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梅缺硼是什么原因?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
來源:網絡 2021-12-27 17:30:00 |
楊梅缺硼在生長過程中常常出現,嚴重影響了楊梅的品質及產量,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那么,農戶們該如何應對楊梅缺硼呢?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主要癥狀: 楊梅對硼的需要量與消耗都比較大,缺硼的典型癥狀是葉片狹小,葉色灰暗,葉質脆,易脫落,有燒焦狀葉斑;不發或遲發春梢,新發枝條短,梢頂節間縮短,頂芽枯萎,此后側芽大量發生,形成叢狀枝和頂枯現象;花量少,花色暗淡,花器發育不良;座果率低,果實小,果汁少;產量低甚至絕收。 缺硼原因: (1)土壤有效硼含量低 楊梅缺硼的直接原因系土壤有效硼含量低。楊梅所生長的土壤特性普遍呈酸性、砂土、貧瘠、保肥能力差導致土壤有效硼含量降低,楊梅出現缺硼現象。 (2)土壤有機質含量低 有機質具有活化、吸附土壤中微量元素(包括硼)功能,因此豐富的有機質可提高土壤中硼的有效性,促進楊梅對硼元素的吸收。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時,土壤中硼的有效性低,導致楊梅缺硼。 (3)土壤交換性鈣及速效鉀含量高,與硼形成拮抗作用 在土壤供鈣、鉀能力增大時,Ca/B和K/B比值增大,會抑制楊梅植株對硼的吸收,形成拮抗作用,相應地植株對硼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土壤缺硼的臨界值就相對提高。 (4)土壤pH值 土壤 pH對硼的活性也有影響,隨著pH值的升高,硼酸分子會離解為硼酸陰離子,極易為土壤吸附固定,有效性下降;土壤pH值過低時,土壤有效硼活性增強,在南方多雨條件下,易受雨水淋洗作用,導致土壤硼含量降低。 (5)與氣候及土壤水分狀況有關 楊梅缺硼與氣候及土壤水分狀況有關。由于硼在土壤中以分子態的B(OH)3存在,在濕潤地區極易從土壤中淋失,而在干旱年份及土壤含水量較低的情況下,由于硼的移動性差,硼的利用率下降,缺硼癥狀表現得更為明顯。 (6)與楊梅品種有關 不同楊梅品種對硼的敏感度差異很大,各楊梅品種對硼的敏感程度順序為:荔枝種>遲大種>早大種>白楊梅>遲小種>荸薺種。 解決方法: (1)改良土壤 在秋季補充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中微量營養元素(包括硼元素)及促進楊梅根系生長,利于楊梅根系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2)葉噴補硼 可以選擇在楊梅開花前期葉噴(500~600倍)海藻螯合微量元素肥,通過楊梅葉片補充硼等微量元素。采果后進行第2次噴施,以補充因掛果帶走的硼素及其他微量元素,促進花芽分化,保證來年正常花量。 (3)合理水分管理 在楊梅生長期間,特別是開花坐果期間,要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特別是高溫干旱季節,要注意淋水灌水,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根系對硼的吸收,提高根系對硼的利用率,就能有效地防止出現生理性缺硼現象的發生。 |
![]() |
![]() |
相關閱讀 |
西瓜褐斑病的為害癥狀、侵染規律及防治方法 |
番茄葉片翻卷應該怎么預防 |
怎樣預防小米椒白粉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