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農藥登記及新農藥品種概述 |
來源:網絡 2021-4-8 8:22:00 |
2020年國內共有795個農用產品獲得正式登記,相比于2019年的264個,登記數量顯著回升,但是相對于2018年4 326個,2017年3 358個,2016年1 627個,2015年2 669個[1],2020年登記數量仍存在很大差距。新的《農藥管理條例》和新的《農藥登記資料要求》新增了很多農藥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眾多農藥企業將產品登記提前到2019年之前,導致2019年的登記數量大幅減少。在市場發生深刻變化以及登記費用高啟的背景下,多數農藥企業對產品登記保持謹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業企業逐漸適應新的登記管理要求,產品登記數量逐漸回升。本文將對2020年795個產品的登記情況進行分析,對新登記的農藥品種進行介紹。 1 農藥登記情況 在2020年登記的795個產品中,原藥品種11個,為14-羥基蕓苔素甾醇、吲哚丁酸、芐氨基嘌呤、24-表蕓苔素內酯、赤霉酸、萘乙酸、精草銨膦、溴蟲氟苯雙酰胺、四唑蟲酰胺、尿囊素和喹草酮;母藥品種4個,為溴敵隆、氟鼠靈、烯草酮和枯草芽孢桿菌;登記的制劑產品共780個,其中單劑320個,混劑產品460個。登記的795個產品中,低毒產品672個,微毒產品84個,中毒產品39個。 1.1 農藥登記類別 根據類別來看2020年度登記的農藥品種中,除草劑300個(其中2個兼有植物生長調節劑功能),殺菌劑203個,殺蟲劑179個,植物生長調節59個,殺菌殺蟲劑(種子處理懸浮劑)19個,殺螨劑17個(其中6個兼有殺蟲劑功能),殺線蟲劑7個,殺螺劑4個,殺鼠劑3個,植物誘抗劑3個,昆蟲性信息素1個。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蟲劑在數量上占據前三甲。 1.2 農藥登記劑型 根據登記的農藥劑型來分,懸浮劑227個,可溶液劑153個,乳油109個,可分散油懸浮劑69個,水分散粒劑58個,顆粒劑55個,種子處理懸浮劑37個,可濕性粉劑30個,水乳劑19個,微乳劑18個,懸乳劑12個,可溶性粉劑10個,可溶性粒劑10個,微囊懸浮劑7個,膏劑4個,微囊懸浮-懸浮劑3個,煙劑3個,粉劑3個,揮散芯2個,種子處理微囊懸浮-懸浮劑2個,超低容量液劑1個,餌劑1個,可溶性片劑1個,泡騰粒劑1個,片劑1個,油乳劑1個,種子處理可分散劑1個,種子處理乳劑1個,種子處理微囊懸浮劑1個。 環保型的水懸浮劑登記數量高居榜首,達到227個;由于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和草銨膦的登記數量多,相應的可溶液劑也達到153個;乳油的登記數量達到109個。整體來看,登記的劑型種類繁多,達到29種,顯示了各個農藥企業針對作物靶標和使用技術,在農藥劑型上的持續創新。 1.3 新混劑產品的登記 在面對新活性成分的發現日益困難的情況下,為了擴大防治譜,減緩抗性,提升防效,農藥企業對于農藥活性成分混劑方面創新也很重視。除草劑中有38個混劑產品首次獲得正式登記,占所有除草劑登記品種的12.67%,單劑產品百草枯鹽酸鹽是首次有制劑產品的登記;有17個殺蟲劑混劑產品首次獲得正式登記,占所有殺蟲劑登記品種的9.50%;殺菌劑有45個混劑產品首次獲得登記,占所有殺菌劑登記品種的22.17%;殺螨劑有1個混劑品種首次獲得登記,占所有殺螨劑登記品種的5.88%;植物生長調節劑6個混劑品種首次獲得登記,占所有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品種的10.17%;種子處理產品有13個混劑品種首次獲得登記,占所有種子處理登記品種的30.95%。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到,新的混劑產品占登記品種的比重較高,尤其是種子處理產品,占所有種子處理登記品種的30.95%,這一方面是企業對于種子處理產品的投入較大,另一方面種子處理產品可以包括殺蟲劑和殺菌劑兩類農藥,在品種選擇上為混劑創新帶來較大空間。新的混劑產品中殺菌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占比均超過10%,也是新產品開發的熱門領域。 