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我國農藥企業投資新建情況分析
來源:《農藥科學與管理》2021年第8期    2021-10-20 9:16:00
    

    近年來,國家針對環保、安全生產的管理越來越嚴,對農藥新增產能的審批門檻抬高,特別是“3·21響水事故”以后,以江蘇為主的東部化工主產省份開展化工園區整頓,不少企業限產停產。為滿足訂單需求、維護銷售渠道、維持企業生存、降低生產風險,江蘇、山東、浙江等東部農藥企業不得不尋找新的落腳點。同時,內蒙古、甘肅、寧夏、四川、重慶、吉林、黑龍江等省區出于自身發展需要,積極開辟化工園區,提供較有利的政策支持招商引資。

    1、近年來農藥企業國內投資概況

    據統計,目前,我國還有約50%的企業沒有進入化工園區,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收緊,一些企業被迫轉移產能,其中大部分企業向中西部投資建設新的生產基地,產業布局處于大調整期。據調研結果反饋,企業異地投資建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環保、安全是重要因素,其次,企業自身發展也是比較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國農藥企業投資新建情況分析

    我國農藥企業新建產能地區可概括為“西進、北上”,西部主要是內蒙古中西部的阿拉善盟、鄂爾多斯、烏海市,甘肅的酒泉、蘭州、白銀,寧夏的石嘴山,四川的廣安、樂山、達州、綿陽、南充,重慶的長壽區、萬盛經開區等;中部主要是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北部主要是內蒙古東部的赤峰、通遼,遼寧阜新,吉林吉林市,黑龍江大慶、綏化等。據接受調研的84家企業反饋,近3年內,36%的企業推進過異地投資建廠項目;比較適宜的投資建廠目的地省份調研結果顯示,35%的企業傾向于內蒙古,33%的企業傾向于寧夏,20%的企業傾向于甘肅,西部地區占比在80%以上;此外,安徽占19%,山東占18%,遼寧占15%。

我國農藥企業投資新建情況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我國農藥企業在異地投資、新建項目上總投資額已經超過520億元,涉及約140個農藥品種,合計農藥產能近50萬噸/年。投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內蒙西部、寧夏、甘肅、陜西、四川、重慶),占到總投資額的58%;安徽、江西、湖北、吉林等中部地區及東北部地區也有新上項目,相對西部略少;山東、江蘇等省份主要是本省企業,大多集中在本省的專業園區。

    2、農藥企業新建產能地區的環境分析

    2.1  農藥企業當前新建產能地區的資源環境分析

    總的來看,近年來農藥企業新建生產基地所涉及的省份,除了遼寧南部、河北東部環渤海一帶,比較適宜開展精細化工項目建設外,其他地區包括內蒙古東部、中西部,甘肅,寧夏,四川,重慶等均處于河流上游。在這些地區新建化工企業的地緣條件不及東部沿海,在上述地區投資建廠的主要因素:一是上述地區為發展經濟的需要而積極發展精細化工業;二是隨著裝備與技術進步,提升了農藥等精細化工制造業的清潔化生產和資源利用水平,降低了所在地的資源環境壓力;三是人工成本優勢;四是資源優勢,如天然氣、石油、煤炭、電力等。這些地區的投資環境分析(表1)。

我國農藥企業投資新建情況分析

    2.2  國家針對化工企業異地投資建廠的政策分析

    2.2.1  環保趨嚴常態化的推動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做指示,明確指出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2018年再次指出“把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的位置”。為落實習總書記的戰略部署,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指出,將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劃定沿長江11個省市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生態環境部發布《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強化戰略規劃環評;工信部同年發布《堅決打好工業等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沿江的眾多化工企業和園區受到影響,需要搬遷改造。

    據統計,農藥企業在全國河流1公里范圍內的產能比例約為17.8%,其中主要品種在長江流域1公里內產能比例為23.5%。生態環境治理對減少農藥企業數量、推動企業搬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  國家化工企業搬遷改造政策的帶動

    2016年,國務院《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促進產業布局合理化發展。2017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位于城鎮人口密集區安全、衛生防護距離不達標的化工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推動農藥及中間體行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關于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部署新建化工項目須進入合規設立的化工園區。原農業部2017年8月起施行的《農藥生產許可管理辦法》(農業部令2017年第4號),規定了各類化學農藥原藥生產企業進入相應的專業園區。

    2.2.3  安全生產部署和有關安全生產事故的驅動

    近年來爆發的化工企業生產事故屢屢成為社會熱點。自2005年以來,國家開展了四輪對化工生產企業的專項整治以及化工安全整治提升專項行動等。2019年“3·21響水事故”推動江蘇省化工行業大整治,省政府4月1日發布了《化工行業整治方案意見稿》,對縮減數量、停產改造、提高準入門檻、退城進園、安全生產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東決定從4月9日起在全省開展為期3個月的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執法檢查;河南、江西等多省份也出臺相關化工產業整治方案,對化工園區瘦身。

    2.2.4  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引導

    隨著環保安全要求的逐步提升,山東和江蘇等省先后關停了一批化工企業,入園門檻大幅提升。國務院安委會2020年4月發布《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未來農藥企業將改變分散布局的狀況,在中西部、東北部地區新建生產基地。

