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暴雨過后如何才能減少作物損失? |
來源:農財網種業寶典 2021-7-26 9:45:00 |
近日,河南普降大雨、暴雨,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不僅讓人民受險,也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災情發生后,廣州極飛科技第一時間聯系到河南省農科院、廣東省農科院的專家,咨詢有關暴雨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和減災的措施,以幫助災區民眾做好家園重建工作。 “洪水退卻后的第一要務,就是幫助農民減少損失。”專家建議:“首先要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受洪澇災害影響地區,來得及補種爭產的補種,來不及補種的可改種秋雜糧和蔬菜作物等。” 玉米及其他旱地作物減災措施 目前河南的玉米、花生等作物正處于生長旺盛階段,由于光熱問題,重新補種這些作物顯然已經來不及,但可以補種一些生長周期較短、能快速上市的蔬菜作物,如:生菜、油麥菜、娃娃菜、大蔥、上海青、香菜、茼蒿、蘿卜、白菜等。 1.對受淹的玉米,應及早排水并清理玉米葉淤泥,進行一次根外施肥(葉面肥),促進秧苗恢復生長,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力爭玉米高產。 2.對滿溝淹水尚未淹沒整畦的西瓜、、花生等經濟作物,要及早清溝排水,噴施殺菌劑和葉面肥,防止西瓜、花生等作物病害發生造成損失。 7~8月份是一年中溫度最高,降雨量最大的季節,也是玉米生長發育最關鍵的時期,常常遭受多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災害就是澇災,造成玉米大面積水淹。 玉米雖然根系發達,耐旱和耐澇能力卻很差,據試驗,當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上,根系即停止生長,當土壤含水量達到最大持水量的90%時,就會形成明顯的漬害。當玉米根部被淹3天以上,整個植株即可枯死。因此,玉米田間一旦出現大量積水,有條件的農戶,要抓緊時間排水,爭取在1天內將積水全部排出,防止玉米植株長時間浸泡在水中。 對于發生水淹后的玉米,土壤中的大量養分流失,此時又是玉米需肥臨界期,為滿足玉米生長發育,晴天后,要抓緊時間追肥,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10公斤,補充流失的養分,防止植株發生早衰。 大雨過后,對于發生嚴重倒伏的植株,雨后要及時扶起倒伏的玉米,并進行培土,盡量減少根系的損傷,促進氣生根萌發,并注意清除葉面上泥沙,疏通排水溝,加快植株恢復生長。 發生水淹后的玉米,由于田間濕度大,通風透光差,再加上植株抗病性降低,極易誘發多種病害,其中,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的病害就是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銹病和玉米穗腐病等病害,可在病害發生初期,用40%唑醚·戊唑醇懸浮劑20毫升+99%磷酸二氫鉀150克+0.01%蕓苔素內酯10毫升+尿素100克,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就可有效預防這些病害的發生和蔓延。還可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促進根系生長,使植株快速恢復生長。 蔬菜作物減災措施 1.及時清理溝渠,排出菜地積水。隨時關注天氣預報和田間積水情況,放開所有排水缺口,及時清理排水溝渠,減少積水深度和積水時間。 2.對積水范圍較大、積水較深的大棚蔬菜,在雨止后采取水泵排水,盡可能將田間積水降到最低程度,以保護根系,維持蔬菜正常生長。 3.辣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積水后容易發生病害蔓延,對后期產量影響較大,應重點防止積水過深,積水時間過長,否則也會發生病害蔓延導致減產。 4.加強留地蔬菜田間管理。可上市的部分蔬菜要及時分批采收;對受暴雨沖擊、受淹的瓜果類蔬菜及時扶正、理藤,洗去葉面污泥,摘除枯死黃葉、病葉、病果,并及時用尿素或復合肥等進行追肥,或用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使留地蔬菜盡快恢復生長。 5.抓好災后病害預防。蔬菜受淹后,田間濕度大,植株抗病能力下降,極易發生大面積病害,待雨止排除田間積水后及時做好預防工作。雨止天晴后覆蓋好大棚膜,減少強光直曬,并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蕓苔素等葉面肥,根部澆施生物菌肥補充營養,增強抗病能力。 果園減災措施 1.洪水退去后,盡快排除果園積水,防止長時間浸漬。低洼果園受內澇浸漬,應及時疏通渠道、盡快排除積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果樹爛根。 2.對沖刷嚴重,造成土壤溝蝕、樹根裸露的果園,應盡快扶正果樹,培實根部,及時填土保根,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樹體自身抗澇耐漬能力。 3.大水淹過的果園,常有淤泥沉積,土壤容易板結,但這些淤泥相當于給果園改土施肥,利于培肥土地。待土面稍干時要及時耕翻,打碎沉積泥塊,增強土壤的透氣性。 |
![]() |
![]() |
相關閱讀 |
武漢舵落口整頓農藥市場 |
咪鮮胺有價無市,制劑企業持觀望態度 |
31家農藥上市公司2016中報盤點分析:28家盈利,3家虧損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