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招標打臉打上癮,尿素氯化鉀輪番上場 |
來源:中國化肥網 2021-4-7 7:28:00 |
前些天印度尿素招標,虛晃一槍打臉了國內尿素反彈,這幾日尿素價格陸續下行中。小長假期間又突傳印度重簽氯化鉀大合同的消息,這家伙打臉還打上癮了,真是狠起來連自己都打!關鍵是你打自己不要緊,中槍的卻可能是咱國內。為啥這么說呢? 截至清明小長假前,港口62%白粉主流報價已高達2500-2550元(噸價,下同),折算成大合同價格的話已經高于320美元。眾所周知雖然我國是我國、印度是印度,但是我們兩國的氯化鉀大合同價格卻總是緊密相關的,現在印度新簽大合同價格為280美元,按照慣例咱們就很可能是小于等于280美元。從表觀成本來看,320美元和280美元,也就是大概2500元和2200元的區別,這是不是要中槍的節奏? 成本不是絕對,供應緊張才貴 事發突然,目前業內對后市走勢還在激烈討論中,賣方暫時還是那個強硬的賣方。首先,就算我國也重簽或再簽,280美元畢竟比之前簽的247美元是漲了的。類似的話,前面剛簽訂247美元大合同時也是說過的,畢竟247美元對比220美元是漲了的。反正不管怎么說,那么多220美元的貨源,卻一路漲價最高賣到了320美元的價格,足可見成本有多大意義呢?血賺了,但也巨虧過,所以別老拿成本說事。 其次,目前進口鉀貨源集中度較高、進口商無銷售壓力,國產鉀產量較低、庫存極少,總體看供應緊張的確仍是氯化鉀市場的主要矛盾。可以說目前國產鉀已經接棒進口鉀成為了氯化鉀挺價的主力,就算我們也重簽、再簽大合同,但新船的發到還需要時間,而國產鉀的貨源緊張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緩解的。 第三,部分下游也不希望氯化鉀立即回落。前面氯化鉀漲勢兇猛,下游很多廠家害怕價格漲個沒完已經把原料儲備到了4月底前后,如果現在氯化鉀立即回落,本就如履薄冰的下游就可能就要雪上加霜了。所以希望落,又不希望落,希望晚點落,又希望自己不落……矛盾中,對高價的抵制未必多么激烈,雙方可能會有暫時回避的默契。 第四,大合同可能還有變數。正常來講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現在的世界格局下也并不能完全排除哪怕或許只是1%或10%的這個幾率,中加的摩擦、歐洲的傾向等等,這些都使得這一年的市場可能會是從未有過的嶄新的市場,一年兩簽也好、洼地不再也罷,或許還并不是最嚴重的。印度280美元重簽,未必就能對我國的市場走勢起到蓋棺定論的效果。 你們說的都對,我卻仍怕你跪 上游說的雖然頭頭是道,部分下游也或許不那么激烈,但是市場擔憂情緒的壯大也照樣勢不可擋。首先,本來沒有印度這事大家對于不斷突破的氯化鉀價格也已是又愛又怕了的,很多貿易商已經分階段獲利了結,而這也正是貨源集中度高的原因之一。據了解高價氯化鉀雖然上游惜售,下游其實也不敢多采,近期市場日益冷清。 其次,所謂的貨源緊張,只有國產鉀是真的有些緊張,但是港口的貨源其實并不少的,進口商一直是在用未來的、可能的緊張來支撐現在價格的上漲,而邊貿的進口量是大增的,對國產鉀減量的壓力是有一定緩解的。 第三,下游硫酸鉀和復合肥的行情并不理想,而且二季度畢竟是淡季。復合肥方面后期鉀需求量減弱,硫酸鉀方面高價銷售不暢但是成本壓力山大,后期也有著降低開工率的可能,所以氯化鉀你盡管緊張吧,我們是不緊張了。 第四,氮、磷雖不至于威風不再,起碼倒掛啊、明穩暗降啊什么的也越來越常見,大環境不如從前,氯化鉀想獨當一面的壓力自然就會增加;況且春季以來氯化鉀一路缺一路漲,面對穩供保價是不是也需要給大家一個交代? 最后,氯化鉀用未來的、可能的緊張來支撐現在漲價,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大合同的不明朗,因為未知的才是可怕的,但是現在印度280美元確定了,咱也說了再出意外的幾率太小暫時還不用考慮(下半年再說吧),所以我們的大合同或許也只剩下一層薄紗了,下游不再那么畏懼,與上游博弈的底氣就充足了。 總結與畫外音 正常來看:氯化鉀掉價不會那么快,但至少是很難再漲了;最晚到5月份價格十有八九要回落,也可能提前,但不管早晚都未必落太狠。 不正常的話有兩種可能。繼續拖?幾率太小,暫不考慮,畢竟前面已經有過幾次除了加鉀都已有了簽單意向的傳聞,而且現在印度都給臺階下了。簽個比280美元更低的價格?好事,這個交代還不錯,以上分析基本不變,轉跌拐點和跌幅預期可能提前和加大。 最后一個下游的朋友說的一番話,我覺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說進口商不斷漲價是為了控制出貨保證貨源在一定范圍內,好與外商談判,那么真可謂是用心良苦,甚至忍辱負重,現在市場價格都已經折算到320美元啦,可見談判之艱苦卓絕,所以我們也應該為大合同談判貢獻一份力量,后面能少用盡量少用,要么等到糧價再漲漲,自己的成品肥也能真的漲一漲,要么市場停滯庫存增加,咱們反將老外一軍,畢竟中國需要進口氯化鉀但世界也需要中國進口,誰怕誰呀? 畫外音:這次印度打自己的臉一點都不含糊,這個行為其實也有值得學習之處。咱們的大合同談判與鉀肥國儲機制已經運行了多年,為享受世界價格洼地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時過境遷,我們也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一下是否有進步之處,比如大合同談判是否可以建立監督與公開機制?比如閉環的、每月檢查的國儲能否在特殊時期打開一個口子?比如國產鉀的生產與國儲、與大合同、與可持續發展是否可以更有機相關聯? |
![]() |
![]() |
相關閱讀 |
看看近期鉀肥價格走勢分析 |
歐洲最大種業——利馬格蘭集團高層來訪史丹利 |
發展農業生物技術不可懈怠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