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抑制化肥價格,出口征稅或是最佳選擇 |
來源:農資導報 作者:余雷 2021-9-8 8:57:00 |
國內尿素價格經歷了8月中旬的下跌后,上周出現了強勁的反彈。市場的這一表現驗證了筆者此前的分析:尿素價格的下跌不是調控的結果,而是需求暫時中斷造成的。因此,筆者判斷,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磷肥市場上。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此前在談到化肥價格調控時強調要長短結合、綜合施策。要把這個思路變成政策措施,不外乎增加供應和抑制出口兩種手段。 增加供應面臨著天然氣、煤炭、硫黃、磷礦石等原材料緊張的困難,且會陷入越增加化肥供應量、原材料價格越上漲、化肥價格越控制不住的惡性循環。此外,后期環保限產、能耗雙控等因素很可能形成新的減產,政策協調難度極大。因此,指望增加供應來抑制化肥價格具有不可控性。 今年前7個月,中國化肥出口總量同比增長39.7%,國內化肥價格上漲是典型的外部拉動性上漲。在化肥增產面臨一系列困難的情況下,調控價格最可靠的手段是減少出口。控制化肥出口的方式不外乎3種:約談、限制集港和出口加稅。約談已經證明是無效的,我們重點討論其它兩種限制出口的方式。 限制集港可以徹底阻斷化肥出口的可能,是保供最有效的方式。但因為信息不透明,容易造成市場的混亂。因此,此辦法只適合在緊急情況下采用。 在限制集港不能作為常態化調控手段的情況下,只能把出口加稅作為調控的主要手段。雖然加稅可能造成國際市場化肥價格水漲船高,出口量并不會因此減少,但可以保證國內化肥價格低于國際價格。 如果把平均出口關稅定在15%左右的水平,按照全年化肥出口4000萬噸算,全年的化肥出口關稅收入可達120億元。用這120億元的關稅收入來補貼國內化肥的生產和進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國內的化肥價格。 目前,農產品價格不具備進一步上漲的條件,國家調控物價水平的要求也不允許糧價進一步上漲,因此,必須靠抑制化肥價格的過快上漲、降低農民的種糧成本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而在目前情況下,出口征稅是比較有效的手段。 |
![]() |
![]() |
相關閱讀 |
硫酸鉀整體供大于求 行情短期仍難改善 |
二銨出口根本難停 |
東北化肥用量增加已經危及糧食安全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