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潮退浪起,硝基肥如何擁抱春天?
來源:農資與市場官方號    2021-1-22 8:53:00
    

    硝基肥,總有些命運多舛和尷尬。

    憑借全水溶、肥效好、綠色環保、改善作物品質等優勢,硝基肥在2010年后迎來了一次小風口。

    記得2012年,雜志社做大盤點的時候,硝基肥就是十大關鍵詞之一,是當年最亮眼的肥料品種。當年,很多新增產能投產以及投產計劃。

    據介紹,2015年前后,國內新上馬硝基肥項目累計產能達到1000萬噸以上。

    本來,按照產品的生命周期(進入、成長、成熟、飽和、衰落)來算的話,接下來的幾年,硝基肥應該是在高成長期,但是令人尷尬的是,行業卻迎來了一波波其他產品的小高潮。

    然而,很多企業依舊堅定地相信:硝基肥就是未來。

    當潮水退散,裸泳者一一浮出,但也有企業正變得更加出色。

    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里,硝基肥是鼓勵發展的幾種肥料之一。

    2021年,中國將繼續以綠色發展創造未來。

    一個個利好的消息,如光束般照射到行業,硝基肥產業是否還大有可為?

    一邊是政策利好,一邊是市場需求不旺。是不適應市場還是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行業如何熬過冬天,又將如何擁抱春天?

    市場局部升溫,硝基肥的“破題”之路

    “我們對硝基肥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這是許多企業的共同呼聲。

    與傳統復合肥相比,企業之所以積極發展硝基肥,一是看中硝基肥肥效好,有市場;二是發展硝基肥符合國家農業發展大方向。

    所以,目前的狀況是,一些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在努力拓疆,一些有資源的企業在不斷考察想進駐分一杯羹,當然還有一部分企業忙著降價,減少開工以減少庫存。

    其實,這一波局部行情市場普遍有所預期。

    市場熱度分配不均,誰能堅持長期主義,誰能找到與市場的共處之道,誰就有更多的機會。

    有企業高層表示,未來的競爭將不僅僅局限于企業的體量,還在于不間斷的創新力,還在于強大的轉型力量。誰能緊跟潮流,誰就能活得更加精彩!

    三類產品誰主沉浮?

    關于硝基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硝酸硝銨分會秘書長蘇建英介紹,目前的硝基肥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以含有硝態氮(硝酸銨)為氮源,添加磷、鉀等,對肥料進行二次加工生產出來的硝基復合肥。以川金象和華鑫為代表,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硝基復合肥。

    第二類是以天脊和芭田為代表的硝酸磷肥,用硝酸、磷礦為原料生產。

    第三類硝基肥,是以交城為代表生產的硝酸鈣、硝酸銨鈣、硝酸鎂等,用硝酸、石灰石(白云石)為原料生產。

    硝基肥由于其速溶、速效、高效等諸多特性而被廣泛作為滴灌、噴灌等現代農業配套施肥的產品之一。

    硝基肥,是一種肥效較高的肥料,在世界范圍內應用非常普遍,尤其是歐洲市場。而我國對硝基肥的使用還處于推廣階段。硝基肥中的氮包括硝態氮和銨態氮,它與傳統復合肥相比,肥效更快、吸收率更高,還能抗土壤板結。與尿素相比,硝態氮利用率更高,更環保。

    2019年,硝基復合肥產能在1500萬噸左右。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不完全統計,自有硝酸銨生產硝基復合肥企業有23家,產能990多萬噸,產量只有300萬噸,開工率30%。

    硝基肥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山東、河北等省份。

    部分產品增速迅猛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肥料登記數據顯示,包括農業用硝酸鈣、尿素硝銨溶液、農業用硝酸鉀、農業用改性硝酸銨、農業用硝酸銨鈣在內的產品登記共76個。

    農業用硝酸銨鈣登記中,交城的企業登記數量穩居前列,超過三分之一。

    硝酸銨、硝酸銨鈣、硝酸磷肥中有一半硝態氮,尿素硝銨溶液中有24%是硝態氮,硝酸鉀中全部是硝態氮。

潮退浪起,硝基肥如何擁抱春天?

