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發現新害蟲,噴施農藥竟沒效果!到底怎么回事? |
來源:農家講堂 2021-9-9 10:13:00 |
近期,有不少農戶反饋,自家的玉米大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蟲害,只是這種蟲害來得有些蹊蹺,村里有不少農戶都噴了2-3次殺蟲劑,還是無法阻擋葉片繼續被蠶食…… 危害癥狀:玉米葉片危害前期呈點狀咬痕,但沒有穿孔,危害中后期,玉米葉片出現雜亂撕裂狀,并伴有白斑,遠遠望去,玉米葉片像是被人撕成縷一般,部分成縷葉片呈扭曲狀。 以地頭處尤為嚴重,田間玉米植株較為稠密處癥狀不明顯。 這樣的癥狀,以前并沒有發生過,即便是種植了40年以上玉米的老農戶,也沒有見過如此奇怪的癥狀。 除了玉米,大豆也出現了另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大豆葉片出現比較密集的孔洞,像是被夜蛾類幼蟲咬過的痕跡,危害后期大豆葉片僅剩葉脈,農戶認為這應該是大豆田發生了蟲害,和往常一樣去農資店買了殺蟲劑,傍晚時分噴了,然而,殺蟲劑噴施一遍后,并沒有起到什么效果,間隔一周后,又緊跟著噴施一次,葉片上的蟲洞反而越來越多。 農業專家指出危害玉米大豆的“兇手” 種植戶懷疑購買了假農藥,農資店老板信誓旦旦表示農藥沒問題,還主動和種植戶一起去田間查看,在大豆田間尋了半天,也沒見到有一條蟲子,便表示害蟲已經被消滅掉了,讓種植戶把心放進肚子里。 畢竟,自己種植的莊稼出現問題,雖然說不出問題出在哪里,但明顯感覺農資店老板的話不值得信賴,于是,便打電話求助城里的農業專家,請他們前來幫忙診斷,看當前的玉米大豆,到底是發生了什么問題。 農業專家張老師趕到田間時,種植戶早就等候在那里,見到專家的他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沒有過多寒暄,便請張老師下田幫忙診斷。 農業專家的獨到之處就是農業知識儲備豐富,就像人生病去醫院掛專家號是一個道理,張老師查看罷玉米和大豆的危害癥狀后,表示這種現象自己也沒見過,但他發現了一個關鍵問題。 無論是玉米,還是大豆,在植株上面都發現了蝸牛的身影,而且數量不在少數,因此,他表示這是蝸牛危害后的癥狀。 蝸牛是怎樣形成農業危害的 農業專家表示,蝸牛能帶來如此嚴重的危害,作為服務農業30余年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今年之所以發生嚴重,恐怕和連續多日的多雨寡照有關,自7月中旬至今的50多天的時間內,陰雨天氣就占了30多天,這種極其反常的天氣,為蝸牛的繁衍提供了極佳的環境條件。 因為蝸牛是一種怕熱怕光怕干旱的害蟲,但喜潮濕多雨的天氣,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6-30℃,最佳生長濕度為60%-90%,當氣溫低于15℃或高于33℃時,便開始進入休眠狀態,當氣溫低于5℃或高于40℃時,就有可能會被凍死或者熱死。 也就是說,一旦氣候條件達到了蝸牛的最佳適宜期,種植戶就要提前防治蝸牛,這是減少蝸牛危害的主要渠道之一。 另外,蝸牛在適宜的生活環境下,蝸牛便發揮了其能生育的特點(每次產卵最高300多粒,每年可產卵6-7次),如果前期不及時發現并作出有效防治就極有可能造成泛濫成災的現狀。 如何防治泛濫成災的蝸牛危害 農業專家表示,蝸牛之所以不被人們重視,因為大家還沒有認識到它的危害,這也是大家忽略了蝸牛成為“兇手”的主要原因,而普通殺蟲劑對蝸牛無效,因此才出現施藥多遍也見不到效果的現象出現。 當前大豆田防治蝸牛,應采取噴霧+撒施顆粒劑相結合的防治方式,如每畝噴施80%四聚乙醛60克,對水30公斤進行均勻噴霧,同時撒施6%四聚乙醛顆粒劑500-700克,如此配合就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這是因為,如果單獨采取噴霧的方式,無法使藥液接觸的下部蝸牛,也無法達到殺卵的功效(蝸牛通常產卵于土壤之中,孵化小蝸牛后爬到植株上危害),單純撒施顆粒劑,又無法有效殺滅爬到植物頂端的蝸牛,因此,只有二者有效結合,才能達到上下雙殺的目的。 |
相關閱讀 |
小麥春季除草什么時間打藥最合適?這些細節一定要注意 |
跨國農藥公司二季度業績對比 |
尚未在我國登記的國外植物調節劑產品盤點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