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獼猴桃黃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農戶們該如何解決? |
來源:網絡 2022-3-22 14:55:00 |
獼猴桃黃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農戶們該如何解決獼猴桃黃化?在遇到獼猴桃黃化時,農戶們常常會問類似的問題。以下內容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發生原因: 1、偏堿性黃化 獼猴桃生長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和人為造成土壤鹽漬化偏堿(土壤pH值在7.5以上)而引起的偏堿性黃化(獼猴桃喜歡弱酸性土壤,中華獼猴桃品種在pH值5.5~6.5能夠健壯生長,美味獼猴桃品種pH值也應控制在7.5以下)。 由于果園土壤pH值偏高呈偏堿性狀態,土壤中有效的二價鐵元素缺乏,當獼猴桃果園土壤中有效鐵含量低于4.5毫克/千克時,土壤就可能出現供鐵不足的現象,其獼猴桃葉肉細胞中葉綠體不能正常合成葉綠素而表現出獼猴桃幼果、葉片、枝條嫩梢黃化。 2、障礙性黃化 主要是獼猴桃根系吸收鐵元素出現障礙。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是各種人為因素造成果樹吸收根及根尖組織大量腐爛壞死,影響吸收土壤中有效鐵元素或喪失吸收土壤中其他營養元素的能力,而導致果樹葉片不能正常合成葉綠素,因此葉片失去綠色。 2.1 生理性黃化 有以下因素: 一是果園土壤清耕栽培所進行的旋地除草斷根造成大量吸收根系損傷。 二是大水漫灌造成土壤黏重及板結、季節性降雨導致土壤積水漚根缺氧,進而造成部分吸收根及根毛腐爛,一部分吸收根系開始變黑枯死,剩下也大多變成了“光桿根”(沒有根毛及吸收根)。 三是施肥太近造成土壤中肥料濃度過高,導致肥料“腐蝕根系”造成部分吸收根系腐爛壞死。 四是“年年過量掛果”造成樹冠地上部分與根系地下部分營養生長失去平衡,樹體營養器官之間的“養分劇烈競爭”,導致分配給根系生長的營養越來越少,造成根系生長量越來越小,吸收鐵元素及提供給果樹地上部分生長的養分能力降低,這是果實出現黃化與果個小的主要原因。 五是果樹生長期修剪過重,造成光合葉面積損失,以及高溫干旱季節高溫強光對葉片造成日灼曬傷,損傷了大量的果樹葉片,導致果樹出現嚴重的根冠比失調,即從傷葉就是傷根的因素分析,葉片損傷是造成減少根系生長量的因素之一。 六是果園所處環境條件出現的劇烈變化如冬季的低溫凍害、夏季的高溫灼傷等,導致根系生長受到嚴重影響,根系營養吸收及養分供應不足等,造成了嚴重的生理性黃化病)。 2.2 病理性黃化 引起獼猴桃根系腐爛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這些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不斷引起根系腐爛,影響根系生長和營養吸收,使根系吸收鐵元素的能力大幅下降,導致缺素癥的發生而引起黃化。 2.3 綜合因素分析 從影響果樹根系生長和營養吸收等方面分析,有十幾種原因:如栽植太深、土壤黏重、積水漚根、線蟲危害、根系腐爛、施肥太近、過量掛果、土壤缺氧、旋地斷根等,還有土壤偏堿以及外界環境的劇烈變化等都是黃化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果樹黃化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各種人為因素造成果樹吸收根、根毛等根尖組織大量腐爛壞死,吸收土壤中有效鐵元素及有機營養合成與養分吸收能力下降或喪失等,導致果樹葉片不能正常合成葉綠素,因此果樹葉片失去綠色。 解決措施: 1、農業防治 推廣果園生草或免耕栽培。增施經無害化處理發酵好的農家有機肥或優質生物有機肥。果樹掛果要合理負載。