    市場上炒得比較熱的就是硝酸銨鈣、硝酸鎂、硝酸鉀,除了含有硝態氮,還有一些中量元素,成本低,價格不高,市場推廣也比較好,好多企業都在上馬硝酸銨鈣產能。因為生產工藝簡單、肥效高、全水溶,能做水溶肥施用,價格還低。

    出口方面,除了硝酸鈣硝酸銨及混物(農業用硝酸銨鈣)有所增長之外,其他品類同比都有下降趨勢。

    硝基肥最傳統的就是三元硝基復合肥,硝酸銨鈣近幾年市場需求增長較快,硝硫銨(把硝酸銨和硫酸銨混合在一起),也是企業比較關注的一種產品硝酸磷肥,不產生磷石膏,在環保壓力逐年增大的情況下也受到云南等地區企業的關注。像川金象等企業的硝基肥,不含縮二脲,保護土壤,也是環保型產品。

    跌宕的發展歷程

    最早在我國是以施用硝酸銨為主,直接撒到地里當化肥用。

    截至2002年,全國共有54家硝酸銨生產企業,用于農業和復合肥生產的硝銨約170萬噸。

    2002年之后,才真正有了硝基肥的概念。

    由于硝銨具有可爆性,2002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禁止把硝銨當作化肥出售,改性之后才能作為化肥銷售、使用。

    之后,出現了氮磷二元素的復合肥—硝銨磷。

    2006年,《農用硝酸銨抗爆性能試驗方法及判定》發布,硝基復合肥生產有了明確依據。除了磷銨,還要再加些鉀、中微量元素(鎂、鈣)等,從2006年開始,企業開始生產氮磷鉀三元的硝基復合肥。

    2008—2009年,硝基肥的發展徘徊不前。

    2010年前后,硝基肥產能五六十萬噸。

    2012年,復合肥企業開始大面積上馬新興硝基復合肥產能。

    2013年,國內主要硝基復合肥生產企業有約20家,年總產能約882萬噸。

    2014—2015年,國內新上馬硝基肥項目累計產能達到1000萬噸以上。

    2019年,硝基復合肥產能在1500萬噸左右。

    “暗流涌動”,內卷背后高度一體化的競爭

    其實,硝基肥行業有個大問題,就是已經陷入 “內卷化”了,達到一定水平之后缺乏突破。

    為何“內卷”在今年突然流行?就是“大家都不去創造新價值,而是想辦法搶存量”。

    硝基肥因為效果好,價格高,所以,行業資本多趨向于此。但是部分企業沒有好的推廣方法,或者根本就沒有推廣以及服務的隊伍和想法,致使銷量一降再降。

    都不去創造價值,都不去拓疆,不去拉新,只盯住目前那點存量有什么意思?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我們可以看出,國內肥企在生存壓力、市場需求作用下,對硝銨改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硝基肥循序發展。隨著國內肥企在技術、運營上的創新和發展,農業用肥需求的變化,國內品牌有機會替代進口硝基肥,供應中高端肥料市場。

    蘇建英介紹,目前國內三元硝基復合肥的產能大概在1500萬噸左右;硝酸銨鈣產能大概200萬噸,產量在140萬~150萬噸。

    硝基肥總量不小,但是開工率很低。

    硝基肥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沒有得到有效開拓,推廣力度不夠,市場容量較小。目前硝基肥主要用于南方的經濟作物上,大田作物應用較少。

    市場上也有推廣的難題在。

    據經銷商王兆剛介紹,這兩年他服務的區域硝基肥也在發展,硝基肥優勢明顯,硝態氮不用轉換,作物容易吸收,在蔬菜種植上,直觀效果明顯,大田追肥效果也可以。但是經銷商的痛點是,大田肥不賺錢,特肥沒銷量,下面二級商不欠款不賣貨,不賺錢的生意就難持續。

    產品高度一致,農化服務沒有拉開層次……這些痛點都在。

    很多企業都表示,雖然每一個產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但是硝基肥遠遠沒到成熟的時候,產業當前依然處在“長身體”的關鍵階段,配合水肥一體化進程,應該在全國都大有可為。

