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藥上市企業(yè)走低谷 化肥企業(yè)走紅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3-14 |
農藥 日前,農藥上市企業(yè)紛紛公布2011年業(yè)績報告,在統計的15家上市公司中,凈利潤下降或虧損的達到10家,且多數下滑幅度驚人。而且,即便在凈利潤表現增長的5家上市企業(yè)中,多數也并非因自身經營情況改善所致。 多重利空致盈利能力差 低迷的行業(yè)大環(huán)境是農藥上市企業(yè)業(yè)績不佳的主要因素。統計發(fā)現,各個上市公司對業(yè)績下滑的原因說明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提高、異常氣候以及人民幣升值等方面。 在業(yè)績下滑的上市公司中,以草甘膦企業(yè)尤為嚴重,如新安股份以及江山股份,其凈利潤均大降80%以上。 阿維菌素行業(yè)同樣慘淡,信息顯示,2011年阿維菌素原藥市場需求在2500噸左右,但正規(guī)企業(yè)銷售約為2100噸上下,其他市場被無證企業(yè)占據。非法企業(yè)眾多,且無需進行廢水處理,成本大大低于正規(guī)企業(yè),低價傾銷致使正規(guī)企業(yè)面對已經過剩的阿維菌素原藥市場只能壓低出廠價格,生存環(huán)境更加雪上加霜。龍頭企業(yè)威遠生化凈利潤下降63.07%,錢江生化也預計利潤下降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以營銷見長的諾普信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3.43%,這也是其凈利潤自2009之后兩年出現負增長,其2011年三季度更是出現虧損。諾普信稱,這主要是公司推廣營銷“兩張網”戰(zhàn)略和實施品牌整合戰(zhàn)略。營銷渠道下沉的力度、拓展面加大,在技術服務、店面維護、物流配送、品牌建設及人員費用等方面投入的費用較大。 報表“靚”并非業(yè)績改善 在五家業(yè)績增長的上市企業(yè)中,紅太陽、華星化工、沙隆達A三家上市企業(yè)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其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然而,通過分析公告,其經營情況卻并非均似報表那么“靚”。 自2010年出現業(yè)績巨虧后,華星化工2011年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同比增長103.02%。但其公告顯示,公司2011年的營業(yè)利潤仍虧損8953.38萬元,凈利潤實現扭虧主要是收到和縣財政局的7500萬元財政補助,正是由于這筆“及時雨”,讓華星化工成功避免了連續(xù)兩年虧損的命運。 南京紅太陽也同樣是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公司2010年的凈利潤虧損達1164.72萬元。其業(yè)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因資產重組合并,報表范圍增加了安徽國星、南京生化、國際貿易三家公司,帶動了整個農藥產業(yè)收入和利潤的同步增長所致。 藍豐生化的增長則可歸結為市場因素。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有資質利用光氣為原料大規(guī)模生產農藥的企業(yè),下游產品如多菌靈、苯菌靈、甲基硫菌靈、環(huán)嗪酮、敵草隆等均以光氣資源為依托,準入門檻及其產品在行業(yè)集中度高。而多菌靈等殺菌劑近年來市場也表現穩(wěn)步增長。此外,目前正進入重組的沙隆達A的業(yè)績在近幾年出現罕見的大幅度增長,其重組后的表現值得期待。 部分農藥上市企業(yè)2011年業(yè)績 上市公司 凈利潤(萬元) 凈利潤同比增減 升華拜克 9560.36萬元 下降30.44% 錢江生化 未披露 預計下降50%以上 輝豐股份 6371.74萬元 下降36.73% 江山股份 505.38萬元 下降83.58% 新安股份 未披露 預計下降80%以上 威遠生化 2669.63萬元 下降63.07% 諾普信 8331.33萬元 下降23.43% 利爾化學 6909.61萬元 下降3.68% 長青股份 11156.55萬元 增長4.61% 藍豐生化 9216.87萬元 增長19.98% 紅太陽 6869.35萬元 增長689.78% 華星化工 385.92萬元 扭虧增長103.02% 沙隆達A 預計4738-5923萬元 預增100%至150% 華陽科技 未披露 預計虧損 大成股份 未披露 預計虧損 部分化肥上市企業(yè)2011年業(yè)績 上市公司 凈利潤 凈利潤同比增減 史丹利 24738.54萬元 增加40.70% 芭田股份 6317.92萬元 下降39.73% 遼通化工 預計盈利80000-85000萬元 預增93.86%-106% ST河化(河池化工) 預計虧損1000-2000萬元 虧損 ST魯北(魯北化工) 預計盈利2700-3200萬元 預增72%-103% 湖北宜化 未披露 預增35%-49% ST國發(fā)(北海國發(fā)) 預計虧損3600萬元 虧損 鹽湖股份 預計盈利238014.56-244014.56萬 預增120%-150% 司爾特 16194.23萬元 增加70.54% 新都化工 22100.42萬元 增加44.41% 華昌化工 8013.26萬元 增加672.07% 赤天化 9285.43萬元 下降25.89% 金正大 43645.98萬元 增加39.15% ST天潤(天潤發(fā)展) 3220.21萬元 扭虧增長109.43% 建峰化工 9089.14萬元 下降31.32% 瀘天化 預計盈利1500-3000萬元 扭虧增長109%-118% 川化股份 預計虧損13500-16500萬元 虧損(減虧) 魯西化工 預計盈利38164-46645萬元 預增80%-120% 四川美豐 28413.25萬元 增加182.44% 六國化工 預計盈利8170.03萬元 預增50%-100% 華魯恒升 未披露 未披露 柳化股份 未披露 未披露 滄州大化 7019.86萬元 下降26.48% 云天化 未披露(重組中) 未披露 化肥 農藥行業(yè)持續(xù)低迷,2011年化肥行業(yè)卻演繹了另一番風景,與2010年極度低迷的化肥市場相比,2011年化肥市場價格同比有大幅上升,市場的高位運行也直接帶動了上市公司效益增加。 