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荔枝癭蚊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20-12-3 13:55:00 |
荔枝癭蚊有哪些為害癥狀?農戶們該如何防治荔枝癭蚊?對于種植荔枝的農戶來說,搞懂這些問題至關重要。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荔枝癭蚊。 為害癥狀: 以幼蟲危害荔枝葉片,初期被害葉片形成皰狀突起的蟲癭,后期葉片穿孔,脫落,降低光合作用效能,影響幼齡樹生長和成齡樹結果,造成大害。 發生規律: 荔枝癭蚊在我國每年發生6代,以幼蟲在葉片的蟲癭內越冬。2月中下旬在癭內發育至高齡的幼蟲開始離癭墜地入土化蛹。3月中下旬始見越冬代成蟲羽化出土。由于越冬代幼蟲發育的時間參差不齊,所以幼蟲墜地及成蟲羽化的時間延續很長。經多年觀察發現,在常年溫濕度的條件下,廣東每年3月中旬和4月中旬分別為越冬幼蟲墜地的兩個高峰期,而4月上中旬和5月上旬則為越冬代成蟲羽化的兩個高峰期。成蟲壽命僅1-2天,交尾后的雌蟲多選擇長1.5-2.5厘米的古銅色荔枝嫩葉背面產卵,卵散產,同一葉片有可能受多頭雌蟲的多次產卵,故一片小葉上通常可見幾粒到一百多粒卵。卵期2-4天。幼蟲孵出后即侵入葉肉。葉片受害部位初見針頭褐色小點,周圍呈黃綠色的水漬狀暈斑。隨著幼蟲發育,受害的葉片組織因受刺激增長而逐漸向兩面隆起形成小皰狀突起的蟲癭。癭內幼蟲經14-39天發育至老熟后自行鉆孔彈跳墜地入土,入土深度僅1-3厘米。春天,入土幼蟲9-10天化蛹,蛹期11-14天。 荔枝品種及物候期不同,受害率有顯著差異。懷枝、黑葉、桂味、糯米糍等均易受害,但三月紅卻表現高度的抗蟲性。同一品種的植株,靠近地面或內膛陰枝的嫩葉受害最為嚴重;同一年份,春梢比秋梢受害嚴重。 防治方法: 1,苗木的檢疫工作。挖苗前先用40%氧化樂果或25%喹硫磷乳劑1000倍液噴霧一遍;調運前將帶有蟲癭的葉片徹底摘除燒毀,嚴防害蟲隨苗木傳往新區。 2,于采果后和冬季清園時將帶蟲枝葉、內膛陰枝剪除,并集中園內枯枝落葉一起燒毀,以減少蟲源。 3,早春根據測報,于越冬幼蟲離癭入土盛期或成蟲羽化出土前夕,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0克配制成毒土對全園地面撒施,并于施藥后隨即淺耘。這對壓低第一代蟲口有重要的作用。 4, 在春梢抽出10天內或夏、秋梢抽出7天內選用氧化樂果或喹硫磷、殺蟲雙、殺蟲單、敵殺死等加敵百蟲混合噴霧1-2次,可獲得滿意的保梢效果。 5,在荔枝非抽梢期間切忌盲目噴藥以免誤殺天敵。目前已經發現蟲癭內幼蟲有5種寄生蜂,這對抑制該蟲種群數量有一定作用。其中荔枝癭蚊紅眼姬小蜂(Mangocharis Litchii Yang et Luo)是寄生蜂中的一個優勢種,對癭蚊幼蟲的寄生率在30%以上。此外,離癭入土的幼蟲也會遭受螞蟻的捕食。 |
![]() |
![]() |
相關閱讀 |
科學防治玉米鉆心蟲 |
葡萄斑喙麗金龜為害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如何防治? |
要掌握果樹培土的高度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