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水稻秧苗發黃什么原因?如何解決? |
來源:191農資人 2021-6-19 9:35:00 |
日前,我種植區域內巡查水稻秧池時發現,有些水稻秧苗(秧池)地塊的秧苗有著不同程度的發黃。雖不是普遍現象,但值得重視。現就水稻秧苗易發生的生長狀況,及其黃化的原因剖析如下。 01、水稻秧苗的苗瘟因素 水稻秧苗的苗瘟引發其葉片的黃化,一般初起的外在表現為:其葉片上會出現橢圓形,或不規則的暗綠色、褐色的斑點。 針對水稻秧苗苗瘟,可選用三環唑進行預防,若發生普遍則可選用稻瘟靈進行防治。 02、水稻秧苗缺乏營養素 缺鉀:秧苗矮化,生長緩慢或停滯。新生葉片無光澤,老葉易發鐵銹斑點或褐色斑點。 缺氮:秧苗葉尖內卷且發黃。 缺鋅:一般表現為葉片白化,或葉片變窄,葉脈發脆易斷。 對于水稻秧苗缺素,可選用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水溶肥,加上蕓苔素內脂進行噴施。 03、飛虱、薊馬等蟲害引起 目前看下來水稻秧苗有不同程度受飛虱、薊馬的危害。其主要表現為秧苗受害葉片會出現黃、白色的小點,嚴重些的會出現黃白色的小孔,葉片收縮且卷曲。 對于以上蟲害可選用比本勝、蚜虱凈、撲虱靈、10%吡蟲啉可濕粉劑20至30克/畝等,進行聯合用藥防治。 04、除草劑藥害的影響 水稻秧苗除草劑使用不當形成的藥害,導致秧苗根系生長不良,影響其正常的營養傳輸。其表現為:出現根色發黃或發黑,根系(根須)少,根系短。輕輕拔出秧苗時根系易斷開等。 對于除草劑形成的水稻秧苗藥害,應及時排水讓秧苗根系進行有氧呼吸,再噴施含有蕓苔素內脂之類的調節劑。間隔7至10天再噴施一次其效果則更加明顯。 05、水稻秧苗中毒 外部環境溫度升高,秸稈還田的地塊其秸稈還田不徹底,秸稈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多種有毒氣體,會導至水稻根系發黑,白根變少且根系萎縮,表皮脫落,從而導至水稻吸肥能力變差而導至水稻秧苗發黃。 解決辦法:對整塊水稻苗秧池進行排水,讓秧苗根系進行有氧呼吸。并在其上部噴施植物調節劑;對秧苗根基部撒施中微元素進行補施,營養和調節土壤,讓其根系正常生長,從而改變其生長狀況。 06、疏于管理 水稻秧池地塊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過大;水分不足;養分施給不足等導致秧苗的營養不良;生長遲緩;抗逆性下降等,其外在表現為水稻秧苗葉片黃化、干尖、卷曲、發褐等,病害由秧苗上中部呈向下蔓延趨勢。 應對措施:注重水稻秧池秧苗的適時揭膜通風,水稻苗床要保持不缺水,不過多蓄水。發生上述狀況后應及時選噴如:蕓苔素、海澡酸;碧護;尿素、葉面千斤頂等,以增強水稻秧苗的抗逆性和抗病性,促進水稻秧苗逆害的快速修復。加強水稻秧池的日常管理。 |
![]() |
![]() |
相關閱讀 |
2012年1月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藥企業產量分析 |
玉米這些癥狀不可忽視!可能是發生藥害了 |
斯里蘭卡禁止草甘膦五種活性成分在農藥中應用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