把恢復樹勢與增強樹勢,以及培肥土壤、改變土壤酸堿度作為預防和治療黃化病的主要途徑。 1.1 果園生草增酸 果園生草后土壤酸堿調節效應明顯。首先是土壤調酸:果園生草后,雜草腐爛分解變成有機質進入土壤,有機質中豐富的腐殖酸對土壤有明顯的調酸作用。 果園長期保持綠色雜草不斷生長,不斷刈割覆蓋。雜草腐爛分解后變成有機質進入土壤,有機質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在改變土壤酸堿度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其次是草根排酸:綠色雜草根系在長期的生長代謝過程中不斷地向土壤中分泌有機酸,這些酸性物質,能夠有效地改變土壤的酸堿度,向適合獼猴桃生長的酸堿度方向轉化。 1.2 生物增酸作用 一是土壤中所有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中,分泌產生的胞外酶都有顯著的增酸效果,是調節土壤酸堿度的主要動力來源。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礦質養分的轉化、腐殖酸的形成,都是微生物的作用。 二是微生物是分解土壤有機質和構成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生物分解有機質時,能夠產生大量的胞外分泌物(胞外酶)即生物酶(酸性物質)。 三是厭氧性微生物呼吸作用產生的代謝產物,如酵母菌產生的酒精、甘油等,都可改變土壤酸堿度。 四是好氧性微生物呼吸作用中積累的代謝產物主要是有機酸類,如黑曲霉菌產生的檸檬酸,醋酸菌產生的醋酸等,都能夠有效地改變土壤酸堿度。 五是促進蚯蚓繁殖,果園土壤中大量的蚯蚓活動,產生了大量的蚯蚓糞,既提高了土壤肥力又促進土壤水穩性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理化性狀和供肥能力都得到大幅改善,有利于獼猴桃根系的健壯生長,進而更有利于獼猴桃果樹黃化病的恢復。 1.3 增施有機肥調酸 一是增施有機肥,每畝盛果期果園采果后及時增施3~5立方米處理發酵好的農家有機肥或微生物有機肥,能夠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中大量的有機質,經過微生物分解以后在土壤中形成了豐富的有機無機復合膠體物質,使土壤團粒結構得到有效改善,讓果園土壤疏松、透氣、肥沃,土壤有機質的不斷增加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土壤酸堿度不斷向適合獼猴桃根系生長的方向轉化。 二是有機質分解形成的腐殖酸能夠溶解土壤中被固定了的鐵元素及磷等無機養分,而且腐殖酸中的黃腐酸還有促進生根作用,進而提高了鐵元素及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使其轉變成易吸收的速效礦質養分,有機質中的腐殖酸還具有螯合及絡合鐵元素的作用,有提高活化土壤中鐵元素及其他礦質養分的能力,使土壤的供肥能力大幅提升,能夠減輕或避免獼猴桃黃化病的發生。 三是增施生物有機肥提高土壤供氧能力。生物有機肥在經微生物分解和蚯蚓活動轉化過程中能夠在土壤中形成較多的小微孔徑,利用這些小微孔徑,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對于肉質根的獼猴桃果樹來說,能夠滿足根系需氧量,促進根系生長,有助于氧氣吸收及二氧化碳等氣體循環和呼吸環境的改善。 四是有機質可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對氮素營養的保儲能力,而且有機質中的腐殖酸具有生理活性,能夠有效促進獼猴桃根系健壯生長。 2、促根健壯 一是首先要嚴格確定獼猴桃的各個生育期管理目標,幼齡期的一、二、三年內只長樹,不結果,確保幼樹的根系、枝干、樹冠生長不受影響;四、五、六年為初果期,特別注意的是第四年不要結果,要確保給初果期果樹的根系擴展、枝干加粗、樹冠擴大等提供營養,為以后的穩產優質、長壽結果搭建好豐產骨架;第五年少量試果,不能因為留果而影響果樹健壯生長,每畝留果量不超過500千克。