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麥黃矮病該如何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
來源:網絡 2022-2-9 17:50:00 |
小麥黃矮病在生長期間常常出現,極大的影響了小麥的種植效益。因此,農戶們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那么,小麥黃矮病該如何防治呢?以下內容將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供農戶們參考。 癥狀表現: 葉片出現黃化現象,有時出現與葉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的黃綠相間條紋。植株出現矮化。 發生規律: 土地肥沃的麥田比薄瘠的麥田發病輕,冬灌的比不冬灌的發病輕,遲播的比早播的發病輕。陽坡重、陰坡輕,旱地重、水澆地輕;粗放管理重、精耕細作輕,瘠薄地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清除田間雜草。增施有機肥,擴大水澆面積。春麥區適當早播,合理密植,當麥蚜開始在冬小麥根際附近越冬時,進行冬灌,有顯著的治蚜效果。田間如發現植株有明顯矮化、叢生、花葉等癥狀時,應即行拔除,及早改種其他作物,以免貽誤農時。 2、藥劑拌種,用5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3%進行拌種,堆悶3—5小時播種,也可用種子0.3%的48%毒死蜱乳油拌種,并可兼治地下害蟲和麥葉螨。 3、根據各地蟲情,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噴1次藥,以防止麥蚜在田間蔓延、擴散,減少麥蚜越冬基數。冬麥返青后到拔節期防治1—2次,就能控制麥蚜與小麥黃矮病的流行。春麥區根據蟲情,在5月上、中旬噴藥效果較好。秋苗期重點防治未拌種的早播麥田,春季重點防治發病中心麥田及蚜蟲早發麥田,可噴施下列藥劑: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蟲胺微囊懸浮劑20~30克/畝;或20%吡蚜酮*噻蟲胺懸浮劑20~40克/畝;或12%溴氰菊酯*噻蟲嗪懸浮劑40~60克/畝;或5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 |
![]() |
![]() |
相關閱讀 |
蕹菜薊馬有哪些防治方法?用什么藥合適? |
春玉米如何套種大白菜 |
小麥黃矮病的病原類型,小麥黃矮病怎樣治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