    補足短板,硝基肥“新基建”補課加速

    毋庸諱言,硝基肥行業還有短板。

    譬如市場認知方面,譬如產品結構方面,譬如科學推廣及施用方面。

    開啟硝基肥“新基建”,調整產業結構,強化市場認知,農化服務體系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資料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各國硝態氮肥占整體氮肥的比例中,和國際相比,中國硝基肥在氮肥中的占比是較低的,僅4%;美國、巴西、法國、波蘭、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分別占占13%、16%、28%、31%、40%、47%。

    這個數據的準確性不得而知,但是歐洲國家硝基肥或者說硝態氮的占比較高是不爭的事實。世界肥料工業協會的調查證實發達國家在硝態、銨態的結構上搭配較為合理。德國氮肥產品中硝態氮肥占30%左右,銨態氮占70%左右。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指出,從氮的角度來看,中國應該有硝態氮近千萬噸,目前也就是100萬噸左右,說明我國的氮肥結構很不合理。硝態氮在某些區域、某些作物上是必要的。

    對于硝基肥叫好不叫座的原因,高祥照表示,目前硝基肥存在三個誤區:一個是認為硝基肥料有安全問題;第二個是硝基肥不知道在哪用,用得不科學;第三就是夸大宣傳。

    消除不安全誤區

    高祥照表示,沒必要談硝(基肥)色變,硝銨達到一定的濃度,才能夠爆炸,一般的硝態氮不會爆炸。

    蘇建英也表示,硝基復合肥中硝銨含量較低,只要做好安全管控,還是比較安全的。而且今后國家將會加強對硝基肥的安全管理,硝基肥行業會更加規范,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高。

    農化服務建設需加速

    “要注意形態的合理配比,硝態氮怎么施用是科學的?我們要科學引導,該用的地方用。目前是好肥料有了,關鍵是好肥料怎么用?用在什么區域?什么作物?多少量合適?這些十分重要,否則,再好的肥料也淹沒了。”高祥照強調。

    高祥照表示,從區域布局上講,旱地更需要硝態氮;從作物需求來講,瓜果蔬菜更需要硝態氮;堿性土壤更需要硝態氮,防止土壤酸化也更需要硝態氮。

    專家指出,要有科學思維,兼顧土地的承載力。企業沒有做好科學施肥方案,老百姓盲目施用,導致肥效的表現各異,致使老百姓對這個產品也沒有什么依賴和認知。

    “老百姓都沒辦法挑,到底該買什么?到底該用什么?我們的企業沒有給農民完善的施用方案,只有肥料的宣傳方案,有些施用方案也是宣傳方案。要從幾個維度著手:問問土壤,問問莊稼,再問問農民的生產能力(機械施用還是人工施用)。”高祥照表示。

    產品升級,硝基肥企業市場逐鹿

    硝基肥企業如何生長?

    這是一個不小的命題。

    潮退而浪起,有人跨過生死線,有人倒在起跑線。

    “我們對硝基肥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這是許多企業的共同呼聲。

    川金象在硝基肥深耕已久,金象硝基系列復合肥、硝酸銨等產品已經深入人心,目前,硝基復合肥系列產品依舊是公司的重要利潤來源。

    川金象銷售總監雷珂表示:“在硝態氮的基礎上,金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增強產品的功能性、長效性、配套性。同時,為了及時應對市場變化,滿足農戶日益增長的需求,金象也在不斷地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從尿素到硝基復合肥,再到功能性硝基肥,金象的軌跡始終與我國農業肥料技術發展歷程緊緊相扣。”

    征途漫漫,在產品不斷升級的大潮里,二線品牌求生存,一線品牌求發展,企業的對策涇渭分明。創新、轉型,就是他們找到的發展路徑。

    “任何行業肯定都會存在一個‘新推舊’的發展過程,肥料行業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硝基肥品類會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山西華鑫肥業副總經理張梓榆表示,“一個產品能否長期立足于市場,主要還是取決于產品的自身特性,即產品本身是否足夠出色。”

