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褐斑病高發時期!!!注意防控! |
來源: 聚種網 2022-7-15 12:55:00 |
近年來玉米褐斑病的發生呈現逐年加重的態勢。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病殘體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氣流傳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適條件萌發產生大量的游動孢子,游動孢子在葉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動,并形成侵染絲,侵害玉米的嫩組織。自進入7月份以來雨水較多,高溫高濕環境有利于玉米褐斑病的發生,該病害在全國各玉米產區均有發生,其中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危害較重。
01癥狀 該病主要發生在玉米葉片、葉鞘及莖稈上。 葉片上的癥狀:先在頂部葉片的尖端發生,最初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小斑點,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嚴重時葉片上全部布滿病斑,在葉鞘上和葉脈上出現較大的褐色斑點,發病后期葉片的病斑處呈干枯狀。 7、8月份溫度高、濕度大,陰雨日較多,有利于發病。 在土壤瘠薄的地塊,葉色發黃、病害發生嚴重,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玉米健壯,葉色深綠,病害較輕甚至不發病。 土壤中及病殘體組織中有褐斑病病原體菌,高感品種連作時,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 用有病殘體的秸稈還田,施用未腐熟的廄肥堆肥或帶菌的農家肥使病菌隨之傳入田內,造成菌源數量相應的增加。 玉米5~8片葉期,土壤肥力不夠,玉米葉色變黃,出現脫肥現象,玉米抗病性降低,也是發生褐斑病的主要誘因。 03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適時追肥,畝用硝硫基高氮復合肥15—20Kg溝施;及時葉面補肥,用“冠無雙50ml或愛果士30g+揚彩70ml或栗健30g兌水15公斤于下午5時后葉面噴霧。以培育健壯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2.藥劑防治:建議農戶,過去發生褐斑病的田塊,在玉米4—5片葉期,用三唑酮類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藥劑葉面噴霧,可預防玉米褐斑病的發生。 玉米初發病時立即用三唑酮類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藥劑進行噴灑。根據目前多雨的氣候特點,噴殺菌藥劑應2—3次,間隔7天左右,噴后6小時內如下雨應雨后補噴。 在積極防治的同時,農戶對發病的田塊或長勢弱的田塊,應該及時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或噴施黃腐酸類葉面肥,促進玉米生長,減輕病害損失。 |
![]() |
![]() |
相關閱讀 |
重樓根腐病有哪些為害癥狀?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預防核桃黑水病要注意什么 |
瓠瓜黑斑病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