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拜耳為例看農藥的知識產權布局 |
來源:磊子侃農藥 2021-5-24 10:15:00 |
中國的農藥工業是在仿制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的,我國農藥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企業創新水平低。主要原因是我國農藥絕大部分品種均是國外專利過期品種,從而形成惡性競爭; 國外公司擁有實力雄厚的研究開發機構和研發團隊,研發投入高,銷售額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研發創新。 我國農藥行業產出全球60%以上的原藥,市場份額卻低于50%。 農藥市場是一個保有量穩定的市場。全球耕地總面積約為15億平方hm,約占世界地表總面積134億平方hm的11%,約占世界可耕土地總面積42億平方hm的36%。近年來全球每年農藥市場的銷售額穩定在600億美元左右。 以2019年為例,2019年全球農藥銷售額為598.27億美元。其中,完成對孟山都收購的拜耳作物,反超先正達以103.74億美元占據榜首;排名第二的先正達農藥銷售額為101.8億美元,先正達集團成立后,該集團2019年的總計銷售額高達230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巴斯夫農業解決方案,農藥全球銷售額為71.23億美元;科迪華為陶氏和杜邦合并后單獨剝離出的農藥板塊,全球銷售額為62.56億美元。可以看到四大農藥巨頭牢牢的占據著全球 57%的農藥市場。 我國2019年中國農藥產量為225萬噸,而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的農藥產量為320萬噸。中國占全球農藥原藥產量的60%以上, 而市場份額卻不到50%。其造成巨大懸殊的原因就是農藥知識產權的保護。 以拜耳為例看產品組成 拜耳公司,總部位于德國的勒沃庫森,在六大洲的200個地點建有750家生產廠;擁有120,000名員工及350家分支機構,幾乎遍布世界各國。高分子、醫藥保健、化工以及農業是公司的四大支柱產業。公司的產品種類超過10000種。 2018年6月7日,拜耳公司宣布完成對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的收購。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拜耳排名第294。 拜耳作物科學主要負責拜耳公司的農業板塊,2019年銷售額約占拜耳總體銷售額的46%左右。2019年農業板塊(包含種子和化肥業務)的銷售額為122.19億美金,銷售額較上年增長10.3%。2019年的研發投入為7.88億美金,占總銷售額的6.4%。 在拜耳的總銷售額中,除草劑占到47.0%的份額,殺蟲劑占比22.3%,殺菌劑占比為28.8%。 拜耳公司現代作物保護業務的基礎是在20世紀40年代末建立的,當時拜耳公司開始研究有機磷殺蟲劑。后續隨著研究的發展,拜耳公司擴展到除草劑和殺菌劑化學領域,拜耳作物科學是開發三嗪類除草劑的公司之一(從1970年開始),后來陸續開發了三唑殺菌劑(1976年)和擬除蟲菊酯殺蟲劑(1980年)。20世紀90年代,拜耳公司推出了新煙堿類殺蟲劑逐漸奠定了其在殺蟲劑市場的地位。 除草劑方面 在2018年拜耳的除草劑銷售情況中, 可以看到除了常規產品草甘膦,草銨膦以及甲基二磺隆外。環磺酮(Tembotrione)(2019年9月9日中國專利到期),氟噻草胺(Flufenacet)(化合物專利已于2009年到期,但其工藝專利仍處于有效期內)為其核心專利產品。 殺蟲劑方面 在2018年拜耳的殺蟲劑銷售情況中,吡蟲啉仍然是第一位的殺蟲劑,但隨著新煙堿類殺蟲劑高蜂毒性,逐步被歐盟禁止使用。其市場將會部分丟失。另外排名前五的殺蟲劑中,有兩種是仍然享受專利紅利的產品。氟苯蟲酰胺(flubendiamide)(2019年專利到期),螺蟲乙酯(Spirotetramat)(專利是否到期仍然存在爭議)。 殺菌劑方面 2018年拜耳的殺菌劑銷售情況,前五名殺菌劑,有三種殺菌劑仍然在專利期或剛過專利期,尚未在中國市場有成熟的開發。排名第一的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已經過了專利期,但仍然處于專利紅利期。聯苯吡菌胺(bixafen)是拜耳2010年上市的SDHI類殺菌劑,仍然在專利期內。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2017年專利到期。 可以看到,在拜耳的主力農藥產品中,接近50%的產品仍然處于專利期或剛過專利期的狀態。單在中國境內,拜耳目前還持有近600件農藥領域的有效專利,且全部為發明專利,剩余保護期在10年以上的占近60%。這些農藥專利為拜耳農藥產業在中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1993年后才逐步開放農藥知識產權申請。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布局以給我國農藥行業一些新的思路,由農藥仿制到農藥創制,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
![]() |
![]() |
相關閱讀 |
云南河口農藥經營人員上崗資質培訓順利舉辦 |
《鹿特丹公約》就百草枯列入公約管制仍未達成共識 |
兩耳草對草甘膦產生抗藥性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