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一輪疫情來襲、俄烏沖突爆發下我國農藥市場走向何方 |
來源:農藥市場信息新媒界 2022-4-8 10:07:00 |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新一輪疫情來襲,俄烏沖突爆發,美為首的北約對俄烏沖突推波助瀾等在深刻地影響著國際農資市場格局…… 尤其是俄烏沖突以及俄烏局勢的不確定性對于全球能源、糧食價格等的影響很大,這些變化對我國農藥市場勢必產生一定的影響,將在不同程度地左右藥市需求,改變我國農藥市場未來走向。那么,新一輪疫情、俄烏局勢對于我國農藥市場影響幾何,在當前形勢下中國農藥市場情況如何,未來中國農藥市場將走向何方?讓我們先一起了解一下當前我國農藥市場情況吧。 一、當前我國農藥市場情況簡述 今年以來,在國外形勢愈加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國內市場農藥供需關系、量價關系也出現了新變化,出現了先揚后降之勢。市場需求左右著價格,從價格來看,2022年1月,中國農藥價格指數上揚顯著。 1月農藥價格指數(CAPI)為174.07,首次突破170點,環比上漲5.32%,同比大漲89.90%(來自于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 春節前,多種農藥價格繼續上漲。除草劑價格指數195.20,環比上漲8.60%,同比上漲135.57%。以草甘膦為例,草甘膦加權平均成交價格環比大漲10.52%。殺蟲劑價格指數142.57,環比下降1.72%,同比上漲40.17%;殺菌劑價格指數136.57,環比上漲0.41%,同比上漲24.35%。 春節后,33個原藥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調,殺蟲劑類如96%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藥下調15,000元,至225,000元/噸;97%吡蟲啉原藥下調5,000元,至180,000元/噸;97%啶蟲脒原藥下調10,000元,至175,000元/噸;95%氟蟲腈原藥下調10,000元,至590,000元/噸;除草劑如95%草銨膦原藥下調20,000元,至250,000元/噸;95%煙嘧磺隆原藥下調10,000元,至310,000元/噸;97%硝磺草酮原藥下調20,000元,至155,000元/噸;95%丙草胺原藥下調5,000元,至55,000元/噸;97%高效氟吡甲禾靈原藥下調20,000元,至250,000元/噸;95%滅草松原藥下調5,000元,至130,000元/噸;殺菌劑如 96%苯醚甲環唑原藥下調5,000元,至185,000元/噸;95%丙環唑原藥下調5,000元,至200,000元/噸;97%戊唑醇原藥下調3,000元,至90,000元/噸;95%氟環唑原藥下調20,000元,至480,000元/噸(來自于中農立華數據)。 2月末,原藥價格大范圍回調,2022年2月27日,原藥價格指數報180.31點,環比上月大幅下跌6.25%,同比上漲幅度較前期收窄,跟蹤的上百個產品中,同比去年,雖然仍有80.00%的品種上漲,但環比上月,43.00%的產品沖高回落;2022年02月27日殺蟲劑原藥價格指數報130.53點,環比上月大跌4.47%,跟蹤的品種中,48.00%的殺蟲劑品種下跌,整體沖高回落較為明顯;殺菌劑原藥價格指數報117.81點,環比上月大幅下跌10.10%;跟蹤的品種中,53.00%的殺菌劑品種下跌;2022年02月27日除草劑原藥價格指數報241.03點,環比上月大幅下跌5.77%,同比去年仍上漲120.00%;跟蹤的品種中,54.00%的除草劑品種下跌,大范圍回調(來自于中農立華數據)。如草甘膦原藥價格走低到了7.5萬元/噸,草銨膦原藥加速下滑到26萬元/噸。 進入3月,陽春依然改變不了跌勢,國內原藥價格繼續下行。3月8日,23種原藥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調,草銨膦噸價降至22萬元,還有98% 2,4-滴原藥價格下調500元,至24,500元/噸;96%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藥價格下調5,000元,至215,000元/噸;96%聯苯菊酯原藥下調10,000元,至310,000元/噸;97%吡蟲啉原藥下調10,000元,至165,000元/噸;97%啶蟲脒原藥下調5,000元,至165,000元/噸;95%環唑醇原藥價格下調10,000元,至310,000元/噸;97%戊唑醇原藥下調5,000元,至82,000元/噸。 3月底,草銨膦、吡蚜酮、嘧菌酯等原藥價格下調,98%乙氧氟草醚原藥價格下調5,000元,至240,000元/噸;95%草銨膦原藥下調10,000元,至160,000元/噸;96%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藥價格下調5,000元,至210,000元/噸;96%聯苯菊酯原藥下調5,000元,至295,000元/噸;96%苯醚甲環唑原藥價格下調5,000元,至170,000元/噸;95%丙環唑原藥下調10,000元,至185,000元/噸;98%嘧菌酯原藥下調5,000元,至265,000元/噸;97%噁霉靈原藥下調10,000元,至155,000元/噸(來自于中農立華數據)。 