1.4 登記產品的熱點 在2020年登記的產品中,含有吡唑醚菌酯的品種最多,達到44個,其次是草甘膦41個,噻蟲胺和噻蟲嗪各有40個產品排在第3位,后面依次是噁唑酰草胺32個,草銨膦29個,咯菌腈25個,氰氟草酯23個,阿維菌素22個,呋蟲胺20個和聯苯菊酯19個。 這表明吡唑醚菌酯依舊是近些年來登記的熱點;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和草銨膦也保持較高的登記數量;作為主流殺蟲劑的噻蟲胺和噻蟲嗪,由于良好的性價比,在防治刺吸式害蟲方面是眾多農藥廠家的首選。 2 首次登記的新農藥品種 在登記的活性成分中,6個是首次在國內登記的品種,其中4個是化學原藥,分別是四唑蟲酰胺、溴蟲氟苯雙酰胺、喹草酮和尿囊素;另外2個生物產品以制劑形式首次獲得登記,分別是昆蟲性信息素8,10-十二碳二烯醇的揮散芯,以及解淀粉芽孢桿菌AT-332的水分散粒劑。相比于2019年首次登記了34個農藥品種,2020年登記數量顯著下降。6個新登記的品種均是低毒或者微毒。 2.1 四唑蟲酰胺 四唑蟲酰胺是拜耳發現的魚尼丁受體作用劑類殺蟲劑,英文通用名:Tetraniliprole,CAS登錄號:1229654-66-3,分子式:C22H16ClF3N10O2,相對分子質量:544.88,化學結構式如下: 四唑蟲酰胺是鄰甲酰氨基苯甲酰胺類殺蟲劑,與該類已經商業化的殺蟲劑相比,其結構的獨特性在于在吡唑的3-位引入了含三氟甲基的四唑基團。四唑蟲酰胺屬于殺蟲劑抗藥性行動委員會(IRAC)第28組,是一種作用于昆蟲魚尼丁受體的肌肉毒劑。魚尼丁受體是調控細胞內鈣離子有序釋放的選擇性離子通道,即調控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平衡的四聚體通道蛋白。四唑蟲酰胺與昆蟲的魚尼丁發生高度親和性結合后,Ca2+釋放通道將持續開放,使得平滑肌和橫紋肌細胞內貯存的鈣離子釋放失控和流失,導致肌肉細胞收縮功能癱瘓從而達到殺死昆蟲的目的。四唑蟲酰胺對咀嚼式口器害蟲有特效,并對一些刺吸式口器害蟲有兼治作用,安全性好,從作物早期到后期均可施用;可以快速停止害蟲取食,持效期長,能夠控制各個發育期(卵、幼蟲、成蟲)的靶標害蟲,防效穩定[2]。 四唑蟲酰胺在不同pH條件下的藥效穩定,其殺蟲活性與溫度呈正相關性,在低溫下也有穩定的防效。獨特的化學結讓其對鱗翅目的害蟲防治效果顯著高于同類的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和氟苯雙酰胺[3],可以有效防治蚜蟲、草地貪夜蛾、水稻二化螟、科羅拉多馬鈴薯跳甲、葡萄漿果蛾、梨果毛蕊花盲蝽、藍草象甲、谷象、高粱長蝽、結網毛蟲以及一些甲蟲等,在防治草坪上的亞洲園甲蟲、北方獨角仙和東方麗金龜,以及對地下害蟲橡子蛆、切根蟲、歐洲金龜子幼蟲、日本甲蟲和六月金龜等時,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四唑蟲酰胺適用于玉米、果樹、蔬菜、水稻、馬鈴薯、果樹和堅果樹及其他作物。葉面處理、土壤處理或種子處理均可。四唑蟲酰胺已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柬埔寨和津巴布韋取得登記,也即將在美國獲得登記,隨著其市場的擴展,預計年峰值銷售額達3.50億美元。 拜耳具有優先權的化合物專利是EP08172205,拜耳在國內登記了90%四唑蟲酰胺原藥,登記證號PD20200655;同時登記了200 g/L懸浮劑,登記證號PD20200659,商品名為“國騰”,用于防治甘藍的甜菜夜蛾,使用劑量為112.5~150 mL/hm2。 2.2 溴蟲氟苯雙酰胺 溴蟲氟苯雙酰胺是日本三井化學發現的新型雙酰胺類殺蟲劑,英文通用名:Broflanilide;CAS登錄號:1207727-04-5;分子式:C25H14BrF11N2O2;相對分子量:663.28,化學結構式如下: 溴蟲氟苯雙酰胺具有雙酰胺的骨架結構,與商業化的多個雙酰胺類殺蟲劑結構不同的是,它是間位的雙酰胺類結構,而后者均為鄰位。溴蟲氟苯雙酰胺獨特的結構讓其成為一類作用機制新穎的殺蟲劑,其是γ-氨基丁酸(GABA)門控氯離子通道別構調節劑,通過胃毒和觸殺作用,抑制靶標昆蟲的神經傳遞,導致昆蟲興奮抽搐,最終死亡。溴蟲氟苯雙酰胺已被殺蟲劑抗藥性行動委員會(IRAC)分類為第30組,是此組的第1個化合物,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可用于殺蟲劑抗性治理(IRM)。