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磷肥出口要限制?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 |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2021-1-29 8:45:00 |
自2020年5月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用肥周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國際磷銨價格水漲船高一路上升,同樣,尿素市場價格也居高不下。在此期間,國內磷銨企業、尿素企業抓住機遇,加大了出口力度。 據國家海關近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累計出口化肥2917萬噸,同比增長5.1%。其中硫酸銨成為出口增加的第一大品種,全年出口量達到了866萬噸,同比增長23.3%。尿素出口也扭轉了多年來連續下滑態勢,全年出口545萬噸,同比增長10.2%。 日前,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反映,近期行業內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擔心化肥出口量的不斷增加將預示未來國內市場化肥的供需缺口,并呼吁政府相關部門采取行動,控制化肥出口。對此,貴州磷化集團市場部總經理阮國祝對現階段磷肥市場進行了分析,并主要針對磷肥出口的必要性與安全性進行了闡述。 一定時期內產能仍然過剩 據阮國祝介紹,近年來,產能過剩、環保升級等內部及外部變化導致農資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行業洗牌加劇。農資企業數量下降,行業集中度提高,行業競爭格局逐步形成。磷肥行業的生產布局及市場份額更為集中。 從產能方面看,中國磷肥生產能力從2001年開始增加,至2017年底每年都有新MAP和DAP生產線投產。截止到2016年,每年新增100-350萬噸產能(實物量),而過磷酸鈣等低濃度磷肥的生產設備逐漸被淘汰。2016年,中國磷肥生產能力達到峰值2470萬噸(P2O5)。由于環境保護規定出臺、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新老設備更替,從2017年開始,我國磷肥產能逐漸減少,2018年末為2353萬噸。根據磷復肥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全國磷肥產能為2200萬噸。 消費量方面,2001年磷肥消費量為705.73萬噸(P2O5),但隨著單位面積農田施肥量增加,磷肥消費量也逐年增加。2014年達到1126.7萬噸。自2015年2月17日《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發布以來,化肥施用量被有力控制,凈增長量逐漸轉為減少,磷肥也不例外。2018年磷肥消費量下降到728.88萬噸,比2014年的峰值減少13.8%。根據磷復肥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全國磷肥表觀消費量680萬噸。 “結合近年來磷肥產能以及消費量來看,我國磷肥行業長期處于產能過剩狀態。”阮國祝表示,未來在我國磷肥行業的出口加大以及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的共同推動下,行業的供需將會逐漸趨向平衡狀態。 企業利潤進入增速下滑期 “近幾年,在糧價低迷、需求趨減的背景下,農資行業的市場規模經歷下降后逐步趨穩,行業銷售收入及利潤進入增速下滑期。” 阮國祝告訴記者,2020年一季度,疫情影響磷復肥行業營業收入大幅下滑,虧損加劇;二季度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磷復肥行業效益有所改善。整體來看,2020 年上半年,磷復肥行業經濟指標呈現“兩減一增”態勢,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減少,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在此期間,國內磷肥‘6+2’企業聯合限產,加大出口力度,以保持國內市場供需的平衡,回避惡性競爭,效果明顯。” 阮國祝強調。 據了解,進入三季度,國內秋季肥市場啟動疊加國際需求旺盛,二銨市場迎來小高潮,無論產量、銷量均首次超過去年同期,雖然 1- 9 月累計產量(1068.3 萬噸)較去年還存在 40 多萬噸的差距,但產量降幅呈現逐月收窄的態勢。原材料價格和需求端的支撐,三季度主流出廠成交價格普遍調漲,9 月底時平均出廠價格攀升至 2250 元/噸;國際市場需求旺盛,一扭上半年的頹勢,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加,虧損面縮小。