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麥紅蜘蛛、蚜蟲、赤霉病流行,這些配方很管用! |
來源:191農資人 2021-3-23 9:13:00 |
古語說的好,五谷豐登民安樂,現在春分已過,氣溫升高,雨水漸多,小麥生長進入返青拔節生長旺盛期,同時小麥病蟲害發生也進入了高發期,在生產實踐中會發現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規律,應及時對癥下藥,預防為主,促使小麥健壯生長,才能高產穩產。 小麥中后期主要病害有:紋枯病、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等。蟲害:紅蜘蛛、蚜蟲、吸漿蟲等。后期還可能遇到干熱風的危害。現按麥田病蟲害發生的時間順序分述如下: 一、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是近年來多發的病害,返青拔節期如遇陰雨,特別是稻麥連作茬口,病原菌基數大,隨著氣溫逐漸上升,麥苗郁蔽,容易發生紋枯病。防治紋枯病最佳時期以發病早期最有效,在返青拔節期當發現有5%病株時應及時用藥預防,此時可結合防治麥田紅蜘蛛、蚜蟲同時進行,一舉兩得,省工省時。 二、紅蜘蛛 如果春季氣溫高,天氣干旱時,容易出現紅蜘蛛危害,老百姓常說:干旱易生紅蜘蛛,多雨易生麥蚜蟲。由于紅蜘蛛蟲體小,晝伏夜出,不易發現,你在田間若發現麥苗成片發黃時,可在傍晚撥開麥苗仔細觀察,看是否有紅蜘蛛危害。如發現危害,應抓緊用藥防治。 以上兩種病蟲害可一塊防治,防治時間要在早晨露水未干和傍晚最好,每畝加足水量,最好3噴霧器,盡量噴到麥苗根莖部,才有好的療效。 紋枯病用藥,以前常用井崗霉素,該藥持效期一周左右,但價格低廉,也可選用持續期長達半月的內吸性農藥:噻呋酰胺,已唑醇,戊唑醇,氟環唑,苯甲丙環唑,肟菌戊唑醇等。如果病害嚴重可以復配井崗霉素使用,7至10天后再用藥一次,但說明一點,配藥時要二次稀釋,以免出現藥液不均勻,唑類殺菌劑過量易出現藥害。 紅蜘蛛:選用阿維菌素,噠螨酮等。 蚜蟲:選用噻蟲嗪、吡蚜酮、吡蟲啉等與高效氟氯菊酯混配。 三、白粉病、銹病 拔節后期,隨著麥苗茂盛,田間郁蔽,濕度增大,白粉病、銹病易于流行,當發現下部葉片出現白粉斑點時要及時用藥防治,宜早不宜遲,一旦蔓延開來,用藥效果不好,既使病斑干枯,葉片光合作用大打折扣,影響正常生長。 常用藥物:以前用三唑酮,由于長期使用,抗性增強,防效下降,加大劑量容易造成藥害。現在可選用新型農藥:戊唑醇與醚菌酯或嘧菌酯復配,既可防治白粉病也可防治銹病。 四、赤霉病 小麥抽穗期如遇多霧陰雨天氣容易出現赤霉病,穗腐、桿腐,潮濕時病穗出現粉紅色霉層,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最佳防治期是初花期,當揚花率在5%至10%時噴藥最好,如揚花遇陰雨天,可提前噴藥,宜早不宜遲,搶在雨前或雨停間隙抓緊用藥,施藥6小時遇雨應補噴,如天氣連陰多雨,5—7天連噴兩次。 選擇藥物:氰稀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戊唑咪鮮胺,戊唑百菌清等高效長效農藥,同時也兼防白粉病,可混加防治蚜蟲的農藥,與磷酸二氫鉀混用,達到藥肥混噴,保證上部三片功能葉健壯,抗擊干熱風的危害。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重視小麥高產穩產十分重要,農民朋友要根據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及時用藥防治,爭取奪取小麥大豐收。 |
![]() |
![]() |
相關閱讀 |
農藥:歐盟對三唑磷殘留限量進行修訂 |
濟南召開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委員會年會 |
歐盟修訂三氯氧乙酸農業應用規定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