    “肥料產品的迭代應該主要圍繞養分含量、形態,肥料濃度、比例,助劑的添加等展開,產品迭代的本質其實就是養分離子如何高效利用?如何科學地使用?如何把產品的優勢發揮出來?這些才是重點。”天脊集團銷售公司農化中心主任范浩表示。

    業內人士評價,國內優勢的硝基肥企業有:川金象、天脊、芭田、三寧、魯西、華鑫、凱龍、開磷、華魯恒升等企業。

    而產品創新的方向,集中在多元化,性價比高,環保上面。如川金象的“硝基肥家族”發展策略;功能硝基肥、硝基液體肥、硝基特肥全方位發展。而其他方面的創新和轉型,就更多元化了。如,“金象云”平臺,“取代進口”活動,“硝基肥大調查”和“智庫建設活動”等等。

    川金象:合作、創新、服務、科技

    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硝基肥產能215萬噸, 市場占有率15%左右,也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只做與硝基肥有關的生產廠家。擁有穩定性硝基肥、功能性硝基肥、普通硝基肥等硝基肥生產線;生產設備愛爾蘭原裝進口;天然氣化工;所有產品不含縮二脲,安全可靠。

    硝基肥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近幾年,很多公司都在生產硝基肥產品,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嚴重,新品創新越來越難,如果新品是打概念的新品,沒有實際意義,產品很容易被模仿。川金象硝基肥的新品有兩類,一類是穩定性硝基肥,跟巴斯夫公司一起研發;第二類產品是功能性硝基肥。據了解,川金象硝基肥近兩年年銷量遞增20%左右,在硝基肥推廣過程中,有金象云服務平臺和智能AI大數據技術為種植者賦能,利用技術服務,作物管理技術推廣新產品。

    普通硝基肥市場已經飽和,川金象硝基肥產品創新主要方向是增效硝基肥,跟國外大公司強強聯合,利用國外先進工藝與技術,加國外品牌優勢,做強市場。

    天脊集團:高質量發展

    創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天脊集團(前身為山西化肥廠),通過引進高水平的國外先進技術工藝,實現了硝基復合肥的國產化,經過30余年的反復驗證,其主打的硝酸磷肥產品在業內積累了極佳的口碑,天脊品牌和硝酸磷肥成為密不可分的兩個名詞。

    天脊硝基肥的優勢在于產品本身,天脊是以硝酸分解磷礦粉生產硝酸磷肥,以及硝酸磷肥型系列肥料,硝酸中的硝酸根保留在產品中。

    天脊集團從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生產管理、市場開拓等多個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促進硝基肥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14日,天脊集團與韓國EcoPro公司正式簽訂硝酸4#裝置CDM項目開發合同。該裝置2021年1月開始施工。

    深圳芭田:好產品與好服務雙輪驅動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硝基肥研發、制造與推廣的企業之一,芭田股份勇擔行業技術變革的重任,實現肥料技術“三級跳”,帶動硝基產品持續升級。

    依托貴州優質磷礦資源、注入“熱法選礦”“冷凍硝酸分解法”“高塔聚合磷酸銨”等核心的專利技術,芭田推出了極具市場競爭優勢的聚磷酸銨系列產品。

    芭田堅持好產品與好服務雙輪驅動,賦能種植,使得硝基肥產品的產量穩中有升。芭田股份在產品追溯及農化服務推廣上做了很多有益嘗試。

    例如引入二維碼身份識別系統,即可實現全程追溯;掃“內碼”則可注冊成為芭田會會員,享受服務田、測土測肥、線上咨詢專家等服務;利用農業大數據平臺,形成標準化的解決方案數據庫,進行新型硝基肥料的品種研發,指導農戶科學種植、綠色種植,推動硝基肥產品銷量的增長。

    三寧化工:為農戶提供更具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方案

    三寧對優質硝基肥的技術研發始于2012年,一方面與中國農科院合作探索作物生長和養分吸收機理,一方面對進口主流硝基肥進行研究,摸清國產肥與進口產品之間的真正差距。從2016年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進口肥料“宣戰”開始,現在三寧金肽能累計推廣面積150多萬畝,取代進口肥15萬噸。

