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肥料制造業30強公司破產清算,資產起拍價近8億 |
來源:農財網農化寶典 2020-11-21 8:23:00 |
安徽淮化集團始建于1958年6月,主營化肥、化工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等,前身為淮南化工總廠,曾是中國肥料制造業30強、安徽省工業企業50強。 近日,京東拍賣破產強清平臺上發布了有關安徽淮化集團破產拍賣的有關信息,讓這家大型化肥化工企業的近況浮出水面。 淮化集團為安徽大型國有能源集團,是安徽省煤化工基地,一度實力雄厚。據悉,淮化集團主要化肥相關產品裝置年生產能力為:合成氨32萬噸、硝酸銨16萬噸、尿素42萬噸。 在2018年,由于環保問題突出,淮化集團所有裝置全部停產。2019年5月27日,安徽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淮化集團依法破產工作方案。這家有著70余年歷史的大型化肥化工集團,為何會進入這樣的困境? 皖北煤電入主,發展陷入困境 公淮化集團始建于1958年6月,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家煤化工企業,前身為淮南化工總廠,曾下諸多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獲獎單位,中國肥料制造業30強、安徽省工業企業50強。 資料顯示,自神舟七號以來,我國發射的所有航天產品均使用其生產的純度達到99.8%的四氧化二氮推進劑。 此前,淮化集團主要產品裝置年生產能力為:合成氨32萬噸、精甲醇6萬噸、甲醛3萬噸、硝酸銨16萬噸、尿素42萬噸、濃硝酸13萬噸、混甲胺2萬噸、二甲基甲酰胺1.8萬噸等生產裝置,擁有一座年產28萬噸焦炭的煉焦爐及其配套的焦油和苯的加工裝置,產品品種有30多個,輻射全國,截止2001年底,公司資產總額達22億元。 2005年4月,淮化正式改制成為股份制企業。后由皖北煤電集團出資并購,并對其資產、債務、員工等方面進行重組。 曾經為然而皖北集團入主之后,淮化集團的發展并沒有更上一層樓,反而是陷入了死胡同,集團效益大幅下滑,勞資關系也越發緊張。 2016年2月1日,因不滿工資收入縮減,淮化集團部分職工曾拉起橫幅,堵在工廠大門前向皖北方面討要說法。 污染問題突出,居民怨聲載道 公告顯示,近年來,由于受環保投入增加、系統改造力度增大等因素的影響,加上當地政府環保監管趨嚴,定期要求停產整治,淮化集團已經出現了大額虧損和經營困難,且短期內難以好轉。 2011年12月,據中國環境觀察報道:淮化集團存在違規生產,環保手續殘缺等問題,2014年2月1日,安徽環保廳發布監測年報指出,淮化集團煙塵4次超標、最高超標9.4倍。 但污染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停產前淮化集團因環保問題被按日連續處罰,罰款190萬元。 2018年4月,淮化集團因環保問題被責令停產整改。隨后在當年7月27日,隨著最后一個氣化爐停運,淮化集團所有裝置全部停產。2019年5月27日,安徽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淮化集團依法破產工作方案。 另據中國檢察網消息,原淮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謝紹穎因涉嫌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2020年11月3日在淮南市田家庵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淮化破產,為何會走到今天? 深入分析皖北煤電收購淮化集團后所遭遇的一系列問題,究其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兼容,以及組織結構調整不順。 另一方面,公司改制后,員工工資發放標準也產生了變化,從前是“鐵飯碗”的工作,現在要“看人臉色”,薪酬發放的問題引發工人不滿。 企業兼并后難以融合,內部產生磨合沖突,環保問題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化工企業本身自帶高污染屬性。如果不轉型升級,就只能通過間歇停工達到減排效果,或者硬著頭皮交罰款度日,都不是長久之計。 |
![]() |
![]() |
相關閱讀 |
新式有機肥紛紛亮相,牛奶有機肥靠譜嗎? |
磷酸二銨:9.12日河南新密豐源產銷情況 |
復合肥價格預計后期以穩為主,大幅度波動情況不大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