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文帶你了解近10年上海市推薦農藥名單發生了哪些變化 |
來源:《中國植保導刊》2021年第2期 2021-8-18 9:47:00 |
上海市農藥推薦經歷了從高毒農藥的替代藥劑推薦,到低毒、高效農藥推薦,再到綠色環保導向推薦3個階段。2009年,上海提前完成了高毒農藥的替代工作。在糧油作物推薦用藥中,中等毒性農藥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從2008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7.9%;與此同時,環保劑型農藥比例穩步上升,從43.1%上升到46.1%。此后,上海市推薦農藥試驗示范重點關注低毒、高效農藥的篩選引進,中等毒性農藥淡出推薦名單,優秀的生物農藥比例逐年增加。2019年,上海市推薦用于糧油作物的農藥由2009年的41種增加到67種。其中,殺蟲劑由16種增加到22種,殺菌劑由9種增加到30種,除草劑數量基本保持不變,穩定在14種左右。推薦用于蔬菜的農藥由2009年的29種增加到63種。其中,殺蟲劑由18種增加到34種,殺菌劑由11種增加到29種。2014年起,上海市推薦農藥名單中增加了瓜果推薦用藥部分,從開始的19種增加到2019年的41種,對應登記作物包括草莓、柑橘、葡萄、桃、梨、西瓜、甜瓜等,基本涵蓋了上海地區主栽瓜果類經濟作物。推薦的農藥主要針對瓜果病害,將針對梨小食心蟲、葉螨、果樹蚜蟲等的殺蟲劑作為補充用于瓜果的農藥推薦更嚴格,2019年名單中推薦的均為低毒農藥,且70%以上的劑型為懸浮劑和水分散粒劑等環境友好型劑型。 1 推薦殺蟲劑的種類變化 2009年推薦用于水稻的殺蟲劑以毒死蜱、丙溴磷等有機磷類殺蟲劑為主;2019年則以甲維鹽、茚蟲威、烯啶蟲胺、甲氧蟲酰肼等的復配制劑為主,全為低毒殺蟲劑,中等毒性有機磷殺蟲劑已全部退出推薦名單(表1)。 2019年上海推薦用于蔬菜的殺蟲劑有效成分總計30種,其中生物農藥12種,化學農藥18種。推薦的化學農藥中,煙堿乙酰膽堿受體促進劑和魚尼丁受體調節劑占推薦化學農藥總量的44.4%。傳統有機磷類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只有低毒成分辛硫磷,因其田間殘留期短、殘留危險小,故仍推薦用于防治油菜田蠐螬等地下害蟲。 2 推薦殺菌劑的種類變化 近10年上海推薦農藥品種數量增加最多的是殺菌劑。2019年上海市推薦用于糧油作物的殺菌劑品種數量超過2009年的3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海氣候濕潤,適宜病害發生,水稻紋枯病和小麥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防控壓力長期存在,新的流行性病害也不斷出現,防治形勢復雜;另一方面是近10年來殺菌劑行業發展較快,且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合理輪換使用能有效延緩病菌抗藥性升高。以水稻紋枯病為例,2009年上海推薦的防治藥劑有效成分有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三環唑、噻呋酰胺、己唑醇以及生物農藥寧南霉素、井岡霉素A和蠟芽菌;2019年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嘧菌酯、醚菌酯、戊唑醇、氟環唑、肟菌酯以及生物藥劑嘧苷素和申嗪霉素,且復配組合更加豐富(表2)。 推薦用于蔬菜的殺菌劑由2009年的11種增加到2019年的29種,針對的病害也更廣泛,涵蓋上海市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豆科等蔬菜常見病害近30種。其中,發生較重的有瓜類白粉病、霜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辣椒炭疽病、疫病以及白菜軟腐病等。