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冬小麥逐漸返青,市場上有農藥企業在推廣使用烯效唑對小麥進行控旺,防止后期倒伏。

烯效唑屬于三唑類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生物學效應為抑制頂端生長優勢,矮化植株,防止倒伏,增強光合效率,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截至目前,在我國小麥上登記并處于有效狀態的烯效唑產品共有2個,均為復配制劑。
一個是云南云大科技農化有限公司登記證號為PD20095342的0.751%28-表蕓·烯效唑水劑(烯效唑0.75%+28-表高蕓苔素內酯0.001%),推薦使用方法:每10毫升制劑兌水5~7.5公斤,浸50~75公斤小麥種子,邊噴霧邊攪拌,使藥液均勻附著種子上,攪拌后可悶2~4小時,再摻少量細干土攪勻播種。浸種時,可單獨使用或與其它酸、中性用于殺蟲或滅菌的種子處理劑混用。浸種后進行催芽、芽齊后進行播種,出苗效果更好。
另一個是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記證號為PD20150129的20.8%烯效·甲哌鎓微乳劑(烯效唑0.8%+甲哌鎓20%),推薦使用方法:冬小麥拔節初期,每畝使用30~40毫升制劑,兌水30公斤稀釋,葉面均勻噴霧。每季最多使用1次,不可與堿性物質及化肥混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普通殺蟲殺菌劑類農藥不同,切忌擅自改變使用方式或增加使用劑量(濃度),以免發生藥害。特別是今年山東、河南等多個地區的小麥晚播苗、弱苗比例較常年明顯偏高,如無特殊情況,此類麥田不宜再進行人為化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