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新疆通報4起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來源:新疆農業農村廳    2021-12-30 9:08:00
    

    為了推進自治區種業市場監管與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工作,新疆農業農村廳梳理了2021年自治區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典型案例,現予以通報。

新疆通報4起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一、巴州農盟農資有限公司銷售假冒棉種案

    2021年8月11日,農戶投訴巴州農盟農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盟公司”)向其銷售“抗草甘膦”棉種,其結鈴差少,造成棉花減產。經巴州農業綜合執法支隊檢查,發現農盟公司倉庫堆放著4袋棉種,生產企業為新疆佳穗種業有限公司,品種為新陸中67號,審定編號為新審棉2013年48號,種子經營許可證:C(新自石)農種許字(2019)第0004號。

    執法人員提取到農盟公司銷售單據4張,發現已銷售“抗草甘膦”棉種數量855公斤,銷售單價28元/公斤,檢查還發現當事人經營棉花種子存在未備案的行為,當場提取了相關材料,制作了《現場檢查(堪驗)筆錄》。執法人員分別在2021年8月12日,8月18日,8月24日三次對農盟公司負責人馬某進行詢問并制作了《詢問筆錄》,負責人馬某承認從張某某的手里購進的“抗草甘膦”棉種930公斤,每袋20公斤,購進價格為15元/公斤。

    經查,農盟公司已銷售“抗草甘膦”棉種855公斤,農民退回棉種100公斤,實際銷售755公斤,銷售價28元/公斤,現庫存4袋“抗草甘膦”棉種80公斤。該批“抗草甘膦”棉種貨值金額23765元,已銷售收入21140元,即違法所得為21140元。

    經過調查,結合相關書證、物證,合議認定當事人行為系涉嫌銷售“偽造虛假的品種名并冒用現存的合法種子審定編號和品種名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七十五條第一款、第八十條第一款第五項之規定,結合農業農村部《規范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辦法》的裁量標準,貨值金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從重處罰,責令農盟公司改正末按規定備案的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對種子并處130000元罰款。

    二、伊犁州尼勒克縣楊某、馬某銷售玉米假種子案

    2021年春季以來,伊犁州農業綜合執行執法支隊成功打掉售假“KWS9384”玉米種子的團伙,經初步調查案值達已達12萬多元,由于涉案金額較大,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該案件移交尼勒克縣公安機關辦理。

    2021年4月6日,伊犁州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接到科沃施種子歐洲股份兩合公司舉報,稱尼勒克縣楊某、馬某未經該公司授權,在尼勒克縣胡吉爾臺鄉、喀拉托別鄉、科蒙鄉等地,銷售KWS9384玉米種子50余噸。接到舉報,執法支隊組成執法辦案小組,前往尼勒克縣調查偵辦案件。

    辦案小組認為這起“KWS9384”玉米種子售假案件,背后可能隱藏著一個長期制售假冒種子窩點。為了獲取證據,辦案小組聯合縣農業農村局和公安局,根據舉報人員提供的種子銷售范圍,一家家排查,同時對楊某經營農資經銷門店進行突擊檢查,在其庫房和店內現場查獲假冒“KWS9384”種子銷售賬本和假冒種子200多公斤。

    經過幾天的努力,執法人員先后在尼勒克縣胡吉爾臺鄉、喀拉托別鄉、科蒙鄉等地進行摸排、走訪,掌握了當事人的違法事實,初步查實銷售的假種子6000多公斤。據掌握,以楊某為主要成員的種子售假團伙,從甘肅省購進散裝玉米種子,用編織袋將種子進行包裝,借助楊某的經銷店以每公斤20元的價格在附近幾個鄉(鎮)銷售。

    這起案件是伊犁州近年來最大的一起銷售假玉米種子案,涉案金額較大,犯罪嫌疑人楊某多年來從事銷售假冒種子的違法活動,銷售渠道隱匿,給案件的調查取證帶來一定的難度。伊犁州農業綜合執行執法支隊聯合公安機關,打響2021年度農業聯合執法打假第一槍,有效維護了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切實保障了農業生產用種質量安全。

    三、西亞種子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劣種子案

    2021年4月12日,昌吉市農業農村局根據農業農村部案件移送函,對西亞種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亞公司”)生產的新玉9號玉米種子進行了現場勘驗。西亞公司1號庫房內存放20噸新玉9號玉米種子,已包裝5噸,未包裝15噸。執法人員當場制作了詢問筆錄、現場勘驗筆錄,提取了法人身份證、新玉9號種子1袋(凈含量2.5公斤)等相關證據,并對現場進行了拍照取證。西亞公司對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抽查樣品田間鑒定純度87.6%的結果無異議。

    西亞公司違法生產質量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的雜交玉米種子,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第一項:“禁止生產經營假、劣種子。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打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下列種子為劣種子:(一)質量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的規定。

    鑒于案件調查過程中,西亞公司能夠積極配合、及時改正,于4月16日將該批20噸種子全部銷毀,并深刻認識到這一行為的違法性及社會影響力,而且該批種子未對外銷售,未對社會造成危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七十六條:“違反本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生產經營劣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違法生產經營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規定,昌吉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作出停止生產經營該批次新玉9號玉米種子和罰款50000元人民幣的處罰決定。西亞公司于5月21日上繳全部罰款。

    四、“華美一號”玉米雜交種子侵權案件

    2021年恒基利馬格蘭種業有限公司向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投訴,塔城地區沙灣市東灣鎮未經品種權人許可,擅自非法生產繁育該公司“華美一號”雜交玉米種子。經沙灣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現場核查,沙灣市東灣鎮繁育制種“華美一號”雜交玉米種子,屬于侵犯植物新品種權行為,涉案面積59.15畝,情況屬實。沙灣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恒基利馬格蘭種業有限公司與侵權當事人進行了對接,雙方協商同意后,侵權當事人將59.15畝侵權玉米全部機械粉碎成青貯飼料。

相關閱讀
6-9月份甜菜夜蛾為害嚴重,注意防控
協商機密協議剛過一天,孟山都就讓拜耳失望了,放什么招?
小麥抽穗后,這4點管理措施助你每畝增產上百斤!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