溴蟲氟苯雙酰胺可用于防治農作物領域的鱗翅目害蟲,如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和草地貪夜蛾等;鞘翅目害蟲,如黃曲跳甲和小猿葉甲等;以及薊馬科害蟲,如棕櫚薊馬、蔥薊馬和煙薊馬等;還可以防治危害谷物的金針蟲;其在衛生害蟲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可以有效防治白蟻、蟻類、蜚蠊、蠅類等害蟲。溴蟲氟苯雙酰胺功能強大,用途廣泛,其靶標作物包括果蔬、豆類、棉花、玉米、谷物、花卉及非作物,使用方式方式包括葉面噴霧,種子包衣等[4]。其對水生動物的毒性較高,其在水田中的應用受到限了;對蜜蜂和瓢蟲均高毒,使用時需要注意對這些有益生物的影響。 日本三井化學和巴斯夫進行聯合開發溴蟲氟苯雙酰胺的市場,目前已經在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登記上市,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和菲律賓的登記在開展中。日本三井化學具有優先權的化合物專利是JP2008208714。日本三井化學在中國登記了98%溴蟲氟苯雙酰胺原藥,登記證號為PD20200656;巴斯夫登記了100 g/L溴蟲氟苯雙酰胺懸浮劑,登記證號PD20200660,商品名稱“格力高”,登記作物是甘藍和白菜,防治對象是黃條跳甲或小菜蛾,防治黃條跳甲用量是210~240 mL/hm2,防治小菜蛾用量是105~150 mL/hm2。 2.3 蘋果蠹蛾性信息素 Wendell R等人[5]最早報道了雌性蘋果蠹蛾的性信息素化學結構,蘋果蠹蛾性信息素英文通用名稱:Codling moth pheromone。蘋果蠹蛾信息素的活性成分:反-8,反-10-十二碳二烯-1-醇;活性成分英文名:(E,E)-8,10-dodecadien-1-ol;CAS登錄號:33956-49-9;分子式C12H22O,相對分子量182.30,化學結構式如下: 蘋果蠹蛾性信息素是昆蟲性信息素類生物化學農藥,實際應用的是人工合成的8,10-十二碳二烯-1-醇(與自然界中蘋果蠹蛾雌蛾分泌的性信息素在化學結構和功能上相同)。該信息素對雄性蘋果蠹蛾起到迷向的作用,減少交配、繁殖或產卵的數量,減少幼蟲發生,達到有效防治蘋果蠹蛾蟲害的目的。蘋果蠹蛾性信息素作為一種天然的化學物質,本身毒性很低,采用緩釋技術制備揮散芯,與自然環境接觸十分有限,暴露極小,其他生物能夠接觸到的可能性極低,因此相關的環境風險極低。田間應用時靶標害蟲為蘋果蠹蛾,對其他昆蟲和生物無活性,使用時應在蘋果樹開花前懸掛于果樹西面或南面樹冠的1/3處,活性成分8,10-十二碳二烯-1-醇包裹在揮散芯中,不會直接暴露或接觸到自然環境[6],對蘋果蠹蛾的綜合防效可以達到98%。 蘋果蠹蛾性信息素在國外有多個商業化的產品,深圳百樂寶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在國內獲得揮散芯產品的登記,產品登記證號PD20200658,商品名稱“希艾姆”,220 mg蘋果蠹蛾性信息素(反-8,反-10-十二碳二烯醇)/個揮散芯,用量450~600個揮散芯/hm2,懸掛蘋果樹上防治蘋果蠹蛾。 2.4 解淀粉芽孢桿菌AT-332 英文通用名:Bacillusamyloli quefaciens AT-332 解淀粉芽孢桿菌屬于芽孢桿菌屬,是一種與枯草芽孢桿菌親緣性很高的細菌。解淀粉芽孢桿菌AT-332有獨特的作用機制,能有效預防因長期使用化學殺菌劑而產生抗性的病菌。其在生長過程中可以產生一系列能夠抑制真菌和細菌活的性代謝物,這些代謝物多是大環內酯類化合物。解淀粉芽孢桿菌AT-332可與其他作用機制的殺菌劑交替使用,以延緩抗藥性產生。日本專利[7]報道了解淀粉芽孢桿菌AT-332對白粉病、灰霉病、紋枯病、條銹病、赤霉病、網斑病、褐斑病、穎枯病、炭疽病、綠霉病、腐爛病、銹病和早疫病等具有防效;適用作物包括黃瓜、西葫蘆、番茄等蔬菜,櫻桃、梨樹、蘋果和柑橘等果樹,麥類,水稻,馬鈴薯和草莓等經濟作物。 解淀粉芽孢桿菌AT-332是解淀粉芽孢桿菌在國內登記的第5個株系,由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學株式會社取得登記,登記產品為50億cfu/g解淀粉芽孢桿菌AT-332水分散粒劑,登記證號是PD20200657;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用量是1500~2100 g/hm2。 2.5 喹草酮 喹草酮是華中師范大學發現的含喹啉酮除草劑,英文名稱:Quinotrione;CAS登錄號:1639426-14-4;分子式:C24H22N2O5;相對分子量:418.15,化學結構式如下: 喹草酮相比現有的HPPD類除草劑,具有新穎的喹唑啉酮骨架結構,在與三酮相連的苯環上有苯并喹唑啉酮的結構片段。