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斜紋夜蛾該如何應對?有哪些方法措施? |
來源:網絡 2020-11-9 15:15:00 |
玉米斜紋夜蛾在生長過程中常常出現,嚴重影響了玉米的品質及產量,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那么,農戶們該如何應對玉米斜紋夜蛾呢?以下內容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供農戶們參考。 為害癥狀: 玉米斜紋夜蛾為間歇性大暴發的雜食性食葉害蟲,幼蟲以食葉為主,也食害花、果嫩枝。蟲口密度高時全田吃成光稈,成群遷移,造成大面積毀產。 發生規律: 在我國華北地區每年發生4—5代,長江流域5—6代,福建6—9代。幼蟲由于取食不同食料,發育參差不齊,造成世代重疊現象嚴重。華北大部分地區以蛹越冬,少數以老熟幼蟲入土作室越冬;在華南地區無滯育現象,終年繁殖;有時在長江以北地區不能越冬,屬單性遷飛害蟲。在黃淮地區,2—4代幼蟲發生在6—8月下旬,7—9月為害嚴重。斜紋夜蛾成蟲終日均能羽化,以下午6—9時為最多。羽化后白天潛伏于作物下部、枯葉或土壤問隙內,夜晚外出活動,取食花蜜作為補充營養,然后才能交尾產卵,未取食者只能產數粒。初孵蟲群集為害,啃食葉肉留下表皮,呈窗紗透明狀,也有吐絲下垂隨風飄散的習性;3齡以上幼蟲有明顯的假死性;4齡幼蟲食量劇增,占全幼蟲期總食量的90%以上,當食料不足時有成群遷移的習性。末齡幼蟲入土筑一橢圓形土室化蛹。斜紋夜蛾是一種喜溫性害蟲,其生長發育最適宜溫、濕度條件為溫度28—30℃,相對濕度75%—85%。38℃以上高溫和冬季低溫,對卵、幼蟲和蛹的發育都不利。當土壤濕度過低,含水量在20%以下時,不利于幼蟲化蛹和成蟲羽化。1—2齡幼蟲如遇暴風雨則大量死亡。蛹期大雨,田間積水也不利于羽化。田間水肥好,作物生長茂盛的田塊,蟲口密度往往較大。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及時翻犁空閑田,鏟除田邊雜草。在幼蟲入土化蛹高峰期,結合農事操作進行中耕滅蛹,降低田間蟲口基數。在斜紋夜蛾化蛹期,結合抗旱進行灌溉,可以淹死大部分蟲蛹,降低基數。在產卵高峰期至初孵期,采取人工摘除卵塊和初孵幼蟲為害葉片,帶出田外集中銷毀。合理安排種植茬口,避免斜紋夜蛾寄主作物連作。有條件的地方可與水稻輪作。 物理防治:成蟲發生期在田間設置黑光燈,楊樹枝把或糖醋液誘殺成蟲。 藥劑防治:掌握在卵塊孵化到3齡幼蟲前噴灑藥劑防治,此期幼蟲正群集葉背面為害,尚未分散且抗藥性低,藥劑防效高由于斜紋夜蛾白天不活動,所以噴藥應在午后和傍晚進行。常用的藥劑有: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甲萘威乳油2000—2500倍液;97%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0—2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1000倍液,每畝50—75kg進行噴霧防治。 4齡后夜出活動,因此施藥應在傍晚前后進行。藥劑可選用:5%丁烯氟蟲腈懸浮劑2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5%S—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2000倍液;20%蟲酰肼膠懸劑2000倍液;4.5%高效順反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500倍液;20%甲氰菊腈乳油3000倍液;20%菊·馬(氰戊菊酯·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等,間隔7—10天1次,連用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蒼術白絹病的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
石榴開花怎樣防干腐病 |
哪些措施可以使番茄易著色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