整體看來,今年以來原藥和其他主要種類農藥行情大都以跌為主,今年春耕也沒有把農藥行情帶火,農藥市場量價依然較弱,讓農藥人很失意。當然,這樣的國內農藥市場行情也是市場供求規律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 二、新一輪疫情與俄烏局勢下我國農藥市場走向分析 天有不測風云,俄烏沖突已有月余,以美為首的北約國家的對俄烏局勢火上澆油、推波助瀾。俄烏沖突以及俄烏局勢的不確定性將影響全球能源、糧食價格等,對糧食的“保護神”——農藥勢必帶來影響;還有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疫情形勢也將持續影響我國農藥市場。奧密克戎毒株傳播速度快來勢兇猛,而國外尤其是美國及西歐國家對疫情持“躺平”態度,當下全球疫情兇猛、持續大范圍蔓延,世界經濟復蘇艱難。 今年初國內疫情也出現了多點散發,3月初已演變為新一輪疫情,已波及全國,其中吉林、深圳、上海等較為嚴重,這樣勢必對我國農藥市場帶來影響;還要看到,氣候變化挑戰突出,資源環境約束依然嚴峻,雙碳下的資源、能源與環境生態問題愈發突出;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不斷加大對我國高端技術的封鎖力度,我國產業鏈安全風險日益加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蔓延,貿易和投資爭端的加劇,全球產業格局和供應鏈配置面臨深刻調整,金融穩定受到沖擊,國際經濟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加之國內去產能、去杠桿等產生疊加效應等等,這些變化將對于我國農藥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深刻地改變我國農藥市場未來格局。那么,在這樣的形勢下,未來中國農藥市場走勢如何呢? 筆者認為,必須辯證地看待未來我國農藥市場,新一輪疫情與俄烏沖突以及俄烏局勢下,國內農藥市場既有發展的機遇,又有嚴峻的挑戰,全國農藥市場的未來走勢將會是: 一是新一輪疫情將會深刻影響國內農藥市場有序穩定發展。3月初以來,新一輪疫情再次襲擊全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顯示,3月16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26例,且持續多天新增本土病例數量維持在1000例以上,為第一輪疫情之后所僅見。疫情波及全國大多數省份,最嚴重的吉林省單日新增超過3000例,以前的抗疫模范生上海此次也面臨嚴峻考驗,這些都說明新一輪疫情來勢兇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17點51分,全國現有確診病例269671例(含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且仍有持續保持日均新增千例以上的態勢。 新一輪疫情的大規模重燃,多地停工停產情況屢次發生,對各行各業帶來強烈沖擊。當然,農藥行業與市場也必定受到影響。 一方面,兇猛的奧密克戎毒株將會對農藥業帶來沖擊。為有效應對奧密克戎的傳播,全國各地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將更加嚴厲。疫情帶來的國內物流停運、人工成本上漲,再疊加一些疫情嚴重地區農資門店受本波疫情波及幾乎處于關門等,勢必對我國農藥市場帶來影響。 另一方面,新一輪疫情也給農藥工業發展與農藥市場帶來新的機會。疫情之下,沒有比生命更重要,而作為維持生命的必需品——糧食則是必不可少的。疫情之下,糧食安全成為全球的焦點。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對防疫、糧食等戰略物資貿易進行約束,凸顯糧食戰略至高地位。 當今疫情下,農業將成為人類的立身之本,全球都將在關注農業的發展。農藥是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物質,素有糧食的“保護神”之美譽。因此,農藥工業與市場即將迎來新機遇。 二是俄烏沖突以及俄烏局勢的不確定性將影響國內農藥市場量價關系。從農藥生產來看,農藥原料很大部分源于化石類如石油、煤化工產品,與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高度相關。俄烏沖突以及俄烏局勢的不確定將深刻影響全球能源供應,進而影響到國內的煤電油市場供應,能源、原料和運輸將影響農藥市場特別是原藥市場,俄烏沖突引發的全球能源危機將引發國內煤電油等資源連鎖反應,如若國內不能有效應對,將影響原藥市場供給。 農藥產品如遇枯水季和用電高峰期,將制約農藥生產,引起量縮。我國原藥的生產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為原料。煤、電、油、氣供應一直偏緊,還有運輸、鐵路、公路、水運能力吃緊。