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為多年生塊莖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其原產于印度,中國以珠江流域及臺灣省種植最多,長江流域次之,其他省市也有種植。芋頭含豐富的營養價值,具有增強免疫力、潔齒防齲、益胃健脾等多種功效。芋頭上常見的病害有:疫病、枯萎病、灰斑病、炭疽病、軟腐病等;而蟲害多為斜紋夜蛾危害。

芋頭疫病俗稱芋瘟。近年來,隨著芋頭種植面積增加,芋頭疫病發生越來越普遍,對芋頭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已成為芋頭最主要病害之一。芋頭疫病屬真菌性病害,其發生癥狀為:首先發生于葉片,逐漸擴至葉柄和球莖,然后迅速擴展蔓延,形成輪紋式大斑。若在葉片發生,其葉背輪紋斑最為明顯,其斑點外圍有分生孢子,呈白色霉狀物,嚴重時病斑逐漸枯爛破裂;直至葉片只殘留主脈,像破傘一樣;若在葉柄發生,常常形成暗褐色的長橢圓形病斑,使葉片和葉柄變黃直至枯萎;若在球莖發生,就會導致整個芋頭腐爛乃至毀滅。
經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截至2021年11月初,我國在芋頭作物上獲得正式登記的產品數量有26個,包括8個殺蟲劑和18個殺菌劑。殺菌劑登記最多的有效成分為:嘧菌酯,此外還有其他殺菌成分登記,例如:噻唑鋅、噻菌銅、噻森銅、烯酰嗎啉、氟醚菌酰胺、代森錳鋅、精甲霜靈,防治對象多為疫病,軟腐病也有登記。
氟吡菌胺是由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開發的新型吡啶酰胺類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各類蔬菜和果樹等作物,用于防治常見卵菌綱病害,如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具有保護和廣譜治療作用。近期,在2021年第11批擬批準登記變更農藥產品名單中,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的產品: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懸浮劑(霜霉威鹽酸鹽625克/升+氟吡菌胺62.5克/升;PD20120373),擴作登記防治芋頭疫病,登記使用劑量為:75-100毫升/畝,使用方法為噴霧。這是氟吡菌胺首個產品正式登記在芋頭作物上,擴大了該有效成分在國內的登記范圍,為其他企業登記相同有效成分產品防治芋頭病害提供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