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卵菌綱殺菌劑中的領先產品雙炔酰菌胺,2021年化合物專利已到期 |
來源:農博在線 2021-11-10 10:08:00 |
雙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是由先正達公司開發的卵菌綱病害殺菌劑,也是第一個商品化的扁桃酰胺類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活性,對作物安全,對人、野生動物和環境安全,最早于2003年上市,目前已在很多國家獲得登記…… 作用機理 雙炔酰菌胺為卵菌綱病菌殺菌劑,對抑制孢子的萌發具有較高活性。它同時也抑制菌絲體的成長與孢子的形成。對靶標病原體,雙炔酰菌胺最好是用作預防性噴灑,但在潛伏期中也可以提供治療作用。雙炔酰菌胺對植物表面的蠟質層具有很高的親合力。當噴灑到植物表面且沉淀干燥后,大部分活性成分被臘質層吸附,并且很難被雨水沖洗掉,一小部分活性成分滲透到植物組織中。由于其本身活性高,被吸收到植物組織中的這部分足以抑制菌絲體的成長,從而保護整個葉片不受病害侵染。這些性質保證它穩定高效,持效期長。 合成工藝 以香草醛1和對氯苯甲醛2為起始原料,合成雙炔酰菌胺,如下圖所示。 產品特性 對卵菌類病害具有很高的活性 雙炔酰菌胺為新型卵菌綱病害殺菌劑,對卵菌類的疫病(Phytophthora)屬、霜霉病(Peronospora, Plasmopaza, Pseudoperonospora)屬和Bremia屬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對西瓜疫病、辣椒疫病、馬鈴薯晚疫病等有特效。該藥劑尤對病菌孢子發芽具有很強的阻礙活性,同時對對活體孢子萌發具有很高的防效。 穩定高效、卓越的預防活性 雙炔酰菌胺高效防治各種作物上霜霉病和晚疫病,對病菌具有預防、治療和抗產孢活性三大特點,其中最突出的是它具有穩定、持久的預防保護作用,極好的預防活性,極低濃度下仍能表現很好的活性。 殺菌活性高,抗性風險小 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明顯優于氰霜唑、氟啶胺、代森錳鋅等藥劑,馬鈴薯晚疫病菌中未發現穩定的抗性分離菌株。 對蠟質層具有很高的親和性,田間持效時間長 雙炔酰菌胺對植物表面的蠟質層具有很高的親和作用。噴施到作物表面以后能被蠟質層很快吸收,進而逐漸向蠟質層下的葉片組織滲透、擴散。由于很多藥劑已滲透到蠟質層,所以抗耐雨水沖刷能力極好。因此,田間持效時間長。 登記情況 2007年,雙炔酰菌胺在奧地利、韓國首獲登記; 2008年在美國獲得登記; 2014年,英國上市登記用于馬鈴薯作物。 雙炔酰菌胺還在絕大多數歐洲市場以及澳大利亞、日本、巴西、智利和哥倫比亞等國上市。 先正達公司擁有化合物專利且已在中國登記雙炔酰菌胺原藥和相關制劑,其在國內的化合物專利保護期已于2021年5月屆滿。 雙炔酰菌胺主要用于復配,根據市場需求的不同,主要與代森錳鋅、滅菌丹、百菌清、苯醚甲環唑、霜脲氰等進行復配。有需求的工廠也可以著手規劃市場,以便迅速占領市場。 總結 雙炔酰菌胺現已成為卵菌綱殺菌劑中的領先產品。2016年,其全球銷售額為1.20億美元,2011-201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7%,是先正達的銷售增長點產品,且是第一個商品化的扁桃酰胺類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對環境友好等特點,也符合我國高效、經濟、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的農藥發展方向,應用前景廣闊。雙炔酰菌胺在國內的化合物專利保護期也即將過期,有需求的廠家可以著手規劃市場,以便迅速占領市場! 參考文獻: 新型殺菌劑雙炔酰菌胺的研究進展-于樂祥 崔國巍 張梅鳳 魯洪濤 |
![]() |
![]() |
相關閱讀 |
拜耳呋喃磺草酮等4個有效成分將在我國首獲正式登記 |
國際農藥巨頭銷售暴增 |
3月高效氟氯氰菊酯原藥生產企業產量分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