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藥用完,包裝千萬別扔!能賺錢 |
來源:農財網農化寶典 2022-10-27 13:23:00 |
這個秋天,定期把農藥瓶、農藥袋送往農藥經營店,成為了濟南市長清區種糧大戶張有國的工作日常。這兩年來,種了3000畝地的張有國又增加了一項新收入:年均5000元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費。 農藥瓶也能賣錢,這是他不曾想到的。 原來,自2020年起,濟南市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市場運作,群眾 參與,政府有償回收。截至目前,濟南市已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970萬元,全市已累計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300余噸。 與5000元穩定的回收費相比,種糧大戶張有國更看中它背后的生態效益:“農藥瓶、農藥袋都回收走了,我們的土壤更干凈了,我們的食物更安全了。政府做的這件事利國利民啊。” 平陰縣農藥包裝廢棄物總回收暫存點。 在平陰縣玫瑰鎮,也有一處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集中心,這里是平陰縣農藥包裝廢棄物總回收暫存點。全縣121個回收點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都將集中于此。 “我們局里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回收處理企業,中標企業不定時到各回收點運回廢棄農藥瓶、袋至縣總回收暫存點進行壓縮,達到一定數量后裝車轉運至長清區生活垃圾處理廠,最后進行無害化焚燒發電。”談起處置流程,平陰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投入品服務科科長李勇如是說。根據回收轉運重量,縣農業農村局向中標企業支付服務費用。 平陰縣是農業大縣,每年糧食、瓜菜等各類農作物穩定在52萬畝(包括復種)以上,平均每年使用農藥133噸。李勇坦言,這些農藥的使用產生了大量農藥包裝廢棄物,對土壤和水體造成了嚴重污染。于是,平陰縣從2020年就開始了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鼓勵農戶把廢舊農藥包裝廢棄物送到就近回收點,回收點有償回收。 據李勇統計,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間,平陰縣總共回收了120多萬個農藥包裝廢棄物,無害化處理37.58噸,兌現回收處理資金109萬元;2021年9月至今年,總共回收了323萬個,其中廢棄農藥瓶213萬個,廢棄農藥袋110萬個,無害化處理68.43噸,共兌現回收處理資金130萬元。 443萬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背后,有著怎樣的運作機制?據悉,平陰縣按照廢棄農藥瓶每個0.3元、廢棄農藥袋每個0.05元執行;在分配制度上,送交農戶與回收點按照8:2分成。為此,平陰在全縣設立了121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 “由于歷史存量較多,當年剛剛實行回收政策時,村里的老頭老太太沒事就去田里撿農藥瓶,多的能賣到一兩百塊錢;今年,他們平均也就賣十幾塊錢。這意味著,地里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越來越少了。我們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李勇坦言。 平陰縣將農藥包裝廢棄物裝車轉運至長清區生活垃圾處理廠,最后進行無害化焚燒發電。 農藥在有效防控病蟲害危害,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的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包裝廢棄物,存在著污染農業生態環境、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的隱患,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人民身體健康構成一定威脅。于是,2019年底,濟南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財政局、生態環境局、城鄉交通運輸局,在全省率先出臺《濟南市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重點工作、獎補標準。實施方案的出臺,拉開了濟南市全域推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序幕。 “截至目前,全市已經累計投入市級財政資金3970萬元,累計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300余噸,基本建成了‘政府主導、區縣主體、市場運作’這一較為完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有效減少了因農藥包裝廢棄物亂丟亂棄造成的污染。”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綠色農業處三級主任科員蓋瑞說。 |
![]() |
![]() |
相關閱讀 |
氯嘧磺隆、茚蟲威、丙環唑等原藥價格有所下調,市場依然焦灼 |
淺談作物抗性害蟲為什么越來越難防治? |
綠色農藥增收節支近43億元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