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薯缺素主要有哪些癥狀表現?農戶們該怎么應對? |
來源:網絡 2021-2-25 16:36:00 |
甘薯缺素主要有哪些癥狀表現?農戶們該怎么應對甘薯缺素?搞懂這些問題,對于農戶們來說至關重要。以下內容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做好應對工作。 田間癥狀: 缺氮 老葉先變黃,幼芽色變淺,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短,莖蔓變細,分枝少,葉型小,葉片少,莖和葉柄變紫,葉邊緣、主脈呈紫色,老葉脫落,后全株發黃。 缺磷:幼芽、幼根生長緩慢,葉片變小,葉色暗綠或缺少光澤,莖蔓伸長受抑,莖變細,老葉現大片黃斑,后變紫色,葉片脫落。 缺鉀:節間縮短,葉片變小,葉柄縮短,老葉易顯癥。初發病時,葉尖開始褪綠,逐漸擴展到脈間區,只有葉子的基部一直保持著綠色。后期沿葉緣或在葉脈間出現壞死斑點,致葉片干枯或死亡。 缺鈣:幼葉淡綠色,有些老葉片上還產生紅色區域。 缺硼:甘薯缺硼節間縮短,葉柄彎曲,尖端發育受阻且略歪扭。老葉變黃色,早落。塊根瘦長或呈畸形怪狀,表皮粗糙。嚴重缺硼的,塊莖往往產生潰瘍狀,表面覆蓋著一些硬化的分泌物。有時也可能形成內部腐爛。 缺鎂:老葉葉脈間由邊緣向里變黃,葉脈則仍保持綠色。缺鎂嚴重的,老葉變成棕色且干枯,新長出來的莖則呈藍綠色。 發生規律: 缺氮:多發生在有機質含量較低,酸度足以抑制硝化作用的砂質土上。 缺磷:常出現在重質土壤上,是因固結作用使磷成為不可給的狀態;輕質土壤上天然含磷量低,此外,前茬收獲物消耗也可引起缺磷。 缺鉀:淋溶的輕砂質土、腐質土、泥炭土易缺鉀,常不能滿足甘薯的生長需要。 缺鈣:生長在幾乎不含有鈣化合物的輕砂質土壤上的甘薯常比重質土壤上的較早出現缺鈣癥狀。 缺硼:土壤酸化、硼素被淋失或石灰施用過量,均會出現缺硼。 缺鎂:多發生在具有較高酸度的土壤中或施用含有某些高濃度含氮營養物質的礦質肥料,可提高鎂化合物的溶解度而造成缺鎂。 防治方法: 1、根據當地土壤條件、氣候狀況和不同品種甘薯生長的特點,合理施用肥料,掌握“前促、中控、后期防早衰”的原則,達到最佳增產效果。 2、增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基肥施用量占總施肥量的80%以上,按每畝甘薯產量2 500~ 3 500kg,應施基肥3 000 ~ 4000kg,三元素復合肥50kg。 3、合理追肥。早施提苗肥、壯苗肥,一般在栽后3 ~ 4天至30天內,澆施稀薄人糞尿2次,每次根據苗情每畝加尿素1~ 3kgo重施催薯肥、長薯肥,一般占總施肥量的20%,還可在甘薯壟背裂縫時及時施人裂縫肥,一般澆施人畜糞加適量碳酸氫銨。 4、根外追肥。在甘薯生長后期,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0.5%尿素溶液和2% ~ 3%的過磷酸鈣溶液,噴施時間宜在傍晚,每隔7~ 10天噴1次,共噴2 ~ 3次。 |
![]() |
![]() |
相關閱讀 |
春小麥如何防倒伏 |
春季如何選種 |
板栗大青葉蟬的危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