加上新一輪疫情的影響,國內農藥業原料與產品進出勢必受到的運輸制約和運價提高等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量的變化。 同時,國內煤炭、天然氣、油價持續攀升,使農藥成本大幅上揚。尤其是上游化工產品不斷地漲價,讓農藥生產廠家叫苦不迭。 整體看來,俄烏沖突以及俄烏局勢的不確定性以及新一輪疫情對農藥市場量價關系影響較大,石油、煤、天然氣等價格大幅上漲,使農藥生產企業成本不斷增加,成為推動農藥價格上揚重要因素,將會為未來農藥價格上升埋下伏筆。 三是俄烏沖突帶來的國際糧價上漲將促進國內更好的穩糧扶農,促進農藥市場需求的增長,未來國內農藥仍有一定機會,在孕育著新一輪市場行情。農業生產各環節價格相互傳導。俄烏局勢帶來的供應擔憂、能源價格上漲、農藥化肥和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疊加推高糧價。 近來,在市場對俄烏兩國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出口擔憂尚未消退的背景下,一些國家陸續采取出口限制措施。其中,烏克蘭3月9日宣布禁止出口小麥、燕麥等主食農產品。俄烏沖突加劇了國際糧食供應,導致國際水稻、玉米、大豆、小麥、油料等價格上漲,國內小麥、大豆、玉米、蔬菜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將刺激作物種植與肥料需求。 當前,我國糧食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糧食增面積、提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而在地緣局勢演變的不確定性、新冠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全球經濟復蘇形勢下,國際糧食及相關產品價格上漲,糧食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政府首先解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就關于保障糧食安全做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今年國家多管齊下、千方百計促進農業發展確保糧食安全。如3月25日,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安排20億元,支持11個冬小麥主產省通過實施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和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做好冬小麥促弱轉壯相關工作。 至此,加上2021年11月已下達冀魯豫晉陜五省的秋收秋冬種資金14億元,以及今年3月已預撥的2022年農業生產救災資金16億元,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夏糧小麥促壯穩產補助資金達到50億元。各地繼續執行免征農業稅、種糧補貼、良種、化肥補貼、購置大型農機補貼等一系列鼓勵農民種糧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4月1日,在京召開了全國玉米水稻生產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好玉米水稻生產,確保完成穩產保供各項目標任務。小麥、水稻、玉米的生長過程都離不開農藥,所有這些將會促使用農業用藥量的增加。預計后期國內農藥價格依然會有變化,部分殺蟲、除草等品種將有好的表現。 四是俄烏沖突將給我國農藥進出口帶來機會。俄羅斯是世界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烏克蘭也是重要的糧食出口國,許多農藥需求來自俄羅斯與烏克蘭。由于兩國沖突會嚴重影響兩國的農業生產,影響到農藥的需求,會影響到我國農藥出口。 但要看到,俄烏沖突、新一輪疫情引發與支撐了全球糧食作物價格上漲,未來國際農藥需求將會明顯增加。全球范圍內,農藥供應較為集中,印度是農藥主要出口國,而由于印度等國家疫情嚴重,開工率不高或者停產,國外農藥減少,全球農藥供需將會出現偏緊之勢。隨著全球農業生產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國際農藥市場需求增加將會給我國農藥出口帶來新機會。 總之,新一輪疫情、俄烏局勢、全球通脹、國際糧價以及雙碳目標將影響到農藥市場,天然氣、能源、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加之春耕后市場需求變化,農藥節能減排、壓縮產能等,國內農藥市場需求將會出現穩步增長的勢頭,價格也會出現新的轉機。 |
![]() |
![]() |
相關閱讀 |
12種新煙堿類農藥產品取消登記,5月20日起生效 |
2012年1月份丁草胺原藥產銷情況分析 |
農藥領域的金礦——植物免疫誘導劑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