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材料猛漲,考驗農資廠家和經銷商的協同共生力! |
來源:農資與市場官方號 2021-8-11 9:22:00 |
“在全球原材料成本上漲的推動下,供應鏈端農資價格也不斷上揚;而在另一端種植消費端,農產品整體行情的低迷,導致農戶消費疲軟,高端高價位農資的使用積極性極大的降低;而處在上游漲價、下游低迷夾縫中的農資經銷商更是左右為難。 那么針對漲價這個問題上,如何處理,這其實考驗農資廠商和經銷商的協同共生力。讓行業回歸本質,體現服務價值,理性對待漲價!” 肥料方面,今年3月份至今,各種化肥價格猛漲,尿素每噸2044元,漲到了3000元/噸;55%粉狀一銨2600元/噸,目前3600元/噸;磷酸二銨平均出廠價每噸3150元到現在的3500元/噸。鉀肥從出廠價2430元/噸飆到4000元/噸;國內復合肥平均出廠價每噸2430元,目前報價到3100-3200元/噸,而且復合肥、鉀肥還在呈現上漲的態勢。在市場和國家監管雙調控下,就目前供求關系來看,后市價格可能相對趨穩,但大幅回落可能性不大,不被看好。 農藥方面,今年以來,在原材料成本推動、行業供需格局優化背景下,草甘膦價格持續上漲,從年初2.85萬元/噸。到今年8月,草甘膦價格已漲至5.3,萬元/噸,受環保政策影響,未來草甘膦新增供應或十分有限,草甘膦價格或將持續維持高位。草銨膦價格方面,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和替代品草甘膦價格上調等原因,草銨膦原藥報價一路上升,目前草銨膦價格已上漲至25萬元/噸。而最新數據顯示丙環唑、噻蟲嗪、敵草快等價格還在上調。 農資市場銷售變得更加艱難和困頓,那么農資廠商和經銷商如何應對這一漲價潮,其實就是如何協同共生,在激烈的農資競爭環境下,農資廠家、經銷商、零售商的關系早已超出了單純的產品交易關系,而是一種相互賦能,協同共生共存的關系。 面對原材料的漲價,首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出手調控,要求相關龍頭企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要求相關化肥企業不要捂盤惜售,惡意囤貨,哄抬價格,同時要減少出口訂單,全力保證國內市場供應。 其次,農資生產廠家在原材料漲價面前,要權衡考慮對下游客戶合理性合理區間的漲價,漲多少合適,甚至少漲價,這樣更能在關鍵時期彰顯企業的擔當和責任,而不是把漲價的成本都推給下游,畢竟都有利潤空間的調整,要實現壓力共擔。 第三:面對漲價,對于生產和運營成本的控制至關重要,提升運營效率,減少可有可無的服務,運用好互聯網新媒體的傳播溝通手段,用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的觸達和服務客戶,這個時期反而是提升企業內部運營的好時機; 第四:廠商要有準確的行情預測能力,要做有前瞻性、有市場預判、有擔當的上游供應商廠家,及時把相關的市場行情和信息傳導給代理商,不要借“漲價”的理由,不斷催促下游客戶抓緊訂貨,再不訂就漲了。記住,經銷商是你的客戶,要基于真誠、開放、共贏的基礎來溝通。 第五:企業要下功夫把產品質量和效果做到極致,好產品最能節省市場推廣成本,同時好產品本身就具有極強風險抵抗力,而且好產品解決了種植戶種植難題,提升了收益,即便是漲價,客戶和用戶也能夠接受,多把功夫用在產品的生產研發和應用研發上,少把錢花在花里胡哨的形式上。 第六:市場困頓期,一定要注重市場關鍵人員的穩定性,要分析是相關負責人人的能力不行,還是市場不行,做好企業的人才管理和人員穩定性,越是困頓洗牌期,人才的穩定就顯得越重要。 農資原料再怎么漲價,農資廠家不能哄抬制造價格上漲的恐慌,倒逼客戶訂貨,要站在客戶和用戶的立場,來平衡處理價格的上漲,最關鍵的是夯實自身的產品力、服務力,這些基本功,讓自身在困頓的市場中生存下來,甚至在這個行業洗牌搶占市場,脫穎而出。 理性對待, 夾縫中的農資經銷商如何生存? “讓行業回歸本質,體現價值服務,理性對待漲價,堅持價格底線和技術服務。“這是作物服務商陜西富鉀農資在漲價中的態度。 近期鉀肥、復合肥、水溶肥價格飛漲,造成種植者投入品成本劇增。面對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下行,農產品價格不能支撐和體現種植過程中所有的技術服務價值,造成了種植者、經銷商和服務商的極大困惑,這種焦灼的局面讓很多種植者、經銷商和服務商感悟到:減肥增效、提高種植效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因此,富鉀呼吁:讓行業回歸本質,體現服務價值!他們拿出滿足膨大期作物生長所需的兩個配方平衡型20-20-20和高鉀型12-5-35,堅持價格底線和技術服務,這體現了農資平臺商的責任與擔當。 那么,夾縫中的農資經銷商面對艱難,第一要理性對待漲價,第二要提升自身的生存力和服務力,筆者認為可以著手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農資平臺商自身要具備一定的市場行情預判力,不要被上游牽著鼻子走,要做好上下游的信息溝通和互信,與自己的合作伙伴形成協同共生的共同體。 第二,轉變產品銷售思維,做作物產業服務商,規避上游漲價,終端價格戰、農戶端的消費疲軟。主要體現在,聚焦作物,做綜合解決方案,提升技術服務力; 第三,模式進階,可以借鑒供應鏈模式,面對漲價,不漲價,降利潤,擴規模,拓展客戶,做大市場;(可參考新光農資的農資供應鏈模式) 第四,運用好互聯網和新媒體,高效做推廣,節成本,探索出一套新媒體短視頻推廣的體系,為下游客戶賦能。 第五,重新梳理優化產品結構,精選、優選,打造屬于自己的引流產品以及大單品。 第六,要做有價值的服務,服務都是有成本的,以結果為導向,服務不過度,樣樣都精準。 第七,有條件的服務商,可以努力延伸和探索產銷板塊,做農業供應鏈,只要具備了幫助種植戶解決銷售的難題,農資的漲價就不是個問題。 最后,漲價與低迷的夾縫中,思維意識的轉型是第一位的,其次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一定要有信心,用利他的思維做價值的服務,不斷地創新求變,這樣才能生存和發展。 漲價,其實是一種市場洗牌,考驗的是企業的生存、調整和快速應對能力,而企業的生存又與你的客戶、用戶是一種息息相關,協同共生的關系。無論如何,夯實自身的產品力、服務力、人才力,同時基于共生共贏的理念來做市場的調整和把控,就能夠在困頓期發展壯大。 |
![]() |
![]() |
相關閱讀 |
歐盟法院取消巴斯夫Amflora轉基因土豆許可 |
化學農藥產量2015年3月仍小幅提升 |
淄博清理排查高毒農藥企業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