以黃瓜為例,2009年推薦了9種藥劑,用于防治黃瓜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黑星病、蔓枯病、炭疽病7種病害;2019年推薦了19種藥劑,增加了用于防治黃瓜靶斑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藥劑。再以黃瓜霜霉病為例,2009年上海推薦針對黃瓜霜霉病的有效成分共6種:氟吡菌胺、霜霉威、嘧菌酯、噁唑菌酮、烯酰嗎啉、霜脲氰,全部為化學藥劑;2019年推薦的有效成分增至11種,新增春雷霉素、申嗪霉素等生物農藥以及脲類、無機類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等具有多作用位點的殺菌劑品種。 3 推薦除草劑的種類變化 上海主要針對大田作物雜草防除開展相關的施藥試驗示范。在小麥調減推出上海地區輪作以后,除草劑推薦集中在水稻田上。2009年推薦用于稻田雜草防除的封閉除草劑有丙草胺、芐嘧磺隆、噁草酮、苯噻酰草胺,莖葉處理劑有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隨著雜草抗藥性的上升和出于輪換用藥的考慮,2019年推薦除草劑有效成分又增加了氯氟吡啶酯、噁唑酰草胺、氟酮磺草胺、滅草松和二甲四氯。 4 推薦農藥劑型的變化 農藥原藥必須經過一定的加工過程形成一定形態的制劑才能應用,劑型與藥效密切相關傳統的農藥劑型體系或稱第一代制劑技術成形于20世紀50年代,為便于使用有機氯、有機磷等原料藥而開發了粉劑(DP)、可濕性粉劑(WP)、乳油(EC)和水劑(AS)等基本劑型,此后又開發了一系列衍生劑型如顆粒劑(GR)、油劑(OL)、可溶液劑(SL)等。 傳統劑型中的有機溶劑易流失造成污染,加工過程的粉塵問題也是安全隱患。隨著農藥工業的發展,原藥結構的變化,擬除蟲菊酯等高效、低毒農藥的投產,推動了制劑技術的創新,對環境友好的劑型應運而生。環境友好型劑型包括水乳劑(EW)、微囊懸浮劑(CS)、懸浮劑(SC)、懸浮種衣劑(FS)、水分散粒劑(WG)、懸乳劑(SE),以及大量衍生劑型,如可分散油懸浮劑(OD)、可分散片劑(WT)、泡騰粒劑(EA)、漂浮粒劑(PG)、微囊粒劑(CG)、微囊懸浮種子處理劑(CF)等。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研究和開發水性、粒狀、緩釋劑型已成為農藥加工領域的熱點,農藥加工正朝著高效、安全、經濟、方便、環保的方向發展。 2009年上海推薦農藥中,傳統劑型和環境友好型劑型分別占比約55.0%和45.0%。傳統劑型中的可濕性粉劑占比31.9%,乳油占比17.4%;環境友好型劑型中的懸浮劑占比26.1%,水分散粒劑占比7.2%。其他劑型占比均在6%以下。至2019年,傳統劑型和環境友好型劑型分別占比為39.8%和60.2%。其中,可濕性粉劑占比20.3%,乳油占比7.8%,懸浮劑占比39.8%,水分散粒劑占比12.5%。對環境友好的劑型已多于傳統劑型。 5 涉及企業的變化 2009年推薦名單涉及的農藥生產企業共35家,其中有外國企業6家,其產品數量占推薦產品總量的37.1%;中國本土企業29家,來自全國12個省(市、區),江浙滬地區有20家以上。2019年推薦名單涉及的生產企業增至76家,其中12家外企的60個產品進入名單;中國本土企業64家,來自全國20個省(市、區),共111個產品進入名單,江浙滬地區仍是主要來源地,江蘇有21家企業36個產品,浙江有8家企業11個產品,上海本地有3家企業12個產品進入名單。農藥產業大省山東亦有9家企業13個產品進入名單。 近年來,我國農藥登記數量增速較快,反映出農藥市場的繁榮,但市場上同質化的農藥較多,給農戶選擇造成困擾。出于商業宣傳需要,農資銷售方對藥效的描述較難做到客觀公正。通過農技部門試驗示范,并借由政府的公信力發布農藥推薦名單可以較好地引導廣大農戶選擇農藥。 |
![]() |
![]() |
相關閱讀 |
鉀肥漲幅收窄,建議下游按需采購,注意防控風險 |
近期我國16項(擬)新建農藥產能情況匯總 |
我國吡蚜酮原藥產品企業登記名單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