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梨樹黃粉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
來源:網絡 2021-7-15 16:23:00 |
梨樹黃粉蟲是主要入袋害蟲之一,一但疏忽發生以后導致的后果是比較嚴重的。因此,農戶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本文為大家總結了梨樹黃粉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供農戶們參考。 為害癥狀: 黃粉蟲屬同翅目根瘤蚜科,在我國各梨產區均有發生,目前所知只為害梨樹。主要以成蟲和若蟲聚集在果實萼洼和梗洼處為害繁殖,果面似有一堆黃粉。果實受害后逐漸變黑,形成容易龜裂的大黑疤,誘發果實腐爛,造成落果、落袋。 發生規律: 在河北1年發生8~10代,繁殖較快,是梨果套袋第一大殺手。以卵在樹皮裂縫及枝干上、果臺上的殘附物內越冬。越冬卵在翌年梨樹開花時開始孵化,于翹皮下嫩皮處刺吸汁液,取食為害,羽化為成蟲后在原處產卵繁殖,延續后代。 5月中旬開始向果實轉移,1齡若蟲爬到梨果的萼洼處、開始危害。7月上旬多集中到果柄基部及果實萼洼處為害繁殖,以后分散到果面上。 8月中旬,果實近成熟時,為害更為嚴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梨果上的1齡若蟲開始向翹皮裂縫中轉移,尋找越冬場所,轉移到越冬部位的若蟲,發育為成蟲后產卵,卵孵化為雌雄蚜,兩性交尾后在果臺裂縫、枝干殘附物內產卵越冬。 成蟲活動能力差,喜在背陰處棲息為害,溫暖干燥環境對其發生有利,高溫低濕和低溫高濕的環境都對其發生不利。按果實生長期來說,以果實急劇膨大期和成熟期受害最為嚴重。套袋果從果柄的袋口處潛入。一般進袋后一個月使套袋果脫落,黃粉蟲嚴重的果園7月10日左右就有落袋現象。 綜合防治技術: (1)搞好清園,消滅越冬蟲源。梨樹落葉后至發芽前認真刮除老粗皮和清除樹體上殘留物,清潔樹干、枝杈、裂縫,徹底清除園內病蟲枝、干枯稍、落葉、爛果及碎紙袋,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部分越冬卵。梨樹芽體膨大至花芽開綻期噴石硫合劑,可大量殺死黃粉蟲越冬卵。此遍藥相當重要,對控制黃粉蟲全年發生極其關鍵。 (2)果園生草。實施果園生草栽培,改變梨園干燥、高溫的小氣候,并可以招引接納天敵,增加天敵的種類和數量。同時在用藥時注意保護天敵。 (3)抓好生長期防治。在用藥上應抓住五個重點期,采取淋洗式噴霧:①卵孵化期:盛花期后開始注意防治,一般在落花70%~80%時用藥;②套袋前轉枝期:套前一定要用好藥,減少對果面的傷害,把袋口扎緊,絕不能把蟲套進去;③套袋后封口期:套袋后要及時打一遍藥除防治黃粉蟲外,還可以兼治康氏粉蚧;④入袋高峰期:一般在6中旬、7月中旬,此期用藥應加量;⑤果實成熟前一個月為害高發期。常用有效藥劑有: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聯苯菊酯、噻蟲嗪、噻蟲胺等。 (4)入袋后防治。一般6月上中旬開始鉆袋為害,要經常查看黃粉蟲鉆袋情況,一旦發現鉆袋,應立即用藥防治,防治越早效果越好。用敵敵畏,如果再加上阿維菌素效果更佳。選擇好用藥時間,應避開高溫,高溫時傍晚用藥,低溫時中午用藥,藥液量要大,一定要把袋打濕打透。為確保防治效果三天后要再打一遍藥。 (5)注意事項。 ①保證噴藥質量。噴藥時要用足藥液量,應突出枝干、果臺、樹皮縫和袋口等重點部位,并打透打勻。套袋前噴藥霧化性能要好,要改換噴頭,提高霧化效果,以免損傷果面。②套袋要規范。套袋應在5月20日前完成,一定要扎緊袋口,不留喇叭口,以防鉆袋。③注意用藥間隔期,套袋時噴藥間隔期一般不超過5天,5天內未套完的應噴藥后再套,套袋后用藥一般不超過15天。④保護利用天敵。黃粉蟲的天敵主要有草蛉、瓢蟲、小花蝽、捕食螨、寄生菌等,應注意保護利用。 |
![]() |
![]() |
相關閱讀 |
如何防治辣椒彎曲 |
黃連白粉病怎么治,黃連白粉病防治方法 |
預防黃瓜漚根有什么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