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農教你三招,種出優質番茄! |
來源:191農資人 2021-3-17 9:25:00 |
番茄常年深受大眾喜愛,但是要想種出優質的商品果可不簡單,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番茄種植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大棚番茄的育苗 選擇春季早上市的優良較暢銷品種(如:金棚1號;世紀粉冠王等等)。在上一年的11月上中旬大棚內育種,畝育種量為45克左右。 育種前對種子進行除菌處理。 可選擇:陽光充足曬種不低于6~8小時(中間進行翻種2~3次)后,用50~53攝氏度的溫水浸泡不低于半小時;或用1000倍液的高錳酸鉀液浸泡種子15~20分鐘。 可用穴盤或營養缽進行播種。以每穴(缽)播種2粒為宜。播種完成后以最多不超過1公分的細篩土覆蓋穴盤或營養缽表層面,再以細霧噴淋細篩土表層,以看到濕淋土質不糊化為宜。以地膜覆蓋整個播種面表層保濕增溫。播種后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8~30℃,夜晚控制在18~20℃。露苗后可逐漸揭去地膜。 全部苗齊后,為防止高腳苗的出現,可調節棚內溫度白天在20~25℃,夜晚控制在12~15℃。若是穴盤育苗,在芽苗2葉1芯時就可對其進行分苗于營養缽中(一缽一苗),移苗后注意淺噴水同時注意保溫保濕以促活棵。醒棵后注意棚內溫度的調節把控和施水,以杜絕苗株的徒長。 二、大棚番茄的移栽 提前(約移植前的一個月左右)整修地塊。以畝施豆棉餅0.2噸;家禽肥1~1.5噸;45%硫酸鉀復合肥50公斤翻耕耙碎平整作畦。以棚膜覆蓋(腐化料肥增溫殺菌)。 以茄株7~9片真葉為定植標準,在定植前10天左右,每畝以96%金都爾50毫升兌水40公斤噴畦除草后覆膜。選擇環境氣溫逐漸走高的晴好天氣進行定植,建議株距30公分,行距45~50公分。 三、注意事項 1.棚內溫度:番茄移栽定植后的前期,為促其發棵應適當悶棚以提高棚內溫度。建議白天25~28℃;夜晚15~18℃。為減少和杜絕落花落果和畸形果,在其開花坐果期間要注意溫濕度的把控,一般白天以不超過35℃為限,夜晚不低于15℃為宜。 2.水肥的跟蹤:番茄坐果前以根基土壤不干不施水,以茄株第一果結實后,有機肥適當增加其濃度。建議每畝隨水滴灌磷酸二氫鉀液5公斤;或10到15公斤的尿素液。收采一次番果施灌一次水肥。 3.關于病蟲害:番茄的病蟲害主要集中于開花結果期,除做好農業防治外,藥治也是不可少的。主要有:葉霉病;灰霉病;可用65%甲霉靈600倍液;或40%施佳樂800倍液;或50%速克靈或撲海因1000倍液;也可以15%腐霉利煙劑300克交替防治灰霉病葉霉病,用72%克露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加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早疫病晚疫病。 4.其它事項:茄株開花坐果期防止菌性病害侵襲,要注意跟蹤清除果面殘留的枯花敗葉;贅芽及時抺摘;單稈整枝;適當疏果;清除畸果。棚內溫度低于20攝氏度而第一花穗開花50%后,應點蘸防落素溶液。溫度逐漸回升時要降低防落素溶液的濃度。果皮白化及時噴治1000毫克/升乙烯利液催熟。日常雜清除;水肥跟蹤;做到及時適時采收。 |
![]() |
![]() |
相關閱讀 |
硫磺:5月下旬西北歐、巴西等地價格上漲 |
尿素價格的不斷回落,復合肥走貨壓力逐漸加大 |
第十二屆全國土壤微生物學術討論會在武漢召開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