從目前已公布的化肥上市企業(yè)的業(yè)績情況來看,除云天化、柳化股份以及華魯恒升三家企業(yè)尚未披露2011年全年業(yè)績外,其余21家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增長的企業(yè)達到14家,占2/3。虧損的企業(yè)僅有三家,分別為ST河化(河池化工)、川化股份以及ST國發(fā)(北海國發(fā))。 市場高位運行帶動效益增長 2010年底,我國與國際鉀肥供應商簽訂的2011年上半年鉀肥進口合同價為400美元/噸,比上年的350美元/噸的價格上漲了50美元/噸,這直接為2011年化肥漲價做了鋪墊。 2011年伊始,尿素、磷銨等各種化肥的價格就漲聲不斷。尿素出廠價由上年的1600元/噸上漲到2100元/噸以上,磷酸一銨出廠價由上年1800元/噸上漲到3000元/噸,氯化銨出廠價由上年500元/噸飆升至1100元/噸。 而往年下半年原本跌價的尿素行情卻在市場需求、二元肥出口、限電氣荒、原材料漲價等因素支撐下,并未立刻大幅回落,而是緩慢下行,不僅跌價時間被推遲,其幅度也較為緩和。 因此,氮肥和磷肥市場的高位運行,直接對相關上市公司形成實質性的利好,遼通化工、瀘天化、四川美豐、湖北宜化、華昌化工等業(yè)績出現大幅度增長。而氯化鉀價格的上漲也使得國內唯一一家鉀肥上市公司鹽湖股份成為市場熱點。 對于復合肥行業(yè)來說,2011年也是一個豐收年。春季在東北用肥市場結束之后,復合肥市場價格本應該下行的時候,4-6月份直線上行的出口量,支撐了國內復合肥市場行情逆勢上行,加之2011年農產品價格保持上行走勢,刺激了農戶用肥需求。多種利好使得復合肥市場全年保持高位運行。司爾特、史丹利、魯西化工、金正大、新都化工等相關上市公司的“成績單”非常漂亮。 對于報表上出現業(yè)績下滑的芭田股份、建峰化工等,企業(yè)級下滑并非是由于市場因素所導致,2011年芭田股份的營業(yè)收入同比增加50.58%;營業(yè)利潤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 30.38%、39.73%。但其業(yè)績下降主要是股權激勵成本以及對深圳松崗基地和廣西貴港基地的工藝改造等項目投入增加所致。建峰化工則是由于其第二套大化肥裝置(年產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項目)的天然氣供應中斷并維護,導致業(yè)績下滑。 氣頭企業(yè)受制于天然氣供應 幾家歡樂幾家愁,行業(yè)景氣度上升,仍有三家上市公司出現虧損。其中川化股份已經是連續(xù)兩年虧損,隨時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股票被打上“ST”。而ST河化(河池化工)以及ST國發(fā)(北海國發(fā))持續(xù)虧損,還將繼續(xù)“戴帽”,如業(yè)績繼續(xù)無法改善,甚至有可能被實施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同為四川化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川化控股”)控股的瀘天化已經實現扭虧,而川化股份卻仍陷業(yè)績虧損泥潭。其虧損原因諸多,但作為氣頭尿素上市公司,天然氣供應短缺成為其持續(xù)虧損的重要原因。 據媒體報道,由于2010年瀘天化和川化股份均處于虧損,為了避免兩家上市公司被同時ST,川化控股決定先保瀘天化,2011年,川化控股將川化股份的用氣指標轉給瀘天化,把用氣指標轉給了瀘天化,以現生產,盈利,到2012年再全力保川化股份。從目前來看,川化控股的舉措無疑獲得成功。2012年1月30日,瀘天化發(fā)布2011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2011年度凈利潤約1500-3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公告稱,公司2011全年業(yè)績扭虧為盈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化肥市場形勢向好,公司主要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漲幅較大。 事實上,天然氣供應緊張一直是氣頭尿素企業(yè)業(yè)績的重要制約。2011年赤天化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5.89%,其報告稱,年初受原料天然氣供應緊缺的影響,公司生產裝置被迫停車檢修時間累計長達三個月,導致生產裝置不能有效發(fā)揮其產能的優(yōu)勢,致使公司產量大幅下滑(同比下降5.88萬噸)。 |
![]() |
![]() |
相關閱讀 |
農業(yè)部公開對82種農藥殘留上限征求意見 |
海南省鼓勵種業(yè)公司上市 |
農藥市場看空情緒濃厚,整體呈現持續(xù)下跌盤整局面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