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季來臨,豇豆銹病頻發改如何防治? |
來源:191農資人 2021-8-10 9:27:00 |
秋種到了,又是豇豆種植的好時候。銹病是危害豇豆最主要的一種病害,該病菌侵染豇豆葉片、葉柄、莖稈、果莢,嚴重影響豇豆的產量和品質。 一、癥狀 發病初期,在豇豆葉片背面產生黃白色的斑點,逐漸隆起,逐漸擴大,呈現黃褐色隆起小皰病斑,直徑約 1~2 毫米,再發展擴大成為紅褐色孢子堆, 最后表皮破裂散出紅褐色粉末,到了后期,孢子都變成黑色,嚴重時,莖、葉提前干枯死亡。豆莢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皰斑。銹病會使植株變矮小瘦弱,葉片枯黃,結莢少,死亡快。 二、發病規律 1、氣候條件:銹病病菌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適宜溫度是22-30攝氏度,多數通過植物表面的水層侵入,因此在陰雨天、晝夜溫差大、早晚霧水比較重的時候,能快速侵染傳播。尤其在南方沿海地區,8月9月是臺風頻發的季節,暴雨帶來濕度大,而臺風也會創傷豇豆,形成創口,更容易侵染。 2、田間條件:地勢低洼,經常積水的地方容易滋生銹病;沒有輪作,不整地的地方容易滋生銹病;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性差的地方容易滋生銹病,尤其是豇豆的搭架方式各有不同,如果采用高度密集的架子(如雙行籬笆搭架),則非常容易生產。 三、防治方法 1、清理病原:春季豆角收獲后,就把田間殘葉殘枝集中燒毀,噴灑藥品消毒殺菌,拒絕上一作留下的禍根。而在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拉秧后清除病株殘體,集中燒毀病殘體,防止病菌擴散蔓延。 2、整地輪作:收獲后要及時深翻荼毒,深度要在 40 cm 以上,翻地時間不能晚于定植前 20天。與非豆科作物輪作 2 ~ 3 年,春季豆類蔬菜地與秋季豆類蔬菜地應隔一定距離。在整地的同時偏重下有機肥,并加入磷肥鉀肥的復合肥,增加植株抗病性。 3、加強管理: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控制株距在30-35cm,改善排水系統,大雨過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疏剪過密集的枝葉,保證通風透氣,尤其是靠近地上的葉片。這些葉片一來比較衰老,失去功能,二來靠近地上的病原體,容易遭受侵染。適時葉面噴施氨基酸、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使豆角植株生長粗壯,葉片濃綠厚實,抗病性增強。 4、化學防治:可在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噴灑殺菌劑:用 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或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 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1000 倍液, 或 20%粉銹寧乳油1 500~2000 倍液, 每隔 10~20 天噴藥 1 次,連噴 2~3 次,注意藥劑交替使用。 |
![]() |
![]() |
相關閱讀 |
2015年第4批5家農藥企業遷址更名名單 |
2015年第二屆中國農用生物刺激素研討會 |
供銷總社農資局召開2015年中央救災農藥儲備座談會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