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生面積2.50億畝次!今年早稻稻飛虱、二化螟、紋枯病預計偏重發生 |
來源:《農資導報》整理自全國農技推廣網 2022-5-27 9:54:00 |
5月24日,全國農技中心召開了2022年全國早稻病蟲害發生趨勢網絡會商會。來自南方早稻主產省的測報技術人員和科研、教學單位的有關專家,根據當前病蟲發生基數、水稻栽培情況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早稻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50億畝次,重于上年。其中,稻飛虱、二化螟、紋枯病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稻縱卷葉螟、稻瘟病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三化螟偏輕發生。與上年相比,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紋枯病、稻瘟病發生偏重,三化螟偏輕。 發生趨勢 稻飛虱在華南中西部、江南南部偏重發生,華南東部、西南南部、江南中部、長江中下游稻區中等發生,明顯重于上年,發生面積6200萬畝次。 稻縱卷葉螟華南、江南稻區中等發生,江南局部地區偏重發生,其他稻區偏輕發生,重于上年,全國發生面積4500萬畝次。 二化螟在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局部地區大發生,華南中東部稻區中等發生,為害范圍繼續擴大,重于上年,全國發生面積5400萬畝次。 紋枯病在華南中西部、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局部地區大發生,重于上年,全國發生面積5600萬畝。 稻瘟病在華南南部偏重發生,江南、長江中游稻區中等發生,丘陵山區、老病區和感病品種種植區局部偏重發生,重于上年,全國發生面積1000萬畝次。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偏輕發生,水稻條紋葉枯病、三化螟、大螟等其他病蟲害在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300萬畝次。 防治方案 二化螟 選用蘇云金桿菌(Bt.)、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印楝素、甲氧蟲酰肼、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等生物農藥和低風險化學農藥。 稻飛虱優先選用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參堿等生物農藥和醚菊酯、烯啶蟲胺、吡蚜酮、呋蟲胺、氟啶蟲酰胺、三氟苯嘧啶等高效、低生態風險的化學藥劑 稻縱卷葉螟水稻分蘗期放寬防治指標,發揮植株補償功能,減少使用農藥。藥劑防治指標為分蘗期百叢水稻束葉尖150個,孕穗后百叢水稻束葉尖60個。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施用,優先選用蘇云金桿菌(Bt.)、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短穩桿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球孢白僵菌、稻縱卷葉螟顆粒體病毒等微生物農藥,或四氯蟲酰胺、茚蟲威、多殺霉素、氯蟲苯甲酰胺等高效、低生態風險的化學藥劑。 稻瘟病防治葉瘟在田間初見病斑時施藥,預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藥,氣候適宜病害流行時,間隔7天第2次施藥。選用枯草芽孢桿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岡·蠟芽菌、三環唑、丙硫唑、咪銅·氟環唑、嘧菌酯等藥劑。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選用內吸性長持效期的吡蚜酮、吡蟲啉、呋蟲胺、烯啶蟲胺、三氟苯嘧啶等藥劑防治白背飛虱,聯合使用毒氟磷、寧南霉素等防病毒藥劑。 紋枯病分蘗末期至孕穗期病叢率達到20%時和破口抽穗初期結合保穗,選用井岡霉素A、井岡·蠟芽菌、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霉素、氟環唑、咪銅·氟環唑、噻呋酰胺等藥劑防治。 細菌性病害針對細菌性基腐病、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等病害,在種子處理和帶藥移栽的基礎上,當田間出現發病中心時立即施藥防治。重發區在臺風、暴雨之前和之后施藥預防。藥劑選用噻唑鋅、噻霉酮等。 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藥劑選用吡蟲啉、呋蟲胺、三氟苯嘧啶,聯合使用毒氟磷、寧南霉素等防病毒藥劑。 立枯病 苗床施藥預防;秧田出現癥狀時,葉面噴霧。藥劑可選用寡雄腐霉、噁霉靈。 |
![]() |
![]() |
相關閱讀 |
百草枯禁令導致漲價情緒濃厚 |
吡唑醚菌酯給行業帶來諸多驚喜,大田作物市場一定是未來新的突破點 |
乙酰甲胺磷等5品種被禁限用,國內5億植保市場空缺誰來補?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