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眼蟪蛄該如何應對?有哪些方法措施? |
來源:網絡 2020-12-3 16:26:00 |
龍眼蟪蛄又名“知了”,在眾多地區均有分布,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那么,農戶們該如何應對龍眼蟪蛄呢?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危害癥狀: 蟪蛄不論是成蟲階段還是幼蟲階段,都是農業害蟲。幼蟲吸取多年生植物的樹根汁液,而成蟲則吸取枝條上的汁液,特別是雌蟪蛄數量多的時候,產卵時刺破樹皮,阻止樹枝養分的運輸,從而導致樹枝枯死,影響果樹生長進而降低產量。 形態特征: 若蟲 在泥土中生活,初孵時白色,后逐漸變為褐色,五齡幼蟲觸角長,復眼由白色變為紅褐色。翅芽發達,背部有1條縱線。前足發達,適于挖掘泥土。多在雨后的晚上鉆出地面,爬上樹干開始羽化。 成蟲 體長19~23mm,體呈黑色或橄欖綠,中胸背板有呈W形的赭綠色條紋。前翅透明具灰黑色或褐色斑紋,后翅黑色或黃色,短小。腹部黑色。雄性腹部有W形狀的發音器官——音蓋,音蓋內有透明的薄膜狀物質。雌性腹部末端有產卵器,發達;尾部僵硬,內有針刺,可刺破樹皮把卵注入植物的木質部內。成蟲根據顏色可以分為黃色蟪蛄、綠色蟪蛄和混合色蟪蛄。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徹底清除園邊寄生植物,避免招惹入園或斷絕該蟲遷棲轉移,便于集中殺滅;結合修剪,剪除被產卵而枯死的枝條,以消滅其中大量尚未孵化入土的卵粒。剪下的枝條集中燒毀。由于其卵期長,利用其生活史中的這個弱點,堅持數年,收效顯著。 (2)人工防治:老熟若蟲具有夜間上樹羽化的習性,然而足端只有銳利的爪,而無爪間突,不能在光滑面上爬行。在樹干基部包扎塑料薄膜或是透明膠,可阻止老熟若蟲上樹羽化,滯留在樹干周圍可人工捕殺或放雞捕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蟲未產卵時,夜間人工捕殺。振動樹冠,成蟲受驚飛動,由于眼睛夜盲和受樹冠遮擋,闖落地面。 (3)藥劑防治:4月上旬若蟲尚在土壤時用40%辛硫磷500~600倍液澆淋樹盤,毒殺土中若蟲。成蟲高峰期可在樹冠、樹干噴霧,藥劑可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 |
![]() |
![]() |
相關閱讀 |
香蔥病蟲害的科學防治 |
西瓜霜霉病的防治很關鍵 |
柑橘低產成年樹的主要原因及綜合豐產技術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