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寧夏化工園區政策收緊,這些農藥項目或將受影響 |
來源:世界農化網 2022-2-18 10:07:00 |
進入2022年,寧夏密切出臺園區企業排放整治,以及限制重點區域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的相關規定。部分園區內的生產企業恐將迎來強度并不亞于東部沿海省份的嚴格檢查和整頓。未來寧夏地區的化工產業發展也將迎接考驗……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部沿海省份對新增農藥產能的審批門檻提高,尤其是以江蘇為主的化工主產省份開展化工園區整頓以來,一些企業被迫轉移產能,在內陸地區尋求新的產能落腳點。內蒙古、甘肅、寧夏、四川等省份積極開辟化工園區,提供有利政策支持招商引資。 寧夏作為化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近年來引進了一批化工生產項目。“十三·五”期間寧夏化工投資總額61.6億元,形成中間體產能18.5萬噸/年,原藥產能8.2萬噸/年。然而從2021年開始,國家對黃河流域化工園區環境治理政策加速收緊,寧夏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黃河全長十四分之一流經全省,成為重點檢查省份,并在檢查中暴露諸多問題。進入2022年,寧夏密切出臺園區企業排放整治,以及限制重點區域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的相關規定。部分園區內的生產企業恐將迎來強度并不亞于東部沿海省份的嚴格檢查和整頓。未來寧夏地區的化工產業發展也將迎接考驗。 排污及“兩高”項目問題突出 黃河流域的各類問題根本上都離不開水資源的問題。2021年12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公布一起環保違規典型案例,寧夏平羅化工產業園距黃河支流僅200米,然而園區內企業違法排污屢禁不止,大量未處理的污水去向不明,企業還在無取水許可證的情況下,長期違規取用黃河水。 同樣是去年12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寧夏回族自治區時發現,部分地方違規上馬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問題突出,部分能耗替代指標不實,違法排污問題突出。督查組指出,寧夏回族自治區傳統高耗能產業在經濟體系中占比偏高,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電耗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約4倍和2倍。后續還將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并推進督查整改工作。 相關整治政策密集出臺 2022年新年伊始,寧夏生態環境廳發布工作方案,將在重點區域和領域著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針對石化、化工、農藥等重點行業企業,開展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以化工等行業為重點,開展全流程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改造。 1月2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會議通過了一份條例,從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災害預防和應對等方面,為寧夏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該條例將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條例加強了對黃河岸線的特殊管控,嚴格控制黃河岸線開發建設。根據條例內容,寧夏將禁止在黃河干支流岸線一定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工業園區和化工項目。加大工業污染綜合治理,推動煤炭、焦化、化工等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引導支持企業實施清潔化改造,促進節能、環保、低碳、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 關注生產受影響的農藥品種 2021年,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名單如下表所示,包括2個化工園區、8個化工集中區。其中涉及的主要農藥原藥品種包括烯草酮,草銨膦,2,4-滴等大宗除草劑,部分三唑類殺菌劑品種,以及噁草酮、噁唑酰草胺、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等新投產及即將投產項目。上述產品的產能及供應應給予提前關注。 |
![]() |
![]() |
相關閱讀 |
7月下旬農藥價格平穩運行 |
草甘膦走勢轉淡農資企業心態兩種呈現 |
準確定位農藥走出去的戰略目標,一文讀懂國際農藥大格局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