要科學處理好果樹生長與結果的關系,合理負載能夠有效促進樹體其他營養器官生長,特別是根系的健壯生長。一個生長發育強壯的根系生長吸收系統能夠提供給果樹各個生長方面所需要的水分與營養物質,有效預防各種病害及黃化病的發生。 二是美味獼猴桃品種秦美每畝3000千克左右,單果質量140~150克;徐香品種2500千克左右,單果質量80~140克;海沃德品種2500千克左右,單果質量80~140克;翠香品種2000千克左右,單果質量80~130克。 三是中華獼猴桃品種紅陽、晚紅每畝1000千克左右,單果質量60~100克;華優品種1500千克左右,單果質量70~130克。 四是過量掛果是引發黃化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切記、切記人性化管理”,盡量使果樹合理負載,避免和預防黃化病及其他病害的發生。 3、藥肥防治 3.1 防治時間 確定合適的黃化病治療時間,原則上宜早不宜遲,主要分早春、春未夏初、早秋三個時間段來重點防治。早春一發現黃化癥狀,就要及時采取有效藥肥措施進行治療。 3.2 根系治療措施 對上年發生嚴重的黃化病的果樹單株進行綁牌標記,抓住關鍵時間治療。 一是在3月20—30日用“碧護”50克加“螯合鐵”1000克加“黃腐酸”土壤調理劑1千克對水500千克配成溶液灌根,在吸收根周圍,用施肥槍打入,主要作用是促進根系生長,改變根際生長環境和增加土壤中有效鐵元素的供應能力。促進生根,矯正黃化,盡量全園使用。 二是第二次在4月20—30日繼續用碧護50克加螯合鐵1000克加微生物菌劑1000克對水500千克配成溶液,全園處理,用施肥槍打入,促進生根。 三是第三次在5月20日左右對嚴重發生的黃化果樹每株用2克碧護加螯合鐵5克加微生物菌劑50克對水15千克,直接灌根,恢復效果最快。 四是第四次在7月10日左右繼續用碧護50克加螯合鐵1000克加微生物菌劑1000克對水500千克配成溶液,用施肥槍打入。盡量全園槍施。秋季是獼猴桃根系第三個生長高峰期,占全年根系生長量60%,此時使用主要是為了促進根系生長,改變根際生長環境和提高土壤對有效鐵元素的吸收能力,促進生根,矯正黃化。 3.3 葉面防治措施 在果樹營養器官幼嫩時禁止使用螯合鐵,其他時間慎重使用,因為容易發生藥害。 一是在4月20日左右用碧護10 000倍加氨基酸葉面肥,加水15千克葉面噴霧,促進黃化果樹的葉片擴展、轉色、加厚生長。 二是在5月20日左右用碧護1.5克加螯合鐵翠恩3號,螯合鐵使用濃度是正常使用量的1/2,每噴霧器配水15千克葉面噴霧。嚴格控制螯合鐵的使用量。 三是在5月30日左右用碧護1.5克加螯合鐵翠恩3號,螯合鐵使用濃度是正常使用量的1/2,每噴霧器配水15千克葉面噴霧。 四是在6月20日以后進入高溫季節,盡量使用碧護1.5克加和氨基酸類葉面肥,每噴霧器配水15千克葉面噴霧。高溫時嚴禁使用螯合鐵葉面噴霧,以防造成嫩葉、幼果受傷,造成藥害發生,應安全用藥。 五是在8月10日以后使用碧護1.5克加螯合鐵翠恩3號葉面肥,每桶噴霧器配水15千克葉面噴霧,間隔15天左右,連噴2~3次即可。在防治黃化病時,葉面噴霧嚴禁將螯合鐵與殺菌劑和其他中微量元素葉面肥混合使用,以防藥劑濃度過高或者高溫和土壤缺墑等因素而造成藥害。 3.4 主干處理 嚴重的黃化果樹,可在黃化發生后或者高溫季節過后,采取使用掛吊針的方法給果樹輸入含有螯合鐵營養元素的“營養液”或者在樹干基部鉆孔,插入含有螯合鐵的營養元素針劑(此方法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盡量少用)等產品(使用此類產品時一是掌握好使用濃度,二是使用時土壤墑情要好。避免因土壤缺墑或藥液濃度過高出現藥害)使黃化果樹在短時間內盡快變綠。 |
![]() |
![]() |
相關閱讀 |
防治菊花根癌病可采取的措施 |
“寧讓根尋肥,莫讓肥尋根”果樹施肥你真的會嗎? |
紫甘藍怎么種高產?紫甘藍高產種植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