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紫甘藍緣枯病有哪些為害癥狀?農戶們該如何防治? |
來源:網絡 2021-5-6 17:13:00 |
紫甘藍緣枯病有哪些為害癥狀?農戶們該如何防治紫甘藍緣枯病?在種植紫甘藍緣枯病時,常常有農戶們咨詢類似的問題。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為害癥狀: 該病多在紫甘藍生產的中后期發病。最初是從包心葉緣出現油浸狀黑褐色,逐漸向葉柄方向發展,發病部分變為黃褐色。隨著病情的發展,包心葉的葉緣全部干腐抽縮,停止生長。最后葉球變為黃褐色至灰褐色干腐壞死,感病的葉球基本上失去商品性。 發病條件: 該病原為邊緣假單孢菌、邊緣單包致病型細菌。該菌除紫甘藍外,還可為害其他甘藍類作物。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來年的初侵染源,也可隨種子帶菌遠距離傳播。來年隨著溫度的上升,病菌從葉緣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田間主要借風、雨、澆水和農事操作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該病喜溫暖潮濕,當溫度15-25℃,相對濕度90%以上,且葉緣吐水、葉面結露的情況下,有利于病害的侵染和蔓延。在春秋種植期遇溫暖多雨,晝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時,常發生流行。 防治辦法: 1.重病田來年應與非十字花科蔬菜和非瓜類作物實行輪作;田間病葉及收獲后的病殘體應及時清理帶到田外集中深埋或漚肥。 2.育苗前,種子可用52℃溫水浸種30分鐘或55℃熱水浸種15分鐘,晾曬后播種;也可用種子重量3‰的40%加瑞農可濕性粉拌種或40%福爾馬林150倍浸種,撈出洗凈后再催芽。 3.田間灌水,特別是包心后灌水要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及時防蟲,并注意防止農事操作產生傷口引致細菌侵染。 4.發病初期應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30%絡氨銅水劑500倍或25%噻枯唑可濕性粉600倍。 |
![]() |
![]() |
相關閱讀 |
花生芽的栽培技術要點 |
桃樹怎樣保花保果 |
柿角斑病癥狀識別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