    3、農藥企業新建生產基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國內農藥企業新建生產基地中面臨著幾大困難:一是企業重建難。石化項目建設周期普遍較長,行業的景氣周期轉瞬即逝。二是園區承接難。當前可選的基礎配套完善、管理規范、安環措施到位的規范園區不多,隨著各省近兩年新的政策規范,園區數量將進一步縮減。三是建設資金落實難。石化行業投資動輒千萬甚至過百億,投資新建所需資金壓力很大。四是新建裝置技術水平要求高。新建廠區產品、工藝、管理基本都要達到當前國內領先水平。

我國農藥企業投資新建情況分析

    據調研的企業反饋,企業異地投資新建生產基地面臨的困難主要集中在選址、運營成本和地方政策限制上。

    4、農藥企業異地新建產能利弊分析

    4.1  有利因素分析

    農藥企業異地新建生產基地有利因素有以下幾點。

    4.1.1  促進企業布局優化

    企業通過異地投資新建工廠,可以完善企業本身的產品線,打通產品鏈條,使產品更加貼近市場需求。

    4.1.2  引入新的生產工藝,降本增效

    投資新建的農藥工廠,生產工藝一般能達到當前階段的國內領先水平,如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及自動化控制系統,使產品物耗、能耗水平更低,質量更加穩定、優質。

    4.1.3  更好地利用園區資源

    園區的公用設施及公用工程共享。化工園區集中收集和處置使“三廢”處理成本下降;通過物料、能量、水的交換提高資源利用率。

    4.1.4  土地成本低

    農藥原藥和中間體企業用地一般在150畝以上,有些甚至上千畝。東部和西部化工園區對比,僅一項用地成本相差可達到億元左右。

    4.1.5  部分環節運營成本降低

    電費、人工費等能適當降低。

    4.2  風險因素分析

    4.2.1  資源風險

    企業搬遷至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化工園區,遇到的首要風險是專業化的產業工人不足,西部地區過去主要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重工業為主,精細化工基礎薄弱,缺乏從事精細化工的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其次,產業鏈配套不充分,遠離用藥大省,需要原料、中間體和產品往返長距離運輸,不易保障充足的運輸量和時間需要。

    4.2.2  環境風險

    企業從沿海地區遷往河流上游,特別是生態更為脆弱的西北地區。而農藥原藥和中間體制造的用水量大、污染物成分復雜,如果工廠和園區對“三廢”的處理技術和能力不充分的情況下,一旦出現重大的環保事故,會從河流上游順流而下,給整個流域帶來不利影響。

    4.2.3  運營風險

    當前已出現了重復建設的情況,某些產品產能過剩現象加劇,使企業持續獲益的風險加大。

    4.3  農藥企業異地投資的相關問題

    4.3.1  對企業原有生產基地所在地的影響

    由于江蘇、安徽、浙江等省之前的化工園區飽和度過高,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的壓力較大,通過減少化工園區數量、減少化工企業改善了生態環境,但也會影響相關地方的財政收入。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起浙江省在杭州、臺州、上虞等地的化工園區允許效益及安全環保較好的企業生產并新上項目。

    4.3.2  對新建生產基地所在地的影響

    由于農藥原藥與中間體生產產業鏈條長,投資動輒數億元,能帶動配套相關產業的發展,對當地經濟的拉動顯而易見。但化工生產對資源環境的依賴度大,對淡水資源、能源、“三廢”處置的要求高。

    5、農藥企業國內異地新建生產基地趨勢預測

    從國內環境看,安全環保監管將呈常態化發展,加上東部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的居高不下,江蘇、山東等化工大省的農藥企業向西部、中部和東北相關化工園區新建生產基地仍會持續。從開展跨省新建生產基地的主體看,預計仍將是以江蘇為主的東部省份農藥企業為主。從涉及的產品和產能變化看,當前市場熱門農藥草銨膦、硝磺草酮、丙硫菌唑等有效成分在這一輪新建基地中都得到了大幅擴張,對某些品種的產能過剩導致的惡性競爭埋下隱患。

    據調研數據顯示,考慮到安全環保趨嚴,生產成本加大,各地產業政策的調整,化工園區、集中區數量控制等原因,50%的企業認為,2021年后,我國農藥企業將更多地在外省新建生產基地;考慮到搬遷成本過高,本省園區仍有空間,近幾年意愿新建生產基地的公司已經基本完成選址等原因,45%的企業認為不會有更多企業的新建生產基地,5%的企業則認為會減少新建生產基地。

    6、政策建議

    近3年來,大多數東部企業在其他地區投資新建生產基地,“搬遷”實質是異地投資,屬于產能擴張,而非企業整體向中西部和東北部轉移。企業的異地投資對當地生態環境,產品產能控制以及企業自身發展均存在潛在風險。

    6.1  要研判化解企業異地投資的安全環保風險

    引導企業提高生產裝備和工藝技術水平,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環保風險隱患。化工園區要強化安全環保能力建設,改善園區承接能力,關注產業配套建設,實現園區內上下游產品配套、能源互供和資源循環利用,助力園區內農藥企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

    6.2  要研判化解部分農藥產品的產能過剩風險

    加強對企業、地方政府和園區的調控和引導,加強對熱門品種的市場和產能的研究,發布產業預警。各級政府要從全局出發,從產能管控、企業能力和園區能力三個方面控制部分農藥產品的產能過度發展。

相關閱讀
農藥零增長促使整個行業有所提升
今年柳州農業加強監管,購高毒農藥實行實名制
馬克西姆阿甘非熏蒸殺線蟲劑NimitzTM在產品登記中獲重大進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