天,晚播地塊需要適當加大播種量,冬前畝總莖數達到80~90萬為宜,播種過深造成出苗時間長、地中莖加長,增加病原菌的侵染幾率,適宜的播種深度為3~4厘米。 ⑵適當深翻,減少菌源。小麥~玉米連作秸稈還田地塊,播前秸稈精細粉碎2遍,土壤深翻30厘米左右,較旋耕可以有效降低耕層病原菌基數,降低莖基腐病和其他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減少雜草出土數量,還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可以3年深翻一次。 ⑶適期澆水,降低發病。小麥莖基腐病屬于干旱脅迫發病嚴重的病害,澆水次數和澆水的時期對病害發生有明顯影響,澆水次數多發病輕,建議在冬前澆灌凍水,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小麥返青拔節期保障1次有效澆水可以顯著降低莖基腐病的危害。 ⑷合理施肥,增效控病。根據當地土壤肥力施用配方肥對小麥莖基腐病和紋枯病、冠腐病有明顯的的控制作用,過量施用N肥加重小麥莖基腐病等土傳病害以及小麥白粉病、赤霉病的發生。 |
相關閱讀 |
8-21國內復合肥最新經銷商報價 |
雅本化學擬1.6億收購上海樸頤化學 |
大力推廣農藥科普知識發展現代農業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