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西葫蘆黑星病 |
![]() |
【西葫蘆黑星病病害名稱】:西葫蘆黑星病 【西葫蘆黑星病癥狀特征】:為害葉、莖及果實。幼葉初現水漬狀污點,后擴大為褐色或墨色斑,易穿孔。莖上現橢圓形或縱長凹陷黑斑,中部易龜裂。幼果初生暗綠色凹陷斑,后發育受阻呈畸形果。果實病斑多瘡痂狀,有的龜裂或爛成孔洞,病部分泌出半透明膠質物,后變琥珀色塊狀。濕度大時,上述各病部表面密生煤色霉層。 【西葫蘆黑星病發病規律】: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叢隨病殘體遺落土中,或以菌絲體潛伏種皮內及分生孢子黏附種子表面越冬。靠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氣流、雨水濺射傳播,多從氣孔侵入致病。氣溫20℃左右,相對濕度90%以上,或植株郁閉多濕的生態環境利于發病。 【西葫蘆黑星病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選留無病種子,做到從無病棚、無病株上留種,采用冰凍濾紙法檢驗種子是否帶菌。 (3)溫湯或藥劑浸種。55-60℃恒溫浸種15分鐘,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鐘后沖凈再催芽,或用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均可取得良好的殺菌效果。 (4)覆蓋地膜,采用滴灌等節水技術,輪作倒茬,重病棚(田)應與非瓜類作物進行輪作。 (5)熏蒸消毒。溫室、塑料棚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間用硫磺粉0.13公斤,鋸末0.25公斤混合后分放數處,點燃后密閉大棚,熏1夜。 (6)加強栽培管理。尤其定植后至結瓜期控制澆水十分重要。保護地栽培,盡可能采用生態防治,尤其要注意溫濕度管理,采用放風排濕,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內濕度,減少葉面結露,抑制病菌萌發和侵入,白天控溫28-30℃,夜間15℃,相對濕度低于90%。中溫低濕棚平均溫度21-25C,或控制大棚濕度高于90%不超過8小時,可減輕發病。 (7)用粉塵法或煙霧法于發病初期開始用噴粉器噴撒10%多百粉塵劑,或5%防黑星粉塵劑每畝次1公斤,或施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次200克,連續防治3-4次。 (8)棚室或露地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8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噴藥液60-65升,隔7-10天1次,連續 防治3-4次。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