四季度隨著傳統用肥季節的到來以及國際需求不減,國內磷肥呈現貨緊價揚的局面,直到2021年1月,勢頭只增不減,國際國內需求完全釋放,價格水漲船高。 阮國祝分析說:“從目前看來隨著磷銨價格的上漲、原料的上漲、市場需求方的緊張,國內磷銨企業正緩慢釋放產能。但國內價格的上漲,沒有跟得上原料的價格上漲,國內磷銨企業用現在的原料成本生產產品去供應冬儲收款的單子,正在產生潛虧。” 國際供應減少,磷銨一貨難求 對于目前國內外形勢,阮國祝分析到,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出現同步衰退,有效需求不足、投資貿易低迷等問題突出。當前全球經濟并未復蘇,疫情帶來的影響并未消除,國際疫情持續蔓延,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供應鏈、產業鏈、資金鏈等方面仍面臨困難和挑戰。“在國際環境面臨不確定因素增多之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可以更好保障經濟安全。”阮國祝強調。 從糧食安全的角度,阮國祝分析說,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 25 個國家面臨嚴重饑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 50 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我國也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出臺政策措施的力度之大多年少有。“2020 年下半年,隨著秋季備肥市場陸續推進、年底冬儲市場的開啟,尤其是國際需求的暴漲,化肥市場剛性需求為行業帶來一定的利好。”阮國祝表示,“減施增效政策繼續實施,耕地面積繼續擴大,多種因素交織,預計磷復肥需求降幅有望收窄。” “從磷肥生產的主要原料來看,硫磺仍然是影響磷復肥成本的主導因素。”據阮國祝分析,“OPEC 各成員國實施石油減產,國際市場硫磺供應趨緊。雖然國內硫磺產量增加,加上港口庫存持續高位,但國內港口硫磺價格依舊水漲船高。”同時,世界政治格局對鉀肥供應造成影響,下半年鉀肥市場也是供小于求,對化肥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出現了主要原料硫磺、鉀肥港口庫存持續高位,但價格不斷攀升的現象。 “當前,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海運、物流運輸受阻,加之國際供應減少,磷復肥主要品種除 NPK 出口增長外,磷銨出口也一貨難求。”阮國祝告訴記者,“下半年,印度需求強勁復蘇,雖然摩洛哥和沙特低成本、優勢產能的釋放對中國傳統的出口市場造成擠壓,但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使國內出口大幅增長。” 磷銨出口的必要性與安全性 針對業內人士對于化肥出口的擔憂,阮國祝分析了當下磷銨出口的必要性與安全性。 “首先從必要性來說,因為全球疫情造成的影響,當前全球各個國家貨幣都超印增發,勢必會造成或已經導致全球性的通脹。對于中國來說,輸入性的通脹已經開始,而磷銨價格水漲船高的背后是各原料的價格上漲,這造成各磷銨產品的價格上漲是必然的,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并未增加過多利潤。”阮國祝表示,“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國內、國際雙循環,要把輸入性的通脹轉變為新的、附有增加值的商品再輸出,讓全球來一起分擔通脹。這是保證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護國內磷銨行業的必要措施。”阮國祝強調,就磷肥行業來說,目前的開工率僅有60%,要把握此次機會,提高開工率,提高利潤,減少虧損。 “從安全性來談,當前,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影響,或將造成冬季物流,尤其是農村物流的諸多障礙。由于物流受阻,市場僵持,對代理商來說恐怕既擔心拿不到貨,又擔心拿到貨后運輸不暢無法消化。”就此,阮國祝分析到,“我們必須認識到目前離春耕用肥還有相當長的時間,以目前國內磷銨所具有的現實產能來看,當季生產足以滿足春耕需求,所以當前仍有余量出口,不會造成國內缺肥、少肥的現象。” 阮國祝強調:“市場化經濟下,不妨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
![]() |
![]() |
相關閱讀 |
我國今年6月份硫酸銨進出口數據分析 |
化肥市場低迷,農戶經銷商備肥積極性差 |
今冬明春尿素供求基本平衡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