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45億畝次!2021年這些病蟲害將重度發生 |
來源:全國農技中心 2021-1-7 9:26:00 |
近期,全國農技中心組織科研、教學和推廣單位專家,對 2021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分析會商。綜合分析病蟲源基數、種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氣候等因素, 預計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呈重發態勢,全國發生面積14.45億畝次,同比增加19.2%。其中, 草地貪夜蛾、草地螟、粘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小麥蚜蟲等遷飛性害蟲和二化螟、小麥條銹病和赤霉病、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將在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70%以上的產區構成成災風險,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可造成30%以上的產量損失。 蟲害 草地貪夜蛾 全國發生面積6000萬畝。發生區域涉及我國黃淮海及以南玉米種植區。其中,西南、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發生代次多、程度重,江淮、黃淮、西北、華北可達中等發生,東北南部春玉米有受害的可能。 飛蝗和其它遷移性蝗蟲 全國發生面積3400萬畝次。其中,東亞飛蝗發生1300萬畝次,黃河灘區大部及環渤海灣、華北湖庫部分蝗區中等發生,局部蝗區有可能出現高密度點片,其他蝗區偏輕或輕發生。亞洲飛蝗發生50萬畝次,總體偏輕發生,主要發生在新疆伊犁、阿勒泰、塔城、博爾塔拉等中哈邊境地區和南疆阿克蘇等濕地,以及黑龍江和吉林局部葦塘濕地。西藏飛蝗發生150萬畝次,在四川、西藏、青海的金沙江、雅礱江、雅魯藏布江等河谷地帶常發區中等發生,在青海通天河流域等局部點片發生。 北方農牧交錯區土蝗發生1800萬畝次,內蒙古、新疆天山北部和東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吉林和遼寧西部、黑龍江中西部中等發生,其中,亞洲小車蝗可能在內蒙古局部地區出現高密度蝗情。黃脊竹蝗在云南普洱、西雙版納等邊境地區暴發的可能性極高。沙漠蝗在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周邊國家處于暴發周期,不排除2021年再次入侵我國西藏邊境的可能。 草地螟 全國發生面積3000萬畝次。在內蒙古大部、黑龍江中西部、吉林和遼寧西部、河北和山西北部等地重發可能性大。 粘蟲 全國發生面積7500萬畝次。大部地區為中等發生,北方和西南部分玉米產區會出現高密度群體。 稻飛虱 全國發生面積3.5億畝次。在南方稻區總體偏重發生,江南中東部稻區大發生。其中, 白背飛虱在華南西部、西南東部、長江中游和江南稻區偏重發生,華南東部、西南西部、長江下游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 褐飛虱在華南大部、西南東部、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偏重發生,江南中東部稻區大發生。 稻縱卷葉螟 全國發生面積2.4億畝次。西南東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偏重發生,西南西部稻區中等發生。 二化螟 全國發生面積2.1億畝次。南方中東部稻區總體中等發生,江南、西南北部和長江中游稻區偏重發生,湖南中南部、江西北部、浙江東部沿海大發生。 小麥蚜蟲 全國發生面積2億畝次。河南中北部、山東西南部和中部、河北大部為大發生,其他大部麥區偏重發生。 小麥條銹病 全國發生面積6000萬畝。重發區域主要在湖北和陜西大部、河南中南部、甘肅南部、四川沿江沿河流域和新疆伊犁河谷等麥區,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青海東部、安徽沿江沿淮、河南北部、山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中等發生。 小麥赤霉病 全國發生面積9000萬畝,需預防控制面積2.5億畝次。湖北江漢平原、安徽南部、江蘇中南部、河南南部麥區偏重及以上程度流行,安徽中北部、江蘇北部、河南中北部、陜西中東部、山東南部等地中等流行。 稻瘟病 全國發生面積6500萬畝次。東北主產區、南方丘陵山區、沿江沿淮等常發區偏重發生風險高,其他稻區中等發生。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全國發生面積300萬畝次。華南北部、西南東部和江南中部局部稻區中等發生,其他南方大部稻區偏輕發生。 馬鈴薯晚疫病 全國發生面積2800萬畝。西南大部、西北東部、東北北部和華北北部偏重流行風險高,其他地區中等發生。 |
![]() |
![]() |
相關閱讀 |
2017年世界農藥市場及各類農藥市場預測 |
三唑啉酮類除草劑—甲磺草胺以及可混配有效成分 |
苯醚甲環唑增長回暖,農藥行業景氣時期到來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