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鈴薯結薯小啥原因?預防措施有哪些呢? |
來源:網絡 2021-9-1 15:52:00 |
隨著馬鈴薯種植產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問題日趨嚴重,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其中,馬鈴薯結薯小是農戶們種植期間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之一。那么,馬鈴薯結薯小啥原因?預防措施有哪些呢?以下內容將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馬鈴薯結薯小啥原因? 1、土壤溫度過高導致結薯小 馬鈴薯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長適宜溫度是不一樣,地上部喜高溫,一般在25℃左右地上部生長迅速;而地下部喜低溫,且溫度一高就容易停止生長。當土壤溫度達到10℃左右的時,地下薯塊開始生長;15~18℃是地下薯塊生長最迅速的時候,也是地下部的最適宜溫度;當土壤溫度超過25℃時,地下薯塊就會生長停止。這時只有地上部在旺盛生長,而地下部處于停頓狀態,宏觀上就會表現出因溫度不當導致的徒長,影響結薯膨薯。 需要注意的是,培壟過低會導致土壤溫度過高,進而也會導致結薯難結薯小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種馬鈴薯中都要求高培壟,高培壟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土層的厚度,降低土壤內的溫度,從而促進結薯膨薯。 2、氮多鉀少導致結薯小 馬鈴薯生長所需要的氮磷鉀比例為2∶1∶5,由此可見鉀元素是馬鈴薯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馬鈴薯缺鉀,則會只長秧子不結薯。 而同樣的,氮元素過多,一方面會導致地上部莖葉徒長,與地下部競爭養分,只長秧子不結薯;另一方面氮元素過量也會影響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影響產量。 除此之外,氮磷鉀中氮元素的移動速度最快,不容易被土壤固定,而磷和鉀的移動速度慢,容易被土壤固定。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些種植戶種馬鈴薯,底肥或追肥用的是平衡型的肥料,卻依然容易出現徒長的原因,如果其中的氮元素是速效氮,徒長可能會更嚴重。 3、控旺不到位導致結薯小 馬鈴薯膨薯期地上部的秧子應該是出現衰弱、倒伏的情況,說明已經開始養分回流,如果控旺不當,地上部依然貪青旺長,就會影響膨薯。 要知道,優良的馬鈴薯株形,應當是上部側枝比下部側枝短,最下面的第一對側枝應當是最長的,整體呈一個塔型。而有的馬鈴薯株形,則是上部側枝比下部側枝要長,甚至要長出10公分左右,這也是營養浪費、貪長的表現,也是控旺不當的表現,不利于膨薯。 4、結薯期土壤濕度不適導致結薯小 馬鈴薯在結薯期是整個生長期需水量最多的時候,尤其是剛進入結薯期的時候,如果此時土壤缺水干旱,或是土壤太過濕澇,都會影響結薯和膨薯。 預防措施: 1.盡早播種:在土壤化凍后盡早整地施肥播種,使馬鈴薯的整個生育過程盡量處于相對冷涼、氣溫較低的季節。 2.注意培土厚度: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若播種時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隨苗生長培土一、兩次。覆土太薄地溫變化劇烈,較厚的土層可使結薯部位保持相對均衡的涼爽土溫。 3.追施氮肥不宜過晚:氮肥有利于莖的伸長。追肥太晚,過量的氮肥均不利于匍匐莖的膨大,影響薯塊形成。 |
![]() |
![]() |
相關閱讀 |
棗樹綠盲蝽蟓的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
冬瓜黑斑病怎么治 |
番茄莖基腐病的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