    引導農民正確認識國產肥料,實現科學、精準施肥、節本增效。取代進口的終極目標,是要為農民提供更具科技含量的新型肥料和營養解決方案。

    凱龍楚興化工集團:全面升級,從傳統硝基到生態硝硫基

    公司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雙加壓法—加壓中和工藝生產硝酸銨技術以及硝酸銨溶液、高塔造粒硝基復合肥等生產技術,主要從事硝酸銨、硝酸銨溶液和硝基復合肥的生產經營;擁有25萬噸/年硝酸銨、2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生產線,公司產品覆蓋全國20多個省。不僅推出了行業領先的高塔硝氯基產品,還率先實現了硝硫基品類的全面升級,從傳統硝基到生態硝硫基的升級。

    2020年,凱龍硝基肥還成功邁出國門,點亮國際舞臺。

    山西華鑫肥業:品牌矩陣+推廣創新,倡導科學施肥

    山西華金在原料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是世界鈣都——交城縣眾多企業生產鈣鹽產品較大的原料供應商,是硝基肥發展“交城模式”下的龍頭企業。

    近兩年來,山西華鑫肥業硝基肥銷售量按照30%的比例逐年上漲,目前銷售突破20萬噸。

    山西華鑫肥業不斷在推廣方式上進行創新。“雙勁”“豐收小超”“鑫聚力”三大硝基肥品牌矩陣,大田、經作、通用追肥三個領域施用。真正做到對不同養分形態的產品在使用區域和使用方法上進行規劃,實現將正確的產品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用正確的方式施用。

    產品養分更加多元化,在顆粒特種肥上繼續攻堅,成立“山西華鑫MBA農資總裁成長商學院”,深入精細化銷售管理,建設千商工程,從多個維度推進渠道賦能計劃。

    …… ……

    有人說,認真的對手,會讓彼此更加強大。

    《農資與市場》傳媒總編馮衛東認為,找到了自己生態位的企業會有更強大的可能。行業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基于細分市場高價值區的聚焦。

    川金象等企業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生態位,已經開始在賦能行業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企業可期,行業可期。

    其實,硝基肥面對的是一個確定的未來,但是前進的方向和道路充滿不確定性。未來,這些企業會如何發展,還不得而知。

    但是我們相信,每一個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擁抱春天的夢想。硝基肥企業以及產業從大到強的發展之路不會停歇。

    監管加碼在即,硝基肥將迎來強監管時代

    高祥照表示,硝基肥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目前從氮的角度來講我國硝態氮現有產量大概200萬噸,但市場有將近1000萬噸的硝態氮容量,這樣來說空間是挺大的。

    從國家減肥增效的角度說,硝基肥前景看好,面臨的是用肥習慣的問題,需要引導。

    蘇建英表示,無法從量上預測硝基肥的份額,但是硝基肥是國家鼓勵發展的一類產品,也是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方向。

    據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調研分析,我國硝酸銨鈣的需求在2000萬噸以上。按硝酸磷肥工藝中硝酸磷肥和硝酸銨鈣產量的比例3:2計算,我國將有3000萬噸硝酸磷肥的容量。

    行業也有人預測,是從種植端而言的:理論上我國有7億畝耕地適合施用硝基復合肥,而從供給看,硝態氮的供應量還遠遠不夠。短期來看,國內硝基肥市場潛力巨大,產業的未來可期。

    另外,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今年行業規范將是主旋律。在“補齊短板”的定位下,硝基肥市場即將迎來強監管時代,行業有望告別“野蠻生長”。

    對于硝基肥的未來,更多的建議是,硝基肥企業要加大產品差異化發展,加強安全環保投入,加快市場推廣,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消費需求升級,用戶施肥方式和施肥習慣的變化,國內硝基肥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千萬噸市場容量、政策紅利加持,將促使硝基肥品牌不斷優化升級,成為中高端產品爭奪的主戰場。

相關閱讀
二銨暴漲過后鮮有成交,后續價格能否穩住?
有機硅水溶緩釋肥在雁棲湖治理土壤污染論壇上火了!
國際尿素市場價格已見下滑,內銷跌價預期或被推遲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