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讓農藥成為高科技產業——第十五屆中國農藥工業發展國際論壇紀實
來源:農資導報農藥    2021-6-22 10:06:00
    

    6月21日,CAC展會開幕前夕,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分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農藥工業發展國際論壇正式拉開帷幕。與會專家判斷,十四五期間,中國農藥工業依賴進口技術的時代即將結束,依靠自主創新的時代已經帶來。讓農藥成為高科技產業,將成為改變社會認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讓農藥成為高科技產業——第十五屆中國農藥工業發展國際論壇紀實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趙俊貴指出,隨著“十四五”開啟,中國石化行業依賴進口技術的時代結束,依靠自主創新的時代到來。對石化行業來說:

    第一,十四五是我國石化工業固本培元,建立具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產業的關鍵期。努力把農藥行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一流產業。

    第二,十四五是我國石化工業轉向自主創新、積累新的技術優勢的關鍵期。要努力用世界最先進技術改造提升農藥行業,推動農藥行業從內到外變成一流行業。

    第三,十四五是我國石化工業探索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新模式的關鍵期。要努力改變傳統農藥行業的形象和面貌,努力塑造農藥行業高科技、綠色低碳發展新發展模式,要把農藥行業做成高科技產業。

    第四,十四五是我國石化工業探索與國際分工合作、與相關行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的關鍵期。農藥行業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大力加強上下游相關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加強農化服務,進一步提高農藥行業國際地位與國際影響力,樹立負責任農藥大國新形象!

    第五,十四五是我國石化工業培育具有高質量發展能力的國際一流企業的關鍵期。要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領航農藥企業或企業集團。

    趙俊貴建議,農藥企業要在規模上做頭部企業,在技術上做根部企業,在專業上做有精細特色的企業,在經營上做有話語權企業,在市場上做有規則制定權的企業,在管理上做有文化的企業,在機制上做有風險管理能力的企業,在形象上做流浪道德血液的合規企業,令人尊敬的企業。

    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嚴端祥在報告中指出,農藥產業從2016年進入低谷之后,經歷了2017年、2018年、2019年恢復性增長,2020年疫情爆發后達到歷史性增長。2020年,是“十四五”開啟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開啟之年,也是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之年。我們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農藥產業基本認識是四個方面:

    一是堅定不移把農藥產業作為實體經濟予以推動和發展。農藥是最好的實體經濟之一,為世界農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是堅定不移把農藥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進行推進。農藥產業會有更好的效益,會得到更高質量的發展。

    三是要堅定不移進一步拓展農藥國際市場空間。中國農藥現在已經出口到18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一般占比67%左右。只有通過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四是堅定不移推動農藥產業現代化建設步伐。產業現代化建設包括管理、標準、產品、工藝、設施設備、信息化、高端化、智能化等。

    今年絕大部分產品出口量、價格都是比較好,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保證產業接下來幾年都能健康有序的發展。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福祥在報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保障糧食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化肥農藥連續五年負增長,為國家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個成效:化肥農藥使用量顯著減少。其中,化肥從2015年的6023萬噸減少到2019年的5404萬噸,減幅10.3%;農藥制劑,從2015年的178.3萬噸減少到2019年的145.6萬噸,減幅18.3%。

    第二個成效:化肥農藥利用率明顯提升。2020年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農藥利用率達到了40.2%,比2015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

    第三個成效:新技術、新產品得到了廣泛應用。

    第四個成效:有效保障農業安全生產。

    “十三五”期間化肥農藥增效取得了進展,但是利用率不高、不規范等問題依然存在。“十四五”時期要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知道共生,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必須持續改變化肥農藥減量化。要采取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提升土壤、病蟲害監測,強化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推進土壤和病蟲害監測渠道升級。

    二是加強新型農藥肥料示范推廣。

    三是推廣綠色投入品替代化學農藥。

    四是大力轉變施肥用藥方式。

    五是開展化肥農藥科學知識普及,以科學認識化肥農藥持續保障糧食豐收。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劉繼芳研究員指出,現代社會要求高產、優質、綠色、安全,這些對農化產業帶來新挑戰:

    一是農業綠色發展導向將進一步強化,化肥農藥去產能仍將繼續,農化行業面臨產業結構新調整和需求。

    二是現在轉基因作物面積在不斷擴大,會給農藥結構性帶來改變。

    三是全球農化行業格局從“歐美二極”走向“美歐中三足鼎立”,但中外差距仍較大。

    從農業投入品上,按照安全、高效、安全、低碳、循環、智能、集成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農業投入品和技術模式等供給能力,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創新升級,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里有幾個趨勢:

    一是綠色投入品研發價值和推廣應用潛力。高效肥料、化工施肥、高效低風險的生物農藥、新型生物農藥、植物疫苗(植物免疫抗劑)等,這些都是未來研發的方向。

    二是綠色生產技術得到大量的推廣應用。

    三是農用化學品與專業化防治服務工作相結合。

    四是生物農藥將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五是精準農業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沿,將來信息化將重塑現代農業種植業全產業鏈條。

    中國農業歷經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三個發展階段,將加速向智慧農業過渡。以農業物聯網、大數據資源為基礎的“農業大腦”正在形成,在不遠的將來植物工廠、無人工廠,將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方式,種植業的生產方式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農化行業需要提供更精準、更智能、更具獨特的方案。

    沈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劉長令教授:企業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創新。

    綠色農藥必備的5要素,必須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專利權穩定放在第二位,三是成本低,四是效果好,五是市場潛力大。新農藥創制方法——中間體衍生法的優勢:研究之時,就考慮開發,所以這樣成功率就相對高。

    現在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做好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很多企業是沒有服務的,很多企業沒有研發、生產、營銷、服務,我認為要想活下去必須做好或者在某一個產業鏈當中做好。

    中國農藥出口占進出口總量的95%以上,出口以原藥為主,進口以制劑為主,出口類別以除草劑和殺蟲劑為主,出口地區以亞洲和拉丁美洲為主,出口過億美元的國家(地區)20多個,蘇魯浙是中國農藥出口主要省份。

    2020年與2019年相比,農藥進出口總數量和總金額雙增,其中,出口數量達到240萬噸,增加55萬噸,金額達到117億美元,增加14.6億美元,出口過億的農藥品種26個。

    曲甍甍特別介紹了鹿特丹公約的影響。一是發展中國家農藥管控的風向標。很多發展中國家,往往會對列入附件三的農藥直接采取禁用措施;加快了老品種全球禁限用進程。二是從長遠來看,公約有助于促進農藥產業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和農藥創制力度,調整產業結構,變被動為主動。三是對我國農藥出口的短期影響需要重點關注。關注公約網站,掌握各國進口決定情況,了解各國農藥的禁限用信息。跟蹤公約化合物增列進程,及時調整產品線布局,尤其要避免盲目上馬已受到公約關注的品種。

    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級經理胡圣豪對農藥制劑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介紹,他認為:

    一是活性成分開發進入緩慢期,制劑開發具有發展空間,挖掘現有產品,滿足未來植物保護的需求。

    二是未來在亞洲,中國、印度是未來的主要生產基地,原藥資源優勢明顯。

    三是秉承科學發展,回歸農藝,回歸應用需求的本質,遵循活性成分作用機理、理化性能進行創新。

    四是嚴格甄選活性成分,對活性成分和助劑做前瞻性分析,符合法規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立專業的國際運作團隊。

    五是建立企業獨特自身核心能力;草甘膦應用方興未艾,具有進一步增長的潛力;主流劑型EC、WP、SC、WG、SL、ME、EW、OD滿足主要市場;個性獨特劑型滿足小眾市場。

    六是共享經濟的思維,輕資產商業思路,探索代加工合作模式,優勢互補,達到經濟規橫效應。

    印度是中國第6大進口國、中國第3大出口國。印度農藥以出口為主,進口較少;出口以制劑為主,進口以原藥為主。

    中印農化未來可以優勢互補、協作發展、合作共贏。一是針對印度缺乏基礎化學品生產,中國加大優勢中間依的出口;同時引進印度優勢成品。二是利用中國企業技術優勢,與印度生產企業進行深度生產合作,深挖印度本土潛在市場。三是利用印度的語言優勢和登記資料互認優勢,通過與印度本土企業合作把印度當成出口替代貨源,服務于全球農化客戶。

相關閱讀
三家化工園區被列為農藥生產重點發展園區
早稻中后期病蟲害預測總體偏重發生,需及時防治
丁草胺在水田已無優勢可言,是否會撤銷用于水稻的登記?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