喹草酮具有內吸性、選擇性,可以被植物莖葉吸收,抑制植物體內的對羥苯基丙酮酸雙氧化酶(HPPD)的合成,導致酪氨酸的積累,使質體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受到阻礙,進而影響類胡蘿卜素的生物合成。喹草酮殺草譜很廣,對多種闊葉雜草及禾本科雜草高效,對狗尾草防效卓越,且速效性好,可以有效防除單雙子葉雜草,例如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野黍、藜、苘麻、反枝莧、鴨跖草、馬齒莧和蒼耳等一年生雜草,能解決野糜子、虎尾草等高粱田惡性雜草,一般施藥后3~4 d見效,雜草莖葉白化后死亡,對玉米和小麥也非常安全,防效顯著優于同類除草劑硝磺草酮。喹草酮在高粱體內能被分解,故對高粱表現出較高的安全性,但是對水稻敏感,后茬不能種植水稻[8]。 喹草酮是由華中師范大學和遼寧先達農業科學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并由遼寧先達進行了登記。華中師范大學擁有喹草酮的化合物優先權專利CN20130516269.0。遼寧先達農業科學有限公司取得98%喹草酮原藥的登記,登記證號是PD20201132,同時登記了10%喹草酮懸浮劑,登記證號PD202001134,用于防除高粱中的一年生雜草,推薦用量900~1 500 mL/hm2。 2.6 尿囊素 早在1979年Czerpak R[9]報道了尿囊素刺激作物生長的作用,英文通用名:Allantoin;CAS登錄號:97-59-6;分子式:C4H6N4O3;相對分子量:158.16,化學結構式如下: 尿囊素是脲類結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尿囊素能提高植物體內的核酸總量, 且能加快 RNA的更新;能增加 DNA 庫中的鳥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大量研究表明其在植物體內的氮素貯藏轉移和解氨毒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促進豆科作物對CO2的固定和同化,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尿囊素對于植物以上的作用,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對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品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10],表現在能激活種子和作物體內多種酶,提高酶的活性,催化物質分解與合成,加快新陳代謝速度,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提高光合效能,增加植株干物質積累,在增加產量的同時,改善品質,促進植物協調生長。尿囊素對小麥、柑橘、水稻、蔬菜和大豆等均有顯著增產效果,使用時的劑量低,而增產增質效果顯著。 陜西湯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記了96%尿囊素原藥,登記證號為PD20201131,同時也登記了20%尿囊素水分散粒劑,登記證號是PD20201133,登記用于黃瓜,在黃瓜初花期施用,采用1000~2000倍液制劑量噴霧調節作物生長。 3 總結 2020年正式登記的農藥品種達到795個,較2019年的264個明顯增加,但是首次正式登記的新農藥品種僅6個,較2019年的34個顯著下降,體現了新活性成分創新日益困難。國外農藥公司基于強大的研發能力,投放市場的四唑蟲酰胺和溴蟲氟苯雙酰胺市場影響力強,前景廣闊。國外公司的3個產品四唑蟲酰胺、溴蟲氟苯雙酰胺和蘋果蠹蛾信息素,與世界主要國家同時獲得登記,反映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新的組合物創新在混劑登記中占有較高比例,體現了農藥企業對于創新的普遍關注和投入。 |
相關閱讀 |
杜邦殺菌劑啶氧菌酯或獲美國登記 |
巴西農藥快速增長下市場承載力分析 |
已禁用多年的農藥又引起中毒事故!它在我國的禁用之路為何如此之難?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