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甘膦價格創十年新高!多家生產企業凈利潤翻倍增長 |
來源:證券時報 2021-7-13 9:00:00 |
今年以來,草甘膦行業進入罕見的高景氣周期。上周草甘膦價格再度上漲。據百川盈孚數據,95%草甘膦原粉供應商報價漲至5萬元~5.5萬元(噸價,下同),離岸價8000美元;實際成交參考價4.95萬元~5萬元,離岸價7900~7950美元,創下自2010年以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草甘膦價格2020年8月僅為2.1萬元/噸,在短短10個月內草甘膦價格漲幅超過130%。 供需雙向支撐 草甘膦價格走高 草甘膦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劑品種,約占據全球除草劑30%的市場份額。從需求端看,當前正處于除草劑需求旺季,草甘膦生產企業庫存處于低位,待產訂單已排至9-10月。 從供應端看,今年以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草甘膦價格持續攀升。國內約70%產能采用甘氨酸法制備草甘膦,其主要原料有甘氨酸和黃磷,其中甘氨酸價格從年初的1.55萬元/噸上漲至2.2萬元/噸,而黃磷產能則受云南限電影響,價格也從1.6-1.7萬元/噸區間躍升至本月月初的2.5萬元/噸,兩者成本分別占原材料總成本的42.1%和25.4%,從成本面上支撐草甘膦價格上漲。 近幾年,國內草甘膦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升,目前產能主要來自興發集團、江山股份、福華通達、新安股份等企業。3月29日,江山股份公告擬并購福華通達,一旦重組成功,江山股份的產能將提升為22萬噸,或與興發集團(18萬噸)形成“雙寡頭”的行業格局。 行業迎來十年一遇景氣周期 從市場周期來看,上一次草甘膦的價格高點出現在2013年9月,彼時國內草甘膦(95%)現貨價約為4.46萬元/噸。但從今年3月開始,草甘膦價格曲線近乎直線的拉升已經突破了這一關口,價格創下十年新高。中金公司認為,草甘膦十年一遇的景氣周期再現。 新冠疫情爆發后,美國、巴西等地工廠開工出現不可抗力,紛紛加大海外采購。國內方面,目前統計庫存不足1萬噸,遠低于安全狀態。長期來看,2014-2020年,由于草甘膦價格長期低迷,基本無新增投資,行業持續收縮。草甘膦的擴產又受到環保政策制約,未來也很難通過擴產扭轉供應短缺格局。據悉,全球草甘膦的年產能僅有100萬噸左右,其中70萬噸產自中國。短期內幾乎無新增產能投放,而需求卻持續增長,所以可預見草甘膦將進入較長景氣周期,在供給穩定而需求增加之下,草甘膦價格中樞必會抬升。 草甘膦短期內需求增長主要源自于農作物價格持續走高,農民種植意愿強烈,全球農作物種植面積增速明顯提升。中長期的需求增長主要驅動力則來自于農作物尤其是轉基因種植面積增長、以及百草枯的持續退出等。考慮到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本輪強勁需求持續時間至少為1-2年期。 草甘膦公司業績暴發 中金公司認為,隨著市場供應收縮,草甘膦價格對需求彈性大幅上升,本輪草甘膦的價格周期遠強于2018年,甚至強于2013年,預計草甘膦價格上行至5萬元/噸及以上是大概率事件。短期緊缺難緩解,長期趨勢或持續,草甘膦長周期價格體系將會重塑,可能很難回落至3萬元/噸以下價格水平。 目前A股草甘膦概念股共計16只。興發集團是國內草甘膦行業龍頭,產能穩居第一,控股子公司泰盛公司現有18萬噸/年草甘膦產能。華邦健康參股企業Albaugh(間接持股比例20%)是全球第二大草甘膦供應商。江山股份是國內最大的草甘膦生產企業之一,公司擁有草甘膦原藥產能7萬噸/年。 隨著草甘膦價格持續走高,行業內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大幅提升。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化國際、興發集團、新安股份歸母凈利潤增長超過10倍,安道麥A、和邦生物增幅超9倍,ST紅太陽、廣信股份業績翻番,僅揚農化工、中農聯合和豐樂種業一季度業績出現下滑。 今年二季度以來多數個股累計上漲,江山股份、中化國際、新安股份累計漲幅逾50%,興發集團、和邦生物幅度在35%以上。從機構預測來看,興發集團、和邦生物、新安股份、中化國際機構預測今年業績翻番。另外,揚農化工、新安股份、廣信股份、和邦生物、長青股份、安道麥A機構看漲空間超20%。 |
![]() |
![]() |
相關閱讀 |
農業部辦公廳:2015年第一批農藥監督抽查結果通報 |
歐盟執行茶葉農殘限量新規,我國茶葉出口需小心應對 |
2月馬拉